五花八門的校園式“共享”隻是蹭熱點?

08-28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廚房 …… 最近,一股 " 共享 " 的旋風迅速席卷全國。各種五花八門的 " 共享 xx" 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衣食住行娛各個方面無孔不入。作為青年的聚集地,大學校園也開始追逐這股 " 共享風 "。

五花八門的校園式 " 共享 "

今年 6 月,西南民族大學將學校 50 間暑期閑置的宿舍,重新設計一番,打造成瞭民俗風的 " 共享宿舍 ",供來成都旅遊的背包客和暑期在成都實習的大學生使用。

據瞭解," 共享宿舍 " 是學校根據實際住宿情況,通過政府、校方和運營機構三方合作的 " 共享宿舍 " 模式。入住者可采取線上預定或者到校辦理這兩種方式入住,辦理成功之後,即可獲得學校的 " 一卡通 ",享受食堂、體育場等一系列設施,每天的費用僅為 25 元,這種環境好、價格低的 " 共享宿舍 " 受到瞭大傢的熱烈追捧。目前,50 間宿舍已全部住滿,供不應求。

另一邊,由湖北大學大四學生楊海北創辦的 " 共享廚房 " 也大熱起來。隻需交 10 元的器材使用費,便可以約上小夥伴,拎著自己購買的食材,在共享廚房裡享受大傢做出來的傢鄉美味瞭。" 終於擺脫瞭在寢室偷偷煮面條的尷尬瞭 "" 在學校也能大傢一起體驗做飯帶來的樂趣瞭 "…… 共享廚房開張近 3 個月,目前每個月基本上都有百餘人預約使用。

事實上,校園裡的共享經濟往往讓人感到 " 腦洞大開 "。在浙江嘉興學院梁林校區的共享籃球櫃,用微信掃碼就能取球,押金 29 元,玩半小時 1.5 元。在武漢市一些高校,出現瞭共享洗衣機,將臟衣服丟進洗衣機,掃碼,下單,整個過程完全通過手機操作實現。而湖南大學一群大學生創業團隊,則在校園內運營 " 共享飲水 " 項目。

來自湖北大學的王康(化名)表示," 感覺現在校園裡處處可見‘共享’,自己最常用的就是共享單車,因為有時候去上課或者去學校其他地方比較遠,用共享單車就特別方便 "。

談起新興起的共享模式,王康表示:" 如果去外地旅遊,我還挺想嘗試一下共享宿舍,因為感覺很新鮮,而且環境好又便宜,很適合大學生的需求 "。

校園其實早有 " 共享 ",現在隻是蹭熱點?

當社會的 " 共享風 " 蔓延到大學校園時,有支持的聲音,也有反對的意見。

汕頭大學研二學生董思涵(化名)在談到 " 共享 + 校園 " 模式時表示," 感覺現在學校都是在濫用這些概念,其實學校本來就有很多設施就是共享的,比如圖書館、體育館這類資源,之前學校也有一些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將自己的宿舍在假期租給別人住的情況,但是,現在什麼都可以加上‘共享’一詞,感覺就在蹭熱點。"

" 我不太看好校園裡各種東西都共享。" 來自華北大學的吳森(化名)說:" 像廚房、宿舍之類比較私人的地方,如果變成流動式的,會帶來很多安全問題,現在很多東西也是打著共享的噱頭,變相做廣告。"

當然,也有同學對此表示支持," 校園是年輕人的聚集地,也是創新的發源地。新事物很容易得到年輕人的接受並發展壯大,後期可以逐步推廣到全社會。" 王康認為," 校園和共享理念的結合可以孕育很多創新的產品,再加上政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這會是一個很好的創新創業平臺。"

對此,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黨總支部書記杜式敏在接受中國青年報 · 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源的充分利用,生活成本的節約和環保理念的傳播是 " 共享 " 帶來的好處。

談到是否應該在校園裡推行各種 " 共享 " 模式,杜式敏也表示支持," 特別是學生可以在這種模式下,得到更多的好處,比如共享廚房、共享宿舍,既讓學校的資源得到瞭利用,也節省瞭學生的費用支出,還培養瞭環保意識。"

但是,杜式敏認為," 共享 " 理念在校園推廣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教育和管理準備。

" 共享 xx" 入校園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什麼

當 " 共享 xx" 頻繁登上網絡熱搜榜,學校也慢慢接受 " 共享潮 " 的進入後,什麼樣的共享模式才是適合大學校園的,這是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

" 符合共享、便捷、優惠、環保理念的‘共享’模式才是我們需要的,一些實用性並不強,並且沒有安全保障的,我們是不會嘗試的。" 王康說。

湖北大學的魏羽(化名)就曾見過一些並沒有用處的 " 共享 " 模式。他告訴記者," 當時我在一些學校見到過‘共享操場’,節假日或者寒暑假時通過辦卡就可以在學校操場鍛煉。但是,我覺得並沒有什麼用,因為還是有很多人可以不辦卡混進去。"

魏羽認為,隻有一些平常使用成本比較高,又具有實用性的資源才是真正需要共享的。

當 " 共享 " 接踵而來,學校也會面臨諸多問題,如何解決其中的矛盾,是大傢關註的焦點。杜式敏認為,高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要緊隨共享思潮的發展。" 其實,這個概念在學校早就有過萌芽,隻是沒有發展到今天這麼廣泛。"

杜式敏表示,現在社會上已經出現瞭許多由 " 共享 " 帶來的問題,學校也應對此有所準備。

" 對於學校來說,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做好管理工作,發展真正適合學生的項目。" 同時,杜式敏表示,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讓共享經濟在校園乃至社會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