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一直是許多比特幣礦場的駐紮地,全世界逾 70% 的比特幣算力集中於中國。中國西北、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火電、水電、風電資源,且氣候涼爽,有利於礦場的降溫,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節省成本,成為瞭比特幣礦場聖地。
不過,在去年年底中國監管部門出於過高電力消耗和對金融風險的擔憂,提出各地引導企業有序退出 " 挖礦 " 業務。 不少中小型礦場在監管壓力之下已經搬往國外。
近日,歐洲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意大利國傢電力公司(Enel)近日宣佈他們不會向挖礦公司 Envion 出售可再生能源,原因數字貨幣挖礦是能源密集型產業,不可持續化,因此與 Enel 公司追求的業務模式不符。
礦場究竟犯瞭什麼錯,何至於處處受挫?
礦場原罪
比特幣的核心機制是共識機制算法,共識機制算法決定著由誰來記賬。共識機制有十餘種,其中最為知名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也就是比特幣采用的共識機制算法。
工作量證明機制要求每個節點同時用計算機解答一道復雜的數學題,每得到一個合格答案,比特幣網絡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獎賞。普通計算機不足以支撐這種高強度的運算,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特制的、計算能力驚人的計算機(即礦機)。誰的計算能力(即算力)強,誰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比特幣。
在 " 挖礦 " 的所有成本中,電力成本占據大頭,電價一分一毫的變化都影響著礦場的贏利。因此,不少礦場逐電而居。
某比特幣創業公司在四川大渡河畔和當地星羅棋佈的小水電站簽約,利用那裡豐富而廉價的水電挖礦。冬天枯水期電價上漲時,公司會將礦機遷到新疆,換成當地便宜的火電,來年豐水期來臨時再搬回四川。
摩根士丹利估算,生產一枚比特幣的成本為 3000 至 7000 美元。不過分析師們並沒有找到比特幣價格和電力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意思是說,投資者在購買比特幣時,並不考慮其實際成本。這也意味著即便比特幣價格下跌,也不會直接影響到礦業。
資料顯示,全球礦場目前每小時耗電大於 60 萬度,每年大於 52 億度。有人質疑礦機常年高速運轉耗費大量電力,卻生產出來 " 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是資源浪費。
一出生就帶著 " 空耗電力 " 原罪的礦場,在去年年底的監管風潮中,不得不出海謀生。
冰與火之歌,奶與蜜之地
在多數主要國傢對比特幣抱有警惕心態之際,俄羅斯站在瞭少數派的隊列裡。bitcoin.com 稱,俄羅斯正悄然準備迎接虛擬貨幣礦工們的移民潮。
據報道,俄羅斯已經具備瞭邀請這些挖礦者的條件。他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能源,以及雄厚的重工業基礎。由於上世紀 90 年代很多高耗能企業逐漸關停,他們有著閑置的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第三代電力產能,而且還有本土礦工建設的社區。
俄羅斯經濟和自然資源專利研究所經濟部主任 Sergei Repetyuk 說:" 如果中國人把挖礦農場轉移到俄羅斯,我不認為會有任何問題。即使在高峰時期,俄羅斯尚未動用的電力最高都能到 40%。"
這就是說,俄羅斯當局等於是在對比特幣產業點頭同意,或者至少沒說不同意。
在很多俄羅斯比特幣論壇上,總會出現 " 歡迎中國和歐洲的礦工們來俄羅斯!" 這種帖子。
此前該網站曾稱,已經有幾十份來自中國和歐盟的企業和個人挖礦申請被俄羅斯接受瞭。俄羅斯虛擬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協會(The Russian Cryptocurrency and Blockchain Association)已經邀請瞭一些中國和斯洛伐克的從業者來幫助提升該國對挖礦者們的吸引力。
這一切都是出於經濟利益上的考慮。據估計,虛擬貨幣挖礦產業可以為政府帶來數以萬億計的盧佈。
除瞭俄羅斯,中國礦場在同樣嚴寒的冰島、加拿大、挪威等地尋到瞭落腳之地。
加拿大媒體 CBC 消息稱,一大批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字貨幣投資者將溫尼伯視為開設礦場的最佳場所,他們拜訪瞭當地的地產商、電力部門等機構。在溫尼伯擁有 2 萬英畝低成本商業用地的 CentrePort 公司表示,很早就有亞洲、南美洲投資者覬覦這些土地,該公司負責人透露:" 我們也遇到非亞洲的大型公司前來咨詢,其中一些公司在北美已有很大的發展,正尋求大規模擴張。"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Hardy 是加拿大 Myera 集團的總裁,Myera 集團的業務是發展可繼續食物生產系統技術的研發。
同時,Hardy 也擁有一個比特幣礦場:在一個兩萬英尺的房間裡,有超過三十臺比特幣挖礦機在為 Hardy 工作,礦場位於加拿大的 Manitoba 省,這裡有廉價的水電資源。
原本,Hardy 需要為礦場的空調冷卻付費,但是現在,Hardy 的比特幣礦場對比特幣礦機產生的廢熱進行再利用。礦場利用比特幣挖礦產生的廢熱種植蔬菜、養殖魚類。品種有包括生菜、紅點鮭魚等等。
Hardy 的比特幣礦場產生瞭源源不斷的熱力,用來保持這些蔬菜和魚類生長環境溫度恒定,同時,魚類產生的糞便又被用在瞭種植生菜上,這是一個健康的生態循環系統。
Hardy 說,我們利用這裡廉價的電力,在 " 開采 " 比特幣的同時,創造新的產業,這能幫助當地發展經濟。
結語:
礦場管理者王軍否認礦場原罪。王軍說,我國 2015 年棄電 500 億度,礦場在西藏和四川解決瞭當地很多棄水棄電," 就地解決,轉化成比特幣,連鋪設電網的錢都省瞭。"
中國監管部門引導礦場推出挖礦業務的理由是過高電力消耗和對金融風險的擔憂,而實際上,對金融風險的擔憂要多過對 " 耗電 " 的擔憂。借 " 原罪 " 而釜底抽薪,可謂是應對金融風險的一招妙棋。
隻是,放著國內的 " 棄水棄電 " 不用,將稅收和財富拱手俄羅斯,真真讓人喟嘆。
作者: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