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初,唯品會上市那會,在老大哥阿裡、京東、亞馬遜、當當、蘇寧、國美等等面前,沒能向美國資本市場講出一個 " 全新的故事 ",因此在上市那段時間,唯品會一直受到國內外輿論的 " 口誅筆伐 "。彼時,美國做空機構渾水的負責人卡森 · 佈洛克表示,唯品會的商業模式從中長期來看將走向末路。
但是,隨後的故事大傢都知道瞭,唯品會從 2012 初到 2014 年底,股價從最低的 4.12 美元,漲到瞭最高的 239.22 美元,在不到 3 年的時間裡,股價從低點增長瞭 5,600%。成為當時中概股中最大的黑馬之一。
如今,相似的情形再次出現。搜索引擎廠商搜狗還有幾天就要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瞭,當年唯品會受到的 " 圍觀評論 ",搜狗現在可謂感同身受。
其實,這對搜狗來說也未嘗就是一件壞事。要知道,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傢互聯網廠商的業務,是被輿論唱空而變得衰敗的;另一方面,不管是唱多也好還是唱空也罷,至少說明搜狗還是一傢頗受大傢關註的公司,被人關註永遠比被人忽視來得好。
隨著上市日期的日益臨近,對比唯品會的資本市場路徑,搜狗將面臨的,到底是 "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還是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很有可能,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搜狗在上市方面做出的 " 三道選擇題 " 中,就已經埋下瞭伏筆。
選擇題一:為什麼選擇當下,而不選擇其它時間點?
眾所周知,王小川一直以來都有著巨大的上市情節。對於一般人而言,王小川如今已然是人中龍鳳、人生贏傢,但是對於少年成名、清華學霸王小川而言,現在的成就還遠遠不夠。這樣高位的人,顯然無法接受 TMD 的張一鳴、王興、程維等等同樣是中青代甚至是後生小輩,如今跑到自己的前面去。
搶先上市,不僅能夠在面子上扳回一局,更保留住瞭迎頭趕超的機會。因此,從個人執念的角度去看,赴美上市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選擇這麼一個時點上市,恐怕卻不是最好的時機。理由有三:
其一,是最近新上市的中概股表現太疲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包括百世物流、寺庫等等很多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但是整體表現上看,都差強人意。百世物流,上市一個多月來,教最低點也僅僅漲幅瞭 12% 左右;而寺庫更慘,較之於 13 美元的發行價,如今股價已經跌去瞭 40% 左右,牢牢套住瞭一批投資者。美國資本市場對新晉中概股的普遍不看好的風氣,會不會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搜狗?打著技術光環赴美上市的搜狗,會不會被美國投資者誤認為是去美國圈錢?
其二,是趣店的負面餘波。和百世物流、寺庫等一樣,趣店自從上市以來,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算好,基本上是走出瞭一條 " 東南向 " 不斷走低的日 K 線。而且比這更嚴峻的是,趣店靠校園貸起傢、遊走在道德邊緣、處於監管灰色地帶、過分依賴螞蟻金服的導流、商業模式缺乏牢靠的可持續性、風控薄弱等等,所有這些問題,讓美國投資者對 " 中國公司 " 的聲譽和能力,產生瞭極大的質疑。
雖然,至少從目前來看,國人知道搜狗還算一個湊合的標的,但是美國投資者對此可能卻不大瞭解,大部分的人隻會 " 管中窺豹 " 而已。由此,對搜狗來說,自然不是一個好現象。加上搜狗此前確實不知道是因為會計準則不一樣,還是統計口徑不同,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此前公佈的財報和最近的招股說明書,在 2014 年、2016 年的財務數字上,出現瞭較大的出入。
比如,2014 年此前財報的數據是盈利 3300 萬美元,在招股書中就變成瞭虧損 2680 美元,這中間差瞭 6000 萬美元左右;而我們去對比 2016 年的凈利潤後發現,招股書中是 5611.2 萬美元,而之前官方發佈的數據則是 6.4 億元,按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計算,兩者也相差較大。所有這些自然會影響美國投資者的看待眼光。
其三,是 360 的 " 截胡 "。此前,搜狗沒有賣身給 360 一事,一度讓紅衣教主周鴻禕耿耿於懷。不知是有意還是恰巧,在搜狗即將上市的檔口,國內資本市場上也傳出瞭 360 將借殼江南嘉捷回歸 A 股的消息。同樣擁有搜索業務,360 的重磅出擊,一定程度上會分化搜狗上市的註意力;而且參考巨人網絡借殼世紀遊輪,走出瞭 20 個漲停板的走勢,360 借殼江南嘉捷也一定會創造出 N 多個漲停板,這種走勢勢必會對搜狗在美國資本市場的表現,產生碾壓。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上市對搜狗來說雖然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在時機的把握上,卻有待商榷。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 " 突發因素 ",並非搜狗自身可以控制的。
選擇題二:為什麼選擇 AI,而不選擇移動資訊和信息流?
現如今,在國內的 TMT 行業,不管是什麼規模、什麼級別、什麼發展階段的公司,如果在業務拓展和未來佈局方面,不涉及到 AI 的話,是會被認為落伍瞭的。國內的這種跟風,和此前的團購、O2O、P2P 如出一轍。但是,和團購、O2O、P2P 等又不一樣,AI 的技術門檻非常的高,對人力、財力、資源等的要求也要高得多,因此,可以說 AI 不是隨便一個廠商都可以玩得轉的。即使是搜狗,也是如此。
對於 AI,馬化騰此前說過,需要場景、大數據、計算能力和人才等四大要素的共同發力,缺一不可。在這四要素中,搜狗隻有輸入、搜索相關的場景和數據,在即時通訊、社交媒體、網絡購物、娛樂消費、出行旅遊、網絡安全、金融理財等等維度,可以說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在計算能力和人才方面,搜狗積淀,就更加不值得一提瞭。
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馬化騰怎麼沒有強調 " 資金 " 這一要素的重要性,實際上,不是資金投入不重要,而是在馬化騰看來," 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而恰恰是在這比較 " 基礎 " 的層面,搜狗跟真正能夠玩轉 AI 的大佬相比,也顯得幼小得多。
搜狗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 年 -2017 年上半年,搜狗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數據分別是 1.23 億美元、1.31 億美元、1.38 億美元和 7130 萬美元,不僅基數很小而且漲幅也非常的慢。反觀 BAT 中的阿裡,前不久在成立阿裡達摩院時,聲稱三年要投入 1000 億元,用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智聯網等前沿基礎技術的研究上。同樣,百度財報披露,其 2016 年在研發上砸入瞭 100 億元,過去三年,研發投入高達 200 億元。別說跟國外的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相比,即使對比 BAT,搜狗的投入也顯得小兒科得多。
場景和數據缺失,計算能力和人才積淀不足,資金投入不夠……所有這些,讓搜狗在 AI 領域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也是為什麼,在最近發佈的 2017 年人工智能產業未來企業百強排行榜中,搜狗僅僅排在瞭第 17 位,排名甚至在科大訊飛、金山雲、漢王科技等之後。而和搜狗前後 " 同一陣營 " 的隻是諸如大華股份、智臻智能、智車優行、碳雲智能等等一些名不經傳的公司。
實際上,除瞭語音搜索、搜狗汪仔、機器翻譯、知識算法、智能傢居機器人等這些或相對成熟或沒有成熟的零星產品之外,搜狗在 AI 世界的廣袤天地裡,比如圖像技術、語音技術、自然語言、視頻技術、知識圖譜、數據智能、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等等諸多領域,搜狗的佈局、開拓和積累,可謂少之又少。
即使如此,除瞭輸入法和搜索,搜狗選擇向美國資本市場主講 AI,其實是在賭趨勢。與其說搜狗是相信自身的技術實力,不如說其是在相信趨勢的力量。可問題的關鍵是,這種賭明天的做法,美國現實的崇尚 " 用數字說話 " 的投資者會認可嗎?
其實,跟 AI 相比,當下也異常火爆的移動資訊、信息流等等,才是搜狗更應該跟美國投資者講的實用故事。這樣," 輸入法 - 搜索 - 移動資訊 & 信息流 " 能夠組成 " 新三級火箭 ",取代原本 " 輸入法 - 瀏覽器 - 搜索 " 這一 " 老三級火箭 "。這麼做,至少有三大立竿見影的好處:
首先,可以以 " 新三級火箭 " 繼承 " 三級火箭 " 的品牌資產。" 三級火箭 "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一個重要行業洞察和認知方法論,其與時俱進的刷新,可以提升搜狗的創新形象。
其次,可以打造 " 渠道倒流 - 內容池‘蓄水’ - 商業變現 " 的內容生態閉環。" 老三級火箭 " 近年來之所以逐漸式微,核心就在於,隨著行業生態的改變,輸入法、瀏覽器和搜索之間,在流量的導流、" 蓄水 "、變現上,出現瞭斷層。而 " 新三級火箭 " 各個環節都銜接得更加緊密,而且有瞭移動資訊和信息流這一 " 內容池 ",就可以牢牢地抓住從輸入法、搜索等渠道導過來的流量,在加速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最終實現流量的商業變現。
再次,是可以有效改變搜狗單一的營收結構。搜狗 2014、2015 和 2016 連續三年的收入構成中,搜索及搜索相關廣告主營收入為 3.58 億美元、5.40 億美元、5.97 億美元,在搜狗整體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依次為 92.7%,91.2%,90.5%。可見,搜狗的營收,嚴重倚賴搜索廣告,如果移動資訊和信息流可以提供營收支撐,將可以有效改變營收結構不合理的現狀。要知道坊間傳言,去年今日頭條的營收就高達 60 億元,而根據百度 Q3 財報,其年化信息流的營收,也達到瞭 10 億美元。
選擇題三:站隊騰訊,站隊搜狐,還是選擇中立?
搜狗上市相關事宜中,除瞭當下是不是最好的上市時機,AI 是不是最好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現如今搜狗要怎麼處理和搜狐、騰訊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用接地氣的話說,就是其應該如何站隊?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一定要站隊?搜狗脫胎於搜狐,又聯姻騰訊,由此一方面享受著搜狐這一 " 原生傢庭 " 的力量支撐,又同時享受著騰訊龐大的流量加持,豈不快哉?
說實話,這種情況很可能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瞭。隨便舉個例子,早年美團和阿裡也是你儂我儂、濃情蜜意,但是後來就逐步心生嫌隙,再到後來甚至變成瞭反目成仇。這其中固然有美團、阿裡的原因,但是騰訊的插足,引發瞭美團的站隊問題,才是最為關鍵的導火索之一。
客觀地說,王小川不僅智商極高,而且情商極有可能也非常的高。要不絕不可能在阻止 360 收購、求助阿裡、引入騰訊、協調搜狐和騰訊的關系等等事件中,都顯得遊刃有餘。但是,即使王小川情商再高,常在河邊走,也不能保證一定不濕鞋。畢竟,這是一個 " 小孩才分對錯,成人隻看利弊 " 的世界。
也許是王小川太念舊情,也許是王小川太過猶豫,又或者是其對自己的掌控力有絕對的信心……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還沒看出其選擇的天平。雖然筆者和王小川相距十萬八千裡,但是要是筆者是王小川的話,一定會仔細衡量其中的利弊,並做出選擇。
在搜狗的股權分配上,搜狐持股 37.8%,張朝陽持股 9.2%,兩者加在一起達到瞭 47%。而騰訊持股 43.7%,王小川手裡有 5.5% 的股份。很明顯,在這樣的股權結構裡,王小川手裡的股權,成為瞭最大的 " 變量 "。
如果維持現狀,那麼可能會一段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大傢都相安無事,但是也保不齊哪天這個隱患就突然爆發瞭。如果選擇搜狐,獲取的業務支持可能會少很多,條條款款的束縛也會多一些,但是可以博得一個 " 盡忠 " 的美名;如果選擇瞭騰訊,那麼情況就要復雜得多,先說好處:
一是,可以繼續獲取騰訊龐大的流量支持。要知道,目前搜狗系主要渠道的流量占比大體分別為:原生流量占 21%、來自騰訊的占 36%、來自 vivo、OPPO、小米等手機制造商的占 43%。如果少瞭騰訊的流量支持,搜狗的業務發展勢必大打折扣。
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發展自身的移動資訊和信息流業務。前面講到,這兩者才是搜狗最該講也最具實際意義的故事。但是不知道是搜狗不屑還是忌憚侵入老東傢搜狐的地盤,搜狗在這一領域似乎一直都沒有法力。如果是因為不想搜狐有過多的想法的話,做出瞭選擇之後,這種顧慮就可以大為打消瞭。
當然,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如何處理和微信搜索之間的關系。業內人士都知道,騰訊尤其是微信,對 " 搜索 " 的覬覦之心,並沒有因為入股瞭搜狗,就停歇下來。相反,搜索在騰訊尤其是微信中的用戶體驗、內容分發乃至後期的商業變現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騰訊而言,搜狗畢竟隻是幹兒子,微信才是親兒子,由此孰輕孰重,騰訊會如何選擇,就不言而明瞭。
成立 13 年來,在脫胎搜狐獨立發展、拒絕 360 收購、聯姻搜搜等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搜狗和王小川可以說做對瞭一個又一個選擇題。如今面對上市時機、資本市場故事、站隊等問題,搜狗和王小川目前的選擇到底是對是錯,隻能交與市場去驗證,相信時間會給我們最終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