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 11 巨量快遞垃圾難題:如何用互聯網 + 升級

11-09

根據《規劃》,到 2020 年,大中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平均回收率達到 75% 以上,實現 85% 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85% 以上社區及鄉村實現回收功能的覆蓋、85% 以上的再生資源進行規范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

又到一年 " 雙 11"

每到這個季節,很多會人都進入 " 購物狂歡 " 模式:愛美的女性關註衣服、包包、護膚、美妝,傢庭主婦們忙著為傢裡添置一些物件,男性們則更多將目光投向瞭數碼產品和其他喜愛的商品。

然而在 " 買買買 " 背後,一個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一件件包裹從賣傢手中傳遞到買傢,也隨之產生瞭快遞垃圾。

11 月 7 日,國傢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接受媒體采訪時坦承,快遞壓力十分巨大,預計 " 雙 11" 期間,11 月 11 日至 16 日的業務總量可能要超過 15 億件,同比增長 35% 以上。最高日處理量預計突破 3.4 億件,平均業務量達到 2.5 億件,是今年以來正常業務處理量的 2.2 倍。

那麼,隨著大量快遞而來的膠帶、塑料袋、紙箱以及泡沫填充物形成的 " 快遞垃圾 ",又將如何處理呢?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這些垃圾的回收目前主要由個人分散進行。慣常的例子是由垃圾清理人員來處理,他們會專門整理這些快遞垃圾並轉賣給垃圾回收站。從個人來說,也不乏將快遞垃圾積攢下來賣出的例子。

2014 年以來,一個新興的行業——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興起。據瞭解,部分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提供上門回收可再生資源(包括快遞垃圾)的服務,居民通過手機 APP 或微信下單,預約好時間後隻等著回收員上門即可。

然而,再生活、9 貝殼、換錢等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項目的失敗,讓人不禁思考,怎樣的互聯網回收模式才能夠持續下去?

今年 9 月,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公司閑豆回收正式完成 B 輪 1 億元人民幣融資,成為移動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或許,他們的模式能夠為這一行業打開一片新天地。

流量變現難題

" 小、散、差 ",談起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特點,這三個字幾乎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 年)》(下稱《規劃》)指出,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存在著組織化程度低、分揀技術水平低、經營規范化程度低、部分品種回收率低等問題。

中國社科院循環經濟重點研究室副主任彭緒庶曾在第二屆中國再生資源企業領袖峰會上指出,我國大部分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多采取粗放式經營和管理方式、產業鏈條短、產品單一、生產工藝門檻低、增值水平低、同質化現象明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回收量僅占回收總量的 10% 至 20%,行業小、散、差的特點明顯,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較差。

行業的組織化程度較低,一批希望運用 " 互聯網 +" 模式打通資源回收業的從業者,自 2014 年以來紛紛進入這一行業。

互聯網資源回收企業充分利用瞭互聯網快捷、簡便的特點。以提供面向個人的上門回收服務為例,居民通過手機 APP 或微信下單,預約好時間後隻等著回收員上門即可。雖然價格有時候較個體回收戶的更低,但操作如此便捷,也不用費心和個體回收人員打交道,居民也就漸漸適應瞭這種方式。

這些互聯網回收企業,通過自建或加盟的方式組建回收隊伍,配以分揀、物流等線下基礎設施,將傳統產業鏈縮短,從而提高瞭行業效率。

但是一位創業失敗、不願署名的互聯網回收公司負責人表示,流量變現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題。

" 通過上門回收服務獲取用戶流量並不是難事,所吸引的用戶還具備黏性好的特點。但僅靠這一業務支撐不起企業的人力、倉儲、物流、技術、研發等方方面面的成本,必須利用這些流量拓展其他業務。" 他表示。

換句話說,互聯網回收企業需要開拓新財源。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確實有部分企業嘗試過傢政、電商等配套服務,但面對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頻次的瓶頸,最終仍舊失敗。

這位負責人表示,為啟動項目鋪設線下渠道花費大量資金,一旦短期內沒法突破流量變現的障礙,後期融資即使跟上瞭,整個項目還是難以持續下去。" 加上市場本身也尚未成長到能夠支撐這些企業繼續生存的階段,失敗也就不奇怪瞭。"

這些萌芽中的 " 互聯網 +" 回收企業規模較小,導致他們回收成本高,產業鏈短,向再生利用環節滲透不夠。而生活類再生資源除電腦、二手手機等電器電子和廢金屬外,大多是低價值生活廢品,再加上居民和回收者在再生資源價格、回收成本等關鍵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可以這麼說,面對居民的 " 互聯網 +" 回收企業盈利模式,還沒有摸索出一條光明的路徑。

面對企業客戶的突破

不過,面向企業級客戶的互聯網回收行業,已經出現瞭曙光。相關的互聯網企業閑豆回收,已經拿下瞭移動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領域單筆最大融資。

閑豆回收目前以回收北京的廢紙為主,日廢紙回收產能可達 1500 噸。據公司創始人、CEO 方浩介紹,閑豆回收 2015 年 7 月上線時,沒有明確面向哪個群體,B 端和 C 端都有。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發現 C 端因成本問題難以通過上門回收的方式來做,於是閑豆回收自然而然地偏向企業級客戶。

"B 端擁有高頻、剛需、高客單價、高毛利等特點。" 方浩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分析,超市等用戶一年 365 天每天都產生廢紙,而且要及時處理,不然將浪費空間進行堆放,進而影響日常經營。

" 一噸包裝箱回收價 2000 多元,像傢樂福一傢門店每天產生 2 噸,一天就是四五千元。用銷售價格減去回收價,簡單算下來毛利可達 50% 以上。" 他說。

" 這些特性讓我們認為,向企業提供廢紙上門回收服務,這件事是可行的。" 方浩說,一個企業用戶,每天可能就是一名員工使用閑豆回收,而且不見得天天用,所以閑豆回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給這個行業帶來技術、信息、規模和理念的變化。

為此,閑豆回收開發瞭物流管理和調度系統,用信息化的 SOP(標準操作程序)管理訂單、物流、倉儲、財務等環節。前端的客戶、市場 BD,中間的回收員、司機,質檢員、司磅員、入庫員、倉儲經理、銷售員等都有各自的 APP,按照規范化的流程執行崗位職責。以往分散混亂的回收流程就可在規范、可控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下運行。

方浩認為,像回收這樣偏實體經濟的行業,無需教育用戶,不能一味追求互聯網行業的快,而應當先穩後快。

" 這是一個同時具備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行業。雖然現在暫時被認為是低端產業,但這個行業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化等技術來將這個傳統的小、散、差行業,升級改造為現代化規范行業。" 方浩說。

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濤則表示," 互聯網是工具,可以給傳統行業提高效率。但是資源回收本身是需要政策強幹預的行業,市場在這個行業的調節作用不明顯。"

根據《規劃》,到 2020 年,大中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平均回收率達到 75% 以上,實現 85% 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85% 以上社區及鄉村實現回收功能的覆蓋、85% 以上的再生資源進行規范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培育 100 傢左右再生資源回收骨幹企業,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 2.2 億噸左右。

這就要求再生資源行業需要進一步進行產業升級和整合,綜合運用包括 " 互聯網 +" 在內的各種工具。

國傢也鼓勵企業發展 " 互聯網 + 回收 " 模式。今年 4 月,國傢發改委等 14 部委聯合印發的《循環發展引領行動》指出,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

盡管目前面向居民的 " 互聯網 +" 再生資源回收業尚未能摸索到合適的路徑,但是,許多企業仍然 " 在路上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