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有沒有一個“中國路線”?

07-24

7 月 1 日,雁棲湖畔,弘道書院邀請著名哲學傢張祥龍、經濟學傢盛洪、互聯網思想傢段永朝等,討論互聯網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主持人是著名思想傢秋風。他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話題。秋風說:" 我們有沒有可能在互聯網領域裡面,也能有一個所謂‘中國路線’?"

原話秋風是這樣講的:互聯網發展,中國為什麼走到前面,與中國文化特質有關。工業革命,中國是落後的。這就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在這一輪新的經濟社會形態構建過程中,能夠占得先機?秋風進一步解題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這次沒有落後?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跟美國還不一樣?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會有中美兩個不同互聯網發展路線?比如阿裡巴巴這樣一個生態和中國文化有什麼關系?馬雲已經講瞭很多,他覺得這個東西就是跟中國文化有關系。我們儒傢學者或者研究中國文化的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沒有深入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能夠清晰的闡明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儒傢學者,其他的學傢也沒有給予中國新經濟發展足夠的關註,沒有形成一個中國學派。

今天坐在這來的人都是思想前衛者,我們共同努力,爭取能夠形成一個解釋中國路線的中國學派。

這個問題本身提得好。互聯網二十年為什麼成功,總結的不少,但概括起來,主要經驗無非是 " 領導得好 "。這是自上而下總結的角度。不能否定,領導得確實好,政策十分給力。但這種解釋不全面,因為有兩件事難以解釋,第一,BAT 既不是領導出來的,也不是規劃出來的,它們是怎麼出來的,基本沒有說清楚;第二,歐美的領導、政策也十分給力,但為什麼其中歐洲沒有中美這麼成功,是否還有其它成敗因素。問題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自下而上的角度:群眾怎麼給力,文化怎麼給力。秋風初通互聯網,卻提出一個我們身在廬山的人,自己長期難以察覺的問題。中國互聯網的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結合起來想,勁往一處使,應該沒壞處。

我第一個做主題發言,題目是 " 網絡儒學的結構解釋 "。主要談的是文化基因在中國互聯網成功中的獨特作用,認為以《論語》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同與路由器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基因,恰好在結構上有同構性,造成前現代與後現代之間否定之否定(隔代遺傳)現象。這是從社會自發因素角度,解釋中國與歐洲的互聯網之路走得為何如此不同。這種解釋在 " 領導 "、" 政策 " 之外,補充瞭 " 群眾 "、" 文化 " 的因素。

中國互聯網的成功,與中國經濟的成功一樣,有一相同點,就是感覺因素非常重要。過去叫 " 跟著感覺走 ",帶一點貶義。實際情況是,之所以不能跟著本本走,是因為看到的本本,基本都是西方中心論的。當本本與實際差異太大時,感覺有一個好處,就是更符合實際。感覺的背後,實際是文化。文化與本本最大不同,本本必須有老師,文化則無師自通。當老師缺位時,文化就坐在瞭老師本應坐著的地方。

我們過去總說美國互聯網是中國互聯網的老師。要說學習、借鑒,肯定是有的。但現在的人都不是傻瓜,不會傻到認為中國互聯網的成功,真是照搬美國本本就可以成功。否則解釋不瞭為什麼歐洲同樣學美國,結果卻學不成。而且歐洲各方面條件比中國好得多,用乒乓球做比喻,可以說中國贏瞭個 11 比 0(互聯網前 25 強,歐洲一個都沒有,比 11 比 0 差距還大)。這是為什麼?

我提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解釋:互聯網發動機(路由器)的原理,與中國文化的原理(以融入中國人文化基因的《論語》為代表),在 " 最短路徑優先 " 這個核心上(在路由器中是 OSPF,在《論語》中是鄰居關系),是暗合的。這種血脈上的巧合,使歐洲人需要學而知之的東西,對中國人來說,可以 " 生而知之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 " 有感覺 "(無師自通)。

最有代表性的事實,就是微信的出現與流行。它雖然采用瞭高科技,但其中人際交往模式,與中國人幾千年來的交往方式,其實大同小異。我們需要珍惜自己的這種文化,不是要倒退回農業社會,而是在奔向信息社會時,走出一條充分中國因而更加世界的路。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