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成本悖論:風口還是陷阱?

08-29

文騰訊科技 孫宏超

沒有收銀員,結賬無需排隊,全天候售貨,無人便利店正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成為現實。

根據騰訊科技瞭解,目前僅在國內有品牌、成小規模的無人便利店就已超過 20 傢。其中的佼佼者繽果盒子預計,未來 1 年其旗下落地的無人便利店將達 5000 個。繽果盒子和小麥便利店均已完成 A 輪融資,融資額都超過 1 億元。

和傳統便利店相比,無人便利店具有建設快速、成本低廉、佈點范圍廣泛的多種特點。而據從業者表示,無人便利店隻是無人模式的一個簡單形態," 無人 " 模式真正的目標是把服務和商品從 " 最後一公裡 " 推向 " 最後一米 "。

飛速成長的無人便利店

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優傢青年創業社區,騰訊科技體驗瞭當下零售業最火的業態之一——小麥無人便利店。

這傢無人便利店大概有 15 平方米左右,在進入之前需要先通過手機關註微信公眾號成為會員,掃碼之後即可入內,在便利店內拿取需要購買的商品後,用手機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或者條形碼進行結算,隨後就可以離開。此時,在這傢無人便利店裡有一個值守店員,他對騰訊科技表示自己的職責主要為備貨,同時為一些不是太熟悉流程的顧客做相關解答。

而在另一傢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裡,騰訊科技則沒有看到相關店員,店面也約為 15 平方米左右,結算方式則為消費者把商品放在收銀臺 " 商品識別區 " 內,顯示器實時顯示商品的價格並生成鏈接,隨後掃碼支付。

據騰訊科技觀察,兩傢無人便利店設置的地點差不多,均為白領出沒區域,但和其他傳統便利店相比,sku 數量偏低,顧客數目也偏少,基本沒有排隊結賬的情況出現。根據資料顯示,去年 8 月,國內最早的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在廣東中山啟動測試,今年 6 月初落地上海,開啟針對一線城市的大規模人流測試。

但這個無人便利店模式正式走上風口,是由於阿裡巴巴和亞馬遜兩大電商巨頭在近日的佈局。

今年 7 月 8 日至 12 日淘寶造物節期間阿裡巴巴推出體驗項目 " 淘咖啡 "。據騰訊科技在現場觀察,淘咖啡是一個占地達 200 平方線下實體店,集商品購物、餐飲於一身,可容納用戶 50 人以上。在用戶首次進店時,需要打開手機淘寶,掃碼獲得電子入場碼(簽署數據使用、隱私保護聲明、支付寶代扣協議等條款等),通過認證閘機後進入購物區。而當用戶離店時,需要經過一道結算門,它由兩道門組成,當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時,它便會自動開啟;幾秒鐘後,第二道門將開啟,此時結算門已經完成瞭扣款。最後旁邊有機器提醒,本次支付寶扣款金額等。

這被認為是對亞馬遜線下商店 Amazon Go 的回應,Amazon Go 運作模式也是無須排隊結賬的實體店,流程相當簡單,刷手機進店、挑貨、拿貨,然後走人,這個過程中需要的則是亞馬遜賬號、智能手機和 Amazon Go 應用。

不過盡管無人便利店被認為是零售業下一個重要的風口,但事實上,在話題性之外,這些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仍處於生長初期。" 淘咖啡 " 在造物節後暫無聲音,阿裡巴巴相關人士則對騰訊科技表示," 漫咖啡 " 隻是一次 " 有趣 " 的嘗試,離真正規模化還有距離;原定計劃於今年 3 月份落地的 Amazon Go 目前已經延期,主要也是因為亞馬遜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前阿裡巴巴 CEO 衛哲更是對無人便利店模式提出公開反對:" 消費者的體驗就四個字:多快好省,傳統零售隻能犧牲其中兩個,換來另外兩個。我特別反對無人便利店,人不是成本,人應該是投資。要是做無人便利店還不如搞個自動販賣機呢。零售店裡的人,不是理貨員,而是要變成理客員,幫助顧客最快找到想要的貨。"

無人業態多樣性

盡管無人便利店暫時遇到挫折,但長遠來看,這個行業背後的無人業態卻正在呈現多樣化的形態。

以近日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的 " 無人零售 " 項目每日優鮮便利購為例,每日優鮮通過冷櫃、食品櫃等模式,將零食直接推向辦公區域的 " 最後一米 ",每日優鮮便利購分為冷藏櫃、常溫貨架和冷凍櫃,分別用於水果、零食等商品的存放,和自動售貨機相比,每日優鮮便利購商品品類更為豐富。

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對騰訊科技表示,每日優鮮便利購免費為企業提供三種設備:冷藏櫃、常溫貨架和冷凍櫃,提供以水果、零食為主的多種商品。依托每日優鮮的前置倉體系,由專人負責補貨及設備維護。用戶可通過微信掃碼選購、自助付款。

事實上,這種模式意味在新的零售環境下,倉庫將進一步前置,這個倉庫可能是辦公樓,可能是社區,甚至可能是學校或者旅遊景點。

在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看來,未來每日優鮮的 " 雲冰箱 " 業態,應該是 " 前置倉 + 便利購 ",前置倉的重點在於 " 千品千倉 ",即打造 1000 款精選商品,建設 1000 個前置倉,做的是全品類精選商品的極速到傢服務,便利購作為場景補充,用來打造百姓 5 分鐘生鮮必須品現場交易解決方案。

而在零售之外,一些企業則瞄準瞭無人的其他 " 服務 " 業態。據螞蟻金服方面對騰訊訊科技表示,螞蟻金服正在運用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算法、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能力,為商傢提供身份核驗、智能支付、信用評分、風險防控、支付結算等多種服務,幫助商傢為用戶打造全自助的服務體驗,消費者可以自助用、自助買、自助借,無需通過商傢的人工服務。該無人值守能力已經開始在無人值守創業空間、無人值守 KTV、無人值守健身房、無人值守洗衣房等眾多場景開展應用。

而一旦無人業態由便利店開始進行拓展(事實上,傳統便利店近些年被人看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業務多樣化),就意味著除瞭零售以外的多種業態將從街頭路邊進入到 " 最後一米 ",如便利店能夠提供的打印、洗衣、充電等服務,隻要打上 " 無人 " 的標簽,都可以進入到私密社區、寫字樓等以前傳統便利店無法觸達的領域。

經濟學者盤和林對騰訊科技表示,物流的發展擴展瞭商業空間,無人值守技術擴展瞭商業經營的時間,很多傳統 8 小時的商業場景都將變成 24 小時營業,讓消費者享受更好的自助服務,這無疑會增加上遊生產企業的商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會給商品信息處理、傳感器、智能制造等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風口?陷阱?

在歐美等發達國傢和地區,無人售貨早已成為重要的銷售方式。數據顯示,日本通過自動售貨機出售的商品超過 6000 種,而人均年消費金額超過 3300 元;美國平均 35 人一臺自動售貨機,日本平均 23 人一臺自動售貨機,與之相比中國目前的數字則是 6500。這意味著無論是行業需求還是消費者需求,無人售貨在中國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很多無人售貨模式還正在承擔營銷的模式,比如設置二維碼讓消費者關註並獲得優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人售貨也能承擔一部分潛移默化的廣告效應。

盡管未來看起來很美好,但現實仍然骨感,首先亟待解決的是成本問題,這是因為在中國的零售業態中,人工本來就不算一個特別高的成本支出,數據顯示,一個無人便利店省去 3 個店員,算上三險一金一個月人力成本可以節省 2 萬元左右的成本。

而以 " 無人便利店 " 的最初級模式 " 自動售貨機 " 為例,一位業內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在北京一臺包括飲料、零食在內的自動售貨機采購價要高於 3 萬元,場地需要的租金約為 5000 元每年,還有不少於一千元的電費,但銷售額卻並不樂觀,熱門地區和冷門地區在夏天的營業額一般也就是在 5000 元每月左右,冬天時則需要更高的成本(加熱電費)但營業額往往不足夏天一半。

考慮到機器壽命的攤銷費用,這實在談不上是一個多麼賺錢的模式。

相對而言,無人售貨最初的形態:成人用品店,反而擁有更好的盈利狀況。一位相關從業者對騰訊科技表示,由於該品類利潤率較高,即便銷售數量較少,但一個不足 10 平米的無人店就可以月獲利近萬元,一些 " 熱門 " 地段甚至可以月獲利 2 萬以上。但成人用品畢竟是小眾行業,絕大部分無人銷售仍然瞄準的是低毛利高銷售量的商品,這意味著成本問題並不那麼容易解決。

據騰訊科技瞭解,繽果盒子在上海的首傢 24 小時無人便利店開業僅一個月便停運,原因是 " 因室溫過高、收銀系統頻頻出錯。"

除此之外,無人零售店采用的機器視覺方案會隨著店鋪面積增大、人流量增多,識別精度將難以保證。而且運營成本也成瞭無人超市實現普及的難關之一。雖然不需要員工收付款,但無人超市的正常運作卻需要大量的研發及技術員工。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無人超市采用的技術以及管理方面的成本就相應提高。

近日一篇洋蔥新聞文章再次深刻揭露瞭無人超市的潛在問題:" 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有沒有假貨,是不是更便宜啦!"" 馬雲改變瞭我們的生活,但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改變,而是帶來幸福的改變。現在很多改變不僅沒有增添我們的幸福,還增添瞭許多煩惱。"

更糟糕的是," 無人 " 業態越來越像 " 共享 " 業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寶馬……這些業態是不是改個名字就變成瞭 " 無人 " 單車租賃、" 無人 " 充電寶租賃、" 無人 " 寶馬車租賃。如果資本層面像加註 " 共享 " 行業一樣對 " 無人 " 業態不斷加碼,隻會讓 " 無人 " 業態泛濫成災。

這種趨勢已經出現,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進入無人值守貨架的品牌已經超過 10 個,模式和玩法基本相同,但由於無法在產業鏈方面進行深耕,一些無人值守貨架的商品比 " 有人 " 便利的商品價格高出三成甚至更多,在新鮮勁過去以後,一些無人值守貨架甚至可以用 " 門可羅雀 " 進行形容。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