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高校的共享廚房,能否煥發另一春?

08-18

近日,湖北大學一大四學生利用學校食堂創辦一間共享廚房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版,受到網友熱議。據悉,共享廚房每使用一次收費 10 元,為保證學生的用餐安全,食材均由學校食堂嚴格審核,網友表示終於不用 " 提心吊膽 " 在宿舍偷偷煮火鍋瞭。

其實在共享經濟還未大熱之際,共享廚房這一共享經濟形式就已經悄然誕生,但是那時候的人們對於共享廚房這一概念還不太認可,直至今年 8 月份共享廚房進軍校園,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並且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

從私廚共享到觸達高校,共享廚房形式多樣

早在 2013 年,共享廚房這一模式就已經出現,最初涉及這一行業的是一種連接傢庭廚房和都市白領的餐飲 O2O 共享平臺,為的是讓吃膩瞭小餐館的都市白領嘗到 " 傢的味道 ",同時退休在傢的阿姨們也可以通過為這些都市白領做飯菜賺到一些外快,當時平臺一經推出,就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例如 " 媽媽的菜 "、" 丫米廚房 "、" 蹭飯 " 等平臺業務都有涉及傢庭共享廚房,它們也都曾經歷過生意輝煌的時刻。數據顯示 2014 年底 " 媽媽的菜 " 就拿到瞭數百萬元融資,此外 " 丫米廚房 "2015 年初拿到瞭 IDG 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蹭飯 " 也曾拿到過近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融資,可見其實力均不容小覷。據不完全統計,從 2014 年底到 2015 年上半年,國內出現的私廚共享平臺多達十餘傢,且普遍受到資本青睞。

不過好景不長,由於平臺雇請的阿姨們所能供應的菜品有限和菜品品質的不統一,導致平臺的流量受限,使得正在探索盈利模式階段的私廚共享平臺們難以實現盈利目標。同時,盈利模式的不清晰造成瞭平臺生命的脆弱性,許多私廚共享平臺均存在成本高、客單價低和利潤少等問題,因此一旦資金鏈斷裂,平臺們極易死去。據瞭解,2015 年 8 月 " 媽媽的菜 " 就已宣佈暫停運營,另一同類平臺 " 媽媽味道 " 也於 2016 年 2 月黯然出局,直至今年 2 月份,曾經紅極一時的私廚共享平臺僅剩下兩位生存者。

另外一種共享廚房形式則是為快速崛起的餐飲外賣平臺提供場地和運營服務,類似於企業孵化器的共享廚房。此類共享廚房依靠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租賃場地,分割成各個獨立的廚房檔口,出租給外賣商戶獲得收益,同時,平臺還提供運營管理、品牌打造、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配套服務。

據悉,目前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此類平臺有熊貓星廚、隱食紀和餐予者等等,這些平臺均有不俗的潛力。這種廚房共享的模式能為商戶簡化開店流程,降低開店運營成本,提高外賣員取餐以及配送的效率,並且具有可復制性。同時,設備完善的共享廚房還能降低進入行業的壁壘。截止到今年 5 月份,隱食紀在南京匯集瞭 30 多傢外賣品牌,熊貓星廚共在北京鋪店 18 傢,在 B 端市場已經積累瞭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除瞭上述兩種模式之外,共享廚房還有一種服務於高校學生的形式,隻要學生提前在共享廚房的公眾號後臺留言預約,每人交 10 元使用費,帶上自己的食材就能使用共享廚房過一把 " 廚癮 "。據悉,這一高校內的共享食堂雖然目標定位在本校,但是也有其他學校的學生過來嘗鮮,尤其經過網絡曝光之後熱度逐漸上漲,這種新型的廚房租賃方式受到學生的歡迎。

進軍校園打破常規,共享廚房為學生提供鍛煉平臺

眾所周知,考慮到學校宿舍用電的安全問題,全國大部分大學宿舍均明令禁止學生在宿舍使用如電飯鍋、電磁爐等大功率 " 違規電器 ",也就意味著學生無法在宿舍做飯菜,絕大多數學生隻能選擇學校食堂或者依靠外賣解決吃飯問題,想要吃到自己做的食物基本不可能,而湖北大學出現的共享廚房正好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同時也為學生們帶來一定的福利。

一方面,共享廚房為小型的同學聚會提供瞭新去處。據瞭解,一般學生會在同鄉或寢室聚會、生日派對等聚會場合想到共享廚房,這種新型的聚會方式不僅增進瞭群體之間的凝聚力,同時也是不同地區的學生之間一種文化交流和互動的過程。

另一方面,共享廚房成為瞭學生鍛煉廚藝的平臺。大學生動手做菜,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提升學生離傢在外的自我生存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也是互相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據瞭解,開業初期的高校共享廚房由於宣傳不到位導致客流量不多,但一經網絡走紅之後客流量有明顯增長,此種廚房共享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瞭平時在學校接觸不到的廚藝鍛煉平臺,學生從中既能體驗到分享美食的快樂和傳遞友情,如果能實現長久運營下去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福音。

剛火沒多久,便暴露利益鏈條的薄弱

雖說目前這一共享廚房的形式受到學生和網友的一致好評,但是由於還沒有足夠成熟的生存土壤,共享廚房並沒有給創業者帶來有效的經濟收益。據新聞報道,湖北大學出現的共享廚房現在還處於虧本經營狀態,前期投資購買的烤箱、冰箱以及宣傳費用等花銷大概一兩萬左右,短期內收回成本還是有點困難。這種虧本經營的狀態,也暴露瞭其不可忽視的經營弱點。

其一,缺乏利益鏈條,資金積累環節太過於薄弱。無疑,共享廚房在籌備過程中的所有廚房用品都需要花錢,這裡面的開銷成本已是不低,並且當前僅靠收取租賃費用獲得報酬的方式,不僅讓資金的積累環節顯得太過於薄弱,而且其產生的利益鏈條也顯得過於單調,這樣一來,如果一直堅持當前單調的收費模式,那麼其虧本經營的狀態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經營者也難以實現收益的目的。

其二,用戶黏性不易建立。可以預見,學生使用共享廚房的目的更多在於小型的聚會,一般情況下個人不會為瞭一頓飯去租用共享廚房,單從學生群體的角度來看,一個固定的群體使用共享廚房的頻率不會太高,一個交叉多個群體的學生也不可能經常性 " 光顧 " 共享廚房,因此用戶黏性很難建立起來。

其三,廚房配置較為單一,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不到滿足。眾所周知,不同種類的美食所需要的廚具等類型要求不一致,而共享廚房由於空間大小等因素的限制,很難備齊所有的廚房用具。而高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品種,因此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其四,較為依賴學校的支持。須知,共享廚房之所以能在校內順利開展業務,這期間離不開學校的支持。由於高校共享廚房難以控制的因素太多,尤其是在衛生安全的把控上,共用的油、米、醬油、鹽等,使用、存放都存在衛生隱患,廚具使用後清潔、消毒是否到位 …… 等等這些環節如果哪一環出瞭問題,對學生以及校方都不利,因此學校的支持對於共享廚房的建立來說至關重要。同時,如果失去瞭學校的支持,要想在校外開設一個共享廚房,場地的選擇和租金都是不小的難題,加上建設資金和廚房用具的配備,無疑是一筆更大的投資。

綜上所述,初生的高校共享廚房自身發展還受著多方面條件的制約,以上因素都是制約共享廚房的推廣和發展的關鍵點,要想實現持續發展,高校共享廚房還需從自身角度出發尋找利益鏈條,延長其生命線。

資金回收過程緩慢,延伸利益鏈條成持續經營關鍵

前面提到,高校共享廚房為大學生提供瞭一個動手做飯的場所,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創業行為,為同學們帶來福音的同時也能實現獲取利益的目標。但同時,如果剝掉瞭情懷的外衣,其剩下的隻是單薄的利益來源,鏈條過於薄弱,資金積累過程過於緩慢,與服務於外賣平臺的共享廚房盈利模式進行對比就顯得更加單薄瞭。因此要想實現長期的盈利目標,就要延伸其利益鏈條。

首先,因為其屬於全國首例高校共享廚房平臺,品牌效應較容易建立起來,但正因為是首例,因此難以找到借鑒的模式,此時借助借鑒前面提到的傢庭私廚 " 統一采購、統一配置、統一標準和統一管理 " 的運營模式,助推食品安全上一新臺階,這樣不僅降低瞭食物成本,提高瞭食品的安全,最關鍵的是節約瞭學生的購買食材的時間。

其次,通過購入大量食材、調料等,省去用戶準備這些用品的麻煩。前面提到,學生使用共享廚房的食材是自己采購的,那麼如果共享廚房為其備好瞭這些,減去消費者購買食材的麻煩,既方便瞭用戶,還能使經營者增加收益。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食物可以聚集人類的核心凝聚力,尤其是在中國,飲食文化的互相傳遞,是宣揚,是傳承。無論是古老的,還是新創造的,抑或是新舊融合的飲食習慣,它們存在於一代又一代人的鄉土記憶中,並將長期流傳下去。共享廚房正好在其中扮演瞭一個傳承者的角色,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在這裡發生碰撞,產生交流,是增進學生之間情誼的中介。雖然其現在處於起步階段,許多環節都過於薄弱,產業鏈條還未建立起來,後期的收益和推廣將會是怎樣,相信不久後就能知曉答案。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