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之爭告一段落,但在線音樂仍是一場持久戰

03-24

音樂版權的相互授權,弱化瞭版權之爭。而在這個基礎,各大音樂平臺又憑什麼優勢來吸引用戶呢?在線音樂的戰爭仍將是持久的。

在線音樂作為高頻度的應用類型,前不久在國傢版權局推動下,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達成瞭版權合作事宜,實現雙方各自獨傢音樂版權數量 99% 以上的相互授權。

消息一經披露,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人認為,此次版權合作事宜一經開展,在線音樂平臺先前所築立的版權壁壘將悄然消失。在線音樂平臺的競爭重點,將延伸到存量用戶的運營和增量用戶的開發上。

作為在線音樂核心之一的音樂版權曲庫,其重要性對在線音樂平臺們不言而喻。而此次音樂版權的相互開放對用戶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對在線音樂平臺來說,版權壁壘真的消失瞭嗎?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競爭實際上還遠未結束,並且後面還有許多壁壘需要跨越。

一、版權之爭正在弱化但不可能消失

此次音樂版權相互授權事件,引人猜測的莫過於將會為合作雙方帶來何種影響。

對騰訊音樂來說,其所擁有的巨大版權曲庫優勢或許並未失去。

據瞭解,騰訊音樂擁有的正版曲庫達 1700 萬首之多,居行業之首。其中獨傢音樂版權數量就有 500 萬首,依次推算下來,剩下未授權的不到 1% 相信存量也不會少。

假設騰訊利用這不到 1% 保留瞭關鍵的熱門曲庫,也就意味著保留瞭部分版權優勢。這一版權優勢的留存,也表明瞭雙方的版權之爭將會延續下去,隻是激烈程度可能會相對降低。

畢竟此次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合作授權並非首次。

2015 年 10 月份騰訊音樂轉授網易雲音樂 150 萬首歌曲;2017 年 9 月份再次轉授 500 萬首。

如今 99% 以上的互相授權。即使開放版權的分量這麼足,騰訊音樂在版權上的優勢地位可能還是難以撼動。

換個方向看,巨大的版權曲庫優勢是騰訊音樂的差異化競爭點之一,它會輕易放棄這一優勢麼?顯然不太可能。

在環球音樂、華納音樂以及索尼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加持下,騰訊音樂在音樂版權上有著絕對的必殺技。

由這看來,對網易雲音樂音樂來說,實現版權 99% 以上的互相授權,也並不意味著其版權弱勢將徹底消除。

直到現在,即使網易雲音樂上許多原先無法點擊的歌曲都恢復瞭原狀。但部分熱門歌曲還是處於 " 灰色狀態 ",如:著名樂隊五月天、歌手張藝興等還有許多熱門音樂依舊沒有上架,其中不乏騰訊 QQ 音樂的數字音樂專輯暢銷作品,這些作品有著強大的變現能力。

但網易雲音樂從中所獲得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使購買音樂版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版權大門一旦打開,在線音樂平臺們的版權差距就會縮小。相應地,網易雲音樂在這方面的弱勢也會逐漸減小。

總而言之,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音樂此次圍繞版權的授權合作,無論是對雙方,還是對整個在線音樂平臺來說,都是一次裡程碑式的轉折點。同時也應該註意到,實現在線音樂版權的全面開放合作或許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必要一環,隻是這個過程需要耗費一些時間和精力罷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大戰將宣佈告一段落,接下來該轉移戰略要地瞭。拋開版權問題,在線音樂平臺們當前面臨何種境況,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分析。

二、以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情懷挖掘是否還靠譜?

從音樂社區起傢的網易雲音樂,短短幾年時間就依靠獨特的情懷方式,成為僅次於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的一匹黑馬。用過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都知道,其個性化的音樂推薦,以及走心的評論等,是迅速累積大量用戶的法寶。這些法寶的背後,離不開網易雲音樂的情懷營銷。

如:去年 3 月份杭州地鐵上貼滿瞭網易雲音樂的 5000 條紮心評論;抑或是與農夫山泉合作推出同樣印有評論的限量版" 樂瓶 ",都是其在情懷營銷上所付出的實踐。而依傍情懷而生的網易雲音樂,其 UGC 優勢卻正在被其他平臺削弱。

如我們所知,當前許多在線音樂平臺早已增加瞭內容評論板塊,並且網友的參與度同樣不低。這個音樂平臺 UGC 的崛起,就像當年視頻彈幕文化普及的過程那般,從一開始的嘗試互動,到後來大傢競相模仿。久而久之,原本是網易雲音樂個性的 UGC 模式,逐漸成為瞭在線音樂平臺們的共性。

一旦用戶原創內容的個性被抹掉,網易雲音樂還剩下什麼?

或許是個性化的音樂推薦瞭。

在這個充滿算法的互聯網科技時代,音樂平臺自然不能放過。

不得不說,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也是其情懷營銷的利器之一。但這一功能也並非網易雲音樂獨有,像 QQ 音樂、酷狗音樂也有類似的個性化音樂推薦功能。以至於到現在,許多在線音樂平臺都標榜自己擁有先進的大數據算法推薦功能,擁有基於海量用戶的行為分析技術,能夠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音樂體驗。這些平臺提供的所謂精準推薦是否精準不得而知,不過可以判定的是網易雲音樂在音樂情懷上的營銷果實恐怕要被對手分食瞭。

為何這麼說?

這得從在線音樂平臺們的用戶構成來看。

QuestMobile 平臺去年 7 月份的數據顯示:網易雲音樂與 QQ 音樂的用戶重合數量達 1500 萬,與酷狗音樂的用戶重合數量也不低。

假設 QQ 音樂和酷狗音樂的個性化推薦功能正中用戶下懷,那麼有瞭版權優勢的加持,用戶選擇哪一款應用,似乎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而這些並非一票否決網易雲音樂在 UGC 和個性化推薦上的成就,畢竟評論歸評論,主要看評論的質量以及用戶粘度;而個性化歸個性化,主要看用戶群體構成以及算法的精準度。

總而言之,不是情懷挖掘不靠譜,而是情懷挖完瞭還剩下什麼。

三、音樂創新和音樂質量現在處於什麼現狀?

用一句話概括國內當前的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就是面臨著內容枯竭的窘境。這裡的內容枯竭指的並不是新音樂生產的數量減少瞭,而是高質音樂越來越難被挖掘,新音樂的推廣越來越困難。

此時不禁要產生疑問:互聯網帶來的推廣渠道如此豐富,為何推廣卻變得艱難瞭許多?

這個很顯然,隨著網絡音樂的發展,用戶對音樂的極致需求得到瞭極大釋放,不同的年齡層喜歡的音樂風格往往不一樣,並且是難以捉摸的。此時如何找到相應的用戶群體進行針對性分發推廣就更加困難瞭。

為挖掘新音樂,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在線音樂平臺都在大力推廣獨立音樂人,但高水平的獨立音樂人隻能算是鳳毛麟角;抑或是舉辦音樂創新大賽,通過比賽挖掘高質新歌曲。

但這些音樂平臺也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音樂創新大賽舉辦瞭無數次,從中挖掘的好歌曲同樣屈指可數;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無論音樂創新大賽舉辦多少場,其傳播力度都不及綜藝選秀節目,網絡時代的年輕用戶認識新歌手的渠道也大都聚焦於此。

從這看來,所謂的獨立音樂人計劃和音樂創新大賽,更像一場在線音樂平臺在新音樂挖掘上的" 垂死掙紮 ",不僅難以挖掘到好的歌曲,推廣過程也是困難重重。

接下來再看音質。

音質作為在線音樂平臺的另一核心,深受用戶重視也不難理解,哪傢平臺的音樂音質較好,自然能在用戶心中獲得高分。但用戶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無論音質有多高,最終要實現這一效果,還是要依靠手機和耳機的質量。手機或耳機質量不好,再好的音質都白搭。這又衍生出在線音樂平臺的另一產業——賣耳機。

在行業增長放緩時節,在線音樂平臺們開始深耕音樂產業鏈,從軟件到硬件,進行產業聯動發展。

如:騰訊音樂梯隊的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都推出瞭自己的藍牙耳機。

音樂平臺推出藍牙耳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產業聯動發展也是必要過程。但換個方向思考——如果音質的高低取決於有無耳機,那麼平臺推出的高音質無損音樂隻是個擺設?毫無疑問最後問題還是會回到耳機或手機的音效質量上,隻是保證耳機的質量很關鍵。但音質應當是放在首位的,否則推出再好的耳機也徒勞。

四、多維競爭下,在線音樂未來是一場長局較量

版權之內是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競爭;但版權之外則是國內所有在線音樂平臺之間的競爭。

范圍擴大瞭,難度也相應增加瞭。

既然行業增長放緩是事實,產業聯動是趨勢。那麼在線音樂平臺們所能做的,就是面對現實,借勢發展,開發更多的新機遇。現如今,在線音樂都在嘗試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增強互動以提升用戶粘性。

隨著綜藝節目、直播、短視頻在人們線上娛樂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一路走高,在線音樂自然也沒放過這一趨勢。其中,與音樂相關的綜藝節目更是成為兵傢必爭之地。如果獲得瞭現場歌曲的首推權,就能為增量用戶的開發多出一個有效渠道。

至於直播和短視頻,與用戶的互動性更強一些,也順應瞭年輕用戶群體的玩音樂潮流。在這方面,在線音樂平臺不僅可以推波助瀾發展新業態,還能在為用戶提供多種娛樂途徑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用戶增量。

但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量:互聯網人口紅利在消退,直播和短視頻用戶也不例外,在線音樂平臺如果入局這些領域,將來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就不止同類玩傢瞭,還有更多強勁的專業玩傢走在前頭。此時,采取合作或許是一個絕佳的切入路徑。

再有,數字專輯成為在線音樂平臺主要的盈利增長點,這也是一個發展關鍵。雖說目前國內音樂行業面臨創新內容枯竭的局面,但正因如此,數字專輯的獲取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平臺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留住用戶不可或缺的殺手鐧。

最後,提升平臺技術實現內容的精準分發。現如今,在線音樂平臺除瞭發展產業聯動,在個性化算法推薦技術上更是需要提升。因為平臺們現在所推出的大數據算法推薦功能並不是百分之百滿足用戶需求,未來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所以說,內容提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其分發到需要的用戶手中。

綜合來看,版權隻是在線音樂平臺發展的一個必經過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可以預見,往後在線音樂平臺們還會面臨新的挑戰,孰能真正走進用戶內心還得靠市場檢驗。

對於這場音樂平臺的長局較量,我們且觀察且思考。

# 專欄作傢 #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傢,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