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印度目前交通狀況是網約車行業、快遞行業發展的一大阻礙。圖片來自 SSC Blog
最近,一個新德裡的 NGO 組織將 Ola 和 Uber 告上法庭。該組織依據印度《機動車法案》第 67 條,指控它們向乘客收費過高以及在城裡無許可證運營出租車。於是,本周一,這兩傢公司收到瞭新德裡一傢法院的傳票。
其實這已不是兩傢公司第一次遇到法規方面的麻煩瞭。
印度的政策一直對網約車行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這也使得 Ola 和 Uber 兩傢雖為對手,卻常常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比如,司機審核、價格飆升和乘客安全等,以及印度擁擠的交通和糟糕的基礎設施。
2014 年,Uber 就因為一位司機強奸女乘客而暴露出瞭其初到印度水土不服的特征,還因此收到瞭新德裡政府的禁止令。使其後來不得不加強對司機背景的調查,以及增加永久性 GPS 跟蹤系統。此外,德裡政府曾規定,所有打車軟件必須擁有交通部門的許可證。
當時,為瞭獲得許可證,Ola 隻好停止在新德裡使用柴油汽車,而轉用天然氣汽車。2016 年 12 月,印度中央政府給出新的指導方針——出租車最高收費應限制在最低收費的三倍以內,並要求向國傢交通部門提交最低收費定價審批。在有的地區,邦政府還明令禁止瞭拼車行為。
要想在這個巨大市場上占據足夠份額,運營商們就不得不遵守印度政府的規定。於是 Ola 和 Uber ——目前印度市場上最大的兩個玩傢——在遵守規則的同時,拿出各自的對應辦法,從而在激烈競爭中殺出一條生路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竺道對這兩傢公司做瞭對比性的案例分析,梳理瞭它們自推出以來都做瞭什麼以及想要做到什麼。
· 發展概況比較 ·
圖註:印度網約車市場還處於萌芽階段,相對於美國和中國市場,具有更劇烈的競爭。圖片來自《竺道 2017 年第二季度印度創投市場分析報告》。
自 2014 年進入印度市場到現在,Uber 已經在印度開通瞭 29 個城市,擁有 40 萬名司機,每日乘車量達到 80 萬。今年上半年,Uber App 在印度的下載量為 1400 萬次。印度儼然已成 Uber 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市場,占其全球市場份額的 12%。目前,Uber 市值高達 700 億美元。
而印度土生土長的打車軟件 Ola 成立於 2010 年,並於 2012 年推出瞭其手機 App。目前已經運行於印度 102 個城市,擁有 60 萬名司機,每日乘車量達到 130 萬,今年上半年其 App 下載量超過瞭 2600 萬次。目前,Ola 的估值為 36 億美元。另有報道稱,騰訊或向 Ola 投資 4 億美元,這意味著 Ola 的估值很可能將超過 40 億美元。
Uber 全球性的營銷策略是其初入印度市場時的巨大優勢。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優勢似乎正在枯竭。美國財經頻道 CNBC 在 7 月 31 日的報道中稱,軟銀一直在與 Uber 接觸,雙方可能會與軟銀達成協議,印度 Uber 可能會被收購。理論上,為推動其投資的 Ola 而力圖減少競爭,軟銀確實有理由這麼做。
· 產品比較 ·
Uber GO 和 Ola Micro:低價戰
2014 年,Uber 剛剛進入印度市場,為瞭促進產品滲透,推出瞭低價乘車服務 Uber GO。據說,當時 Uber GO 是城裡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價格甚至低於人力三輪車。
不過,Ola Micro 也趕緊聲稱要進一步消減費用,並因此占據瞭網約車行業 70% 的市場份額。類似的價格戰,也出現於 2016 年推出的摩托車服務 Ola Bike 和 Uber Moto。
Uber Pool 和 Ola Share:拼車服務
圖註:Uber Pool 和 Ola Share 的概念廣告
2015 年,Uber 將其拼車服務 Uber Pool 落地印度,從而在拼車服務方面獲得瞭先行優勢。其拼車服務占總行程量的 25-30%,目標市場為城市辦公者或年輕消費者;
一個月之後,Ola 也趕緊推出瞭拼車服務—— Ola Share,不同於 UberPool 隨機選取乘客,Ola Share 還可讓用戶匹配自定義社交圈子中的人。
Uber Eats 和 Ola Cafe:食品配送
圖註:Uber Eats 和 Ola Café 的概念廣告
Uber 於 2014 年在洛杉磯推出瞭食品配送服務 Uber Easts,並獲得瞭巨大成功,喜愛復制自己全球成功經驗的 Uber,自然也會試圖將這種成功復制與印度。於是今年 3 月,它也在印度正式推出瞭 Uber Easts,並希望以此增加司機的業務量,吸引司機對該平臺的忠誠度。
而 Ola 則已經於 2015 年在印度推出瞭這樣的產品—— Ola Cafe。不過,由於印度交通擁堵嚴重,以及消費水平較低,以至於送餐行業在印度還是一個高成本的遊戲。加上該領域競爭激烈,在外賣平臺 Swiggy、Zomato 等玩傢的壓力之下,Ola Cafe 僅僅運行瞭一年便消失瞭。
· 增長策略比較 ·
圖註:2014 年的 Uber 司機強奸案引起瞭印度民眾對 Uber 的抗議,這也使得 " 本土化 " 和 " 安全性 " 成瞭 Uber 目前在印度的發展核心。圖片來自 Tech Times。
" 本土化 " 和 " 安全性 " 是 Uber 目前在印度發展的核心。一方面,該公司在班加羅爾設立瞭其在亞洲的唯一研發中心,力圖優化在線導航能力及 App 界面,使其擁有更精確的導航系統和更簡捷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吸取瞭 " 強奸風波 " 之教訓,為保證女性乘客安全,該公司計劃在 App 界面中增加 " 分享 ETA(預計到達時間)" 的功能,並添加 "SOS" 選項。
" 將來,每 5 名司機中就有 1 名是 Uber 的司機。" 這是該公司希望通過其 UberSHAAN 倡議(SHAAN 在印地語中為 " 驕傲 " 之意)實現的願景。其具體做法以融資租賃的方式是將車輛出租給有意圖加入 Uber 平臺的司機,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並幫助他們獲得營業執照。之所以叫做 " 驕傲 ",是因為它計劃兩年之內在印度創造 100 萬個就業機會。
圖註:隨著民眾對印度環境問題的關切,綠色環保將是 Ola 的營銷理念和發展核心。圖片來自 Hindustan Times。
而 Ola,還保持著其在印度市場的領導地位,並預計將在 2022 年實現擁有 300-400 萬司機人數。
目前,Ola 看起來似乎要在清潔能源上走得更遠。為瞭減少碳排放,該公司正計劃通過自己的出租車號召力來推廣由汽車廠商 Mahindra 和印度政府聯合推出的電動汽車。目前,它已經在那格浦爾推出瞭電動出租車的試點項目,而且更多的政府合作關系也正在醞釀之中。
此外,Ola 宣稱即將在金奈地鐵站、班加羅爾火車站設立售票亭。據說此舉將有助於為大城市通勤者們連接在車站與傢之間的 " 最後一英裡 "。
事實上,看起來一帆風順的 Ola 其實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故障頻發的技術和糟糕的 App 界面。目前該公司沒有針對這些技術問題作出技術性的革新,而是試圖推出線下服務,比如,讓用戶可以通過短信預定出租車。在印度三四線小城市智能手機普及率不算高的情況下,這是有效的。這也說明瞭 Ola 和 Uber 的市場定位目前還有著巨大區別。
(鈦媒體作者:竺道,文 / 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