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遊戲玩不起 CDN 進入全面撤退期?

08-18

" 快者為王 " 似乎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行業的鐵律。但是在土妖看來,比 " 快 " 更重要的是方向和節奏。如果方向錯瞭,可能跑得越快死得越快。

很多小廠商和創業者,在新進一個領域時,憑借著某個單點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或者僅僅憑借價格優勢,可能會在先期獲得快速的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遇到瓶頸,而且巨頭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社交、電商、搜索等等,都是典型的大象領域。值得一提的是,CDN 由於是 ToB 行業,一直沒被大傢直接感知,其實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大象的遊戲。最近 ucloud、白山雲等小型的雲廠商都有不再 All In CDN 的表態,無疑是遇到瓶頸和面臨壓力的表現。實際上,並不是他們勇氣不夠,恰恰相反,有時候放棄比堅守更需要勇氣。

Ucloud、白山雲的表態,是個例,還是行業參與者全面撤退的信號?

CDN 是大象的遊戲," 羅馬 " 不是一天建成的

為什麼說 CDN 是大象的遊戲?

核心在於,CDN 和團購、O2O、P2P、共享經濟等這些領域不同,後者對規模要求不高,存在地域優勢,技術的門檻不高。有一個小團隊,就能掀起爐灶開幹。

但是 CDN 行業卻是一個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的領域,對規模、技術和運營的要求極高。搭建一套能滿足企業級客戶要求的高標準的 CDN 平臺,動輒要佈局幾百個 CDN 節點,數十 T 帶寬儲備,上千研發人員,每年持續數億的研發投入。

先說規模。電商、O2O 等領域,營收的增長和成本、費用的增加幾乎是線性相關的,因此規模效應並不明顯,電商、O2O 的規模效應實際上體現在品牌認知優勢和入口紅利優勢上。相反,CDN 卻是一個規模效應相當明顯的領域,隻有規模上去瞭,才能降低采購成本,為客戶準備冗餘資源,不斷降低其它邊際費用,實現健康發展。

白山雲創始人兼 CEO 霍濤日前接受采訪,指出 CDN 行業 2T 帶寬是一個生命線。但實際上近年來,隨著直播的興起、遊戲的風靡、圖片的流行、語音的普及 ……CDN 生命線已然攀升到瞭 5T 的刻度。而要活得好,對整體帶寬的量則要求更高。其實無論是 2T 還是 5T,都說明量級非常重要,CDN 行業對規模要求非常之高。

再來說技術。CDN 領域由於涉及到安全性、穩定性、流暢性、高可用性等各方面的用戶體驗,因此對技術的要求程度極高。無論是鏈路質量、流量調度、存儲容量、緩存架構、內容壓縮,還是協議優化、DNS 糾錯、回源機制、分成預熱 …… 如此多達上百項的技術裡,哪一方面哪怕出現一個微小的瑕疵,也會影響到用戶體驗。

以購物網站為例,數字性能管理平臺 Dynatrace 研究發現,3 秒是一個分水嶺。近 50% 用戶最多等 3 秒。如果購物網站不能在 3 秒內加載完內容,許多人會失去耐心,並立即轉向其他網站。北美時裝零售商 Nordstrom 更是發現,網站響應時間延遲僅半秒,它們的在線銷售就下降瞭 11%。而速度的背後,和 CDN 也有著莫大的關系。

正式因為技術如此重要,所以無論是美國的 Akamai,還是中國的網宿科技,都不遺餘力的對其進行持續、巨額的投入。Akamai 的財報顯示,其 2014、2015、2016 年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分別為 1.253 億美元、1.486 億美元和 1.676 億美元。

也就是說,每年差不多要投入 10 億人民幣左右的研發費用。國內 CDN 龍頭網宿科技的財報顯示,其 2016 年的研發投入也達到 4.41 億元。從投入的研發人力來看,Akamai 在全球有美國、印度、以色列三個研發基地,每個基地研發相關人員高達一兩千人;而網宿科技在中國廈門、美國等全球研發基地的團隊也達到瞭近兩千人。

當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廠商,主打自助服務模式,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高科技人力投入不夠。無論是研發、產品還是客服體系,其人力投入不足,無法滿足當今客戶日益嚴苛的需求。

最後談談運營。對於 CDN,即使是業內的人,除瞭對其 " 商品屬性 " 的認知外,也往往會忽略掉其 " 服務屬性 "。而恰恰,CDN 行業還是一個頭部生意的行業,企業級大客戶對服務的要求極高,包括瞭產品、技術、平臺、商務、售前、售後等等方方面面。而所有這些,都需要 " 運營 " 的統籌和協調。如果 CDN 廠商沒有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數年,積累經驗和沉淀。面對客戶的高要求,運營能力的欠缺是一塊硬傷。

其實,良好運營和服務的背後,各方面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更具體地說,CDN 行業既需要銷售貼身跟進客戶,不斷跟進需求,並反饋技術、產品進行修改,也需要龐大的技術運維團隊給予運維支持 …… 套用葛優的話說," 人才最重要 "!CDN 行業,是一個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進行集群戰鬥的行業。

從上述 CDN 行業對規模、技術、運營的高要求來看,說 CDN 是大象的遊戲,並不誇張。

Ucloud、迅雷、白山雲 " 喊話 " 回撤,10 億融資燒不過 1 年?

事實上,隨著大象腳步的臨近,市場上的敏銳者已經聞聲而動。最近,部分雲服務商的大佬們已經開始 " 喊話 " 回撤。

"CDN 市場已經成為瞭紅海中的紅海。"Ucloud 創始人兼 CEO 季昕華在今年 7 月的一個采訪中直言不諱地指出。

他認為,CDN 行業的毛利率並不高,目前各傢都在大打價格戰,已經讓這一市場不堪忍受。" 雖然 Ucloud 警惕性比較高,一直讓 CDN 業務保持一個合理比例,所以受影響較小,但未來仍會進一步控制。" 季昕華說道。很明顯," 控制 " 的意思自然是減少投入,回避紅海競爭,甚至是做出戰略撤退。

同樣感受到 CDN 行業凜冽寒風的,還有迅雷 CEO 陳磊。陳磊本以為用技術解決瞭成本問題,為企業提供 CDN 應用加速服務,很有競爭優勢,但結果在 CDN 領域,隨著雲服務廠商的大量湧入,以及殘酷而持久的價格戰,使得迅雷很受傷。" 今天這個市場已經亂套瞭,惡性競爭,大部分企業都虧本去做 "。

陳磊表示," 有沒有紅利跟互聯網發展的階段沒直接關系,而是跟競爭有直接關系,很多雲服務商都在賠本賺吆喝,根本不管商業模式。"

聰明的是白山雲聯合創始人兼 CEO 霍濤。其指出,在國內,雲廠商 CDN 收入占比高達 50%,而且價格競爭異常殘酷,這種情況極大影響瞭中國 CDN 市場的創新發展。

因此,盡管目前 CDN 還是營收的重頭戲,但是白山雲也和 Ucloud、迅雷一樣,並沒有打算 All In CDN,因為霍濤太知道 CDN 的天花板在哪裡瞭。

另一方面,霍濤與季昕華、陳磊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在回避 CDN 紅海競爭的同時,他還向行業和資本市場講瞭一個高大上的新故事——雲後市場,也即企業及各種機構雲化轉型的市場。霍濤和白雲山要做的是,幫助企業完成數據聚合和數據周期管理,提供企業上雲所需要的各類服務。

本周迅雷最新公佈的財報就說明問題瞭,迅雷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為 1130 萬美元,上一季度運營虧損為 1020 萬美元。迅雷運營利潤率為 -27%,包括雲計算業務在內,公司持續投資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服務仍在虧損,且虧損還在加大。

按照霍濤的說法,雲公司 CDN 在整個雲計算收入中占比達到 50%,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迅雷介紹其營收持續上漲動力來自移動廣告和雲計算兩項業務,但其運營虧損卻不斷擴大。簡而言之,賣得多,虧得越多。

按照迅雷二季度的運營虧損來算,10 億左右的融資也就能燒一年左右,數額更少的融資,可能半年不到就燒完瞭。

無論是季昕華,還是陳磊,抑或是霍濤,各種言論和行動的背後,有憤怒、有不解、有無奈。

其實,他們未必是不看好 CDN 市場,也不是對其不感興趣,要不當初也不會不約而同的一起進入到瞭這個市場。可他們沒想到的是,CDN 市場對技術、資源的投入是如此的長期且浩大,更沒想到在雲廠商進來之後,競爭會變得如此激烈。

如今的公開表態,可能各有目的。比如是對整個行業的客觀正直的警告和喊話;也可能是對行業進行分析和預判,是在 " 立言 ";也可能是借此機會,推廣自己公司新的產品、技術和服務 …… 不管怎麼樣,都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或多或少的表明,在 CDN 領域,他們已經有點玩不起、有點耗不起瞭。

CDN 已缺乏講故事空間,雲廠商全面撤退開始瞭嗎?

Ucloud、迅雷、白山雲等,可能還隻是 CDN 市場 " 撤退 " 大軍中的先頭部隊,在這些廠商之後,更多的中小型雲、CDN 廠商,或許也會逐步退出這一市場。核心的邏輯就在於 CDN 再也不能成為其講故事做市值拿融資的籌碼瞭,而且賺錢也變得更加天方夜譚。

不同於互聯網的某些細分行業,比如內容領域、互聯網金融,或者是人工智能、共享經濟,廠商隻要追隨這些風口,並提供行業平均水平的產品和服務,就有巨大的想象空間,能夠不斷在一級資本市場上獲得大額資金,並不斷推高自身的估值。以共享經濟中的摩拜和 ofo 為例,成立兩三年時間,幾乎隔幾個月就獲得一輪融資,估值也高達幾十億美金。

而 CDN 行業做的是內容分發網絡的生意,是互聯網行業的 " 水電煤 ",是後臺服務,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它既不在舞臺中央,離 C 端用戶比較遠;也缺乏諸如專車、共享單車那種 " 改變人類出行 " 的強大口號;更是技術冰冷,不夠性感 …… 一句話,故事講不起來瞭,即使是全球 CDN 的鼻祖 Akamai,其市值也才 80 億美元左右。

另外,CDN 行業還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行業。雖然雲 CDN、傳統 CDN 廠商多達幾十傢,但是真正賺錢的隻有兩傢,一傢是美國的 CDN 巨頭 Akamai,另一傢是中國的龍頭網宿科技。

而且這兩傢賺得也不多,Akamai2016 年全年凈利潤 3.16 億美元;網宿科技 2016 年凈利潤 12.51 億元人民幣。其他幾乎所有廠商都在虧損,而且隨著價格戰的深入,這些廠商能在價格戰中活下去就不容易瞭。

行業缺乏講故事的空間,賺錢又異常困難,在經濟下行和商業回歸本質的疊合時代,資本對 CDN 市場的熱情可想而知。雖然此前一些廠商獲得瞭天使、Pre-A、A 輪等前期融資,但是後續的融資消息,卻甚少聽聞。隨著現金流的不但減少,已經有不少廠商開始收緊招人,甚至打算裁員過冬瞭。

當初雲廠商蜂擁湧入 CDN 領域時,在互聯網的財富自由、情懷夢想、宏大敘事、彪炳史冊等各種巨大的誘惑面前,很多人容易選擇性地忽視基本的商業邏輯,而成為瞭那些在 " 做夢 " 甚至是 " 裝睡 " 的人。但是,既然是夢,總有要醒來的時候。如今在 CDN 行業價格大戰仍在繼續,乃至更加殘酷的現實面前,可以說每一個 CDN 廠商都將面臨抉擇的問題。

如果說,隻是正常的競爭激烈,那麼小廠商可能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韌性,還存在在細分領域突圍的可能。但是如今 CDN 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到瞭一個極端的 " 非常態 "。而且這種非常態短期內看不到結束的時間。

這就使得很多公司,即使主觀堅守的意願強烈,但是客觀上也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棄卒保車。如此將面臨 " 競爭殘酷 - 資源收縮 - 投入不足 - 業務萎縮 - 被動淘汰 " 的淒慘結局。

股市裡有一個名詞叫 " 加速趕底 "。CDN 市場未來也可能走出這麼一條路徑。激烈的、非常態的價格戰,會使得大浪淘沙的過程非常殘酷,也會使得市場短期內加速整合,CDN 市場的競爭將不可避免變為巨頭間的賽場,市場格局會提前確立。

對 CDN 行業的中小廠商和新晉創業者而言,相比於最終可能的被動出局,提前主動放下也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張朝陽、陳一舟至今沒放下,活得艱難、尷尬而糟心;陳天橋、史玉柱放下瞭,活得瞭無牽掛、瀟瀟灑灑。

佛陀說過,放下,即擁有!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