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你在大雨磅礴的鬼天氣裡眼巴巴苦等出租車時,能想到會有網約車嗎 ?
有人說,這就是創新的力量,更是創業者的成果。如果沒有這些敢於創新的人,我們依然會看著拒載的的士司機揚長而去,會想著出瞭地鐵站是坐三輪還是黑摩的,會在饑腸轆轆的時候仍冒著風雪跑去路邊餐館打食……
因此,許多人認為創業就是要敢想敢為,隻要點子新、模式贊,甚至僅有一個概念或奇思,就能在這個資本井噴的年代,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
因此,除瞭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創新類型,很多令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且不為人所知的 " 奇葩 " 創業項目,也在不停地刷新著大眾的認知。
在這些奇葩的項目中,有一小部分拿到瞭機構融資,更多的卻是倒在離起點不遠的創業路上。從眾多的案例中,我們匯總瞭五類最 " 奇葩 " 的創業項目,希望能為大傢帶來不一樣的警示。
智能水杯:缺乏興趣支撐的 " 低能 " 產品
過去這幾年,大健康產業成瞭部分創業者關註的領域。
" 有的人賣保健品,有的開中醫館,有的做線上醫療。" 但甲子覺得,這些項目都太平淡無奇,並且缺瞭些許 " 科技感 "。如今所做的事情不能標新立異,那麼創業將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我一開始就和水杯犟上瞭。"
他發現公司許多同事在上班期間,都容易忘記喝水,一天 8 個小時下來,所喝的水加起來不足兩杯。甚至有的同事直到下班前,都還沒喝完一杯水。
" 正常人每天需要補充 1500 毫升水才是健康的,但目測所有同事這 8 個小時下來,連 500 毫升都沒有。" 甲子告訴懂懂筆記,這樣的喝水量很不健康,不利於新陳代謝,還容易造成皮膚幹燥和皮膚老化。
在健康的飲水方式上,甲子似乎看到瞭商機。於是,他毅然辭職,並在朋友的幫助下,創辦瞭一傢生產特殊水杯的公司。與普通產品不同的是,他所生產的水杯,全都搭載瞭 " 黑科技 ",每個水杯均植入瞭監測和計算芯片,期望打造成協助用戶健康飲水的 " 智能水杯 "。
甲子告訴懂懂筆記,這款水杯能夠監測水溫,提示用戶合適的飲水溫度,當水溫過低時,適當添加熱水。而在上班時間,水杯每隔一個半小時,就會發出鳴響,提醒用戶該喝水瞭 ; 用戶單次加水量超過 250 毫升時,水杯也會有相應的提示,避免過量飲水。
" 當水杯連接瞭 APP 之後,每天的喝水量都可以查詢。" 他表示,如果女生在 APP 上設置瞭 " 生理期 ",那麼每個月的那幾天來臨,水杯還會提示其增加喝水的次數和飲水量。而 APP 通過微信或微博登錄之後,還可以與好友比拼每日 " 飲水量 ",看誰的飲水方式更健康,甚至還能通過飲水量匹配交友指數。
這款售價 699 元的 " 智能水杯 ",上市之後主要通過電商和微商渠道銷售,但銷量卻十分慘淡。更有購買過水杯的用戶評論說,這就是個加瞭 " 溫度計 "、" 鬧鐘 " 和 " 藍牙功能 " 的水杯,功能無厘頭,價格也偏高。
最終,這款讓甲子引以為豪的 " 黑科技 " 水杯,過去半年時間僅賣出瞭不足 100 個。缺乏資金回籠,他無奈之下隻能宣佈公司倒閉,被欠薪工人的工資,也隻能用庫存的 " 水杯 " 結算。
" 有人說這是手機就能解決的問題,難道是我想復雜瞭 ?" 甲子仍充滿疑惑。
喝水是人的本能,口渴瞭自然要喝水,即便是專註工作,隻要設置瞭 APP 提醒功能,自然也能解決飲水不足的問題。至於盲目引用社交模式,把喝水量當成朋友圈比拼的項目,玩法雖然新奇,但卻缺乏實用性,更缺乏用戶興趣的支撐。因此,項目的失敗也隻能說是意料之中。
虛擬女友:" 窮屌絲 " 拿來告慰心靈的工具
" 每到情人節、聖誕節,我就覺得很孤單。"
一到節日,看著別人出雙入對,康佑就覺得十分羨慕。五年前創立瞭一傢小培訓公司後,他一直以來都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工作上,沒有太多的娛樂的時間,更別提談戀愛瞭。
看到周圍一些朋友熱衷於在某寶上購買 " 在線女友 " 服務,卻隻是與電話另一端的女子尬聊,他觸發瞭新的靈感。於是,他放棄瞭那個堅持五年卻一直半死不活的項目,重新創業。
他告訴懂懂筆記,兒時曾經玩過的電子寵物機讓他想到,做一個類似電子寵物模式的 " 虛擬女友 " 項目,可以通過日常養成,培育用戶心目中最完美的 " 女神 " 形象。
" 這產品的潛力,絕對比電子寵物市場大多瞭。" 為瞭尋找合適的 " 女神 " 形象,他開始沉迷在二次元世界裡不可自拔,通過大量篩選比對,他精選瞭六個頗具代表性的日本動漫人物加以改動並復刻。
最終,經過近一年的開發,他和團隊終於將這款 " 虛擬女友 " 的 APP 做瞭出來," 大傢都覺得是手機遊戲,但我覺得這是條活生生的生命。"
在 APP 中,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類型,並賦予 " 虛擬女友 " 初始人格,有女王、有公主、有柔情、有刁蠻 ...... 在和 " 虛擬女友 " 的 " 交往 " 中,用戶可以通過約會、吃飯的形式,提升親密度。
如果遇到 " 女友 " 生氣,用戶選擇不同的解決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有的會增進感情,有的卻會損害關系。從 APP 的部分用戶評價中懂懂筆記瞭解到,這款 APP 的劇情設定,因為與真實的節慶假日掛鉤,有不少用戶表示體驗比日本任天堂 NDS 平臺的《心跳回憶》更有趣。
" 這 ( APP ) 好不好,看下載量就知道瞭。" 去年三月份上市後短短三個月,在各大應用分發平臺上 ( 僅有安卓版本 ) ,這款 APP 的下載量就已經達到 11.6 萬,這讓康佑徹底找到瞭創業的成就感," 就這趨勢,可以盡快變現瞭。"
為瞭維持項目的運作,康佑在遊戲裡開始設置收費項目,比如部分 " 約會 " 的 " 高級餐廳 "、買給 " 女友 " 的 " 名牌衣服 ",都要額外充值才能購買。有瞭這些 " 奢華 " 體驗,用戶與 " 女友 " 之間的關系也將更加 " 親密 "。
" 但真正願意花錢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玩積分的屌絲用戶。" 為瞭讓更多用戶付費,團隊甚至提高瞭 APP 內容的付費門檻,連普通的 " 衣服 ",也需要充值才能購買," 結果,變現不成功卻把日活拉下來瞭。"
二次創業的康佑,為瞭慰藉自己而創造的 " 虛擬女友 ",在短暫的輝煌之後,成瞭另一個半死不活的項目,僵屍用戶堆積,變現也遙遙無期。
許多互聯網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喜歡以自己的愛好為出發點,不考慮市場需求以及受眾群體。隨著項目雛形建立起來之後,卻發現受眾群體消費能力低,產品叫好不叫賣,最終造成瞭項目變現難的困境。
極限直播:把 " 事業 " 和 " 生命 " 捆在一起
直播行業,在過去一年造就瞭不少 " 成功人士 ",一些才藝能力出眾的個人,因為直播的火爆而獲得瞭財富。正因為通過 " 直播 " 創業如此簡單,所以大量的年輕人也紛紛進入直播行業。他們通過平臺的曝光,有的淘到屬於自己的金礦,有的則過瞭一把 " 名人 " 癮。
然而,人多瞭自然就形成瞭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弱肉強食的競爭。於是,曾經各自安好的主播們,也不得不各出奇招應對競爭,甚至不惜 " 拼瞭命 " 也要搶占流量。
懂懂筆記曾在《極限運動主播:為什麼我在用 " 命 " 博君一笑》一文中,介紹過這樣一位 " 玩命 " 主播。
曾經憑借精湛的競技技術,插科打諢的講解形式,收獲不少粉絲關註的遊戲主播冷俊,在短暫輝煌後,在滿屏的 " 長腿酥胸 " 裡敗下陣來。心灰意冷的他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主播這一行,為瞭尋找獨特的競爭壁壘,他放棄瞭遊戲,當起瞭一名 " 極限主播 "。
在下決心搶占直播領域裡的 " 最高點 " 後,他開始做起瞭 " 高空跑酷 " 的直播,全然不顧生命危險,隻為博得粉絲一贊。
在開播後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冷俊的人氣就急劇回升,每次直播都有近十萬粉絲同時在線觀看,轉眼間,他就成瞭一個知名網紅,收入增加、名氣漸長。
漸漸 " 膨脹 " 起來的他,開始嘗試在相鄰的大廈和樓宇之間徒手跑酷,卻因為一次意外,整個人都懸在瞭高樓外,差點沒瞭命。慶幸的是,他被巡檢的大廈保安救起,撿回瞭一條命。但卻從此放棄瞭直播事業。
在吳詠寧事件之後,有人說這些 " 賣命 " 的極限主播沒有傢庭責任感,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妻兒。然而冷俊卻告訴懂懂筆記,許多極限主播的初衷,卻是為瞭對得起生活,對得起窮困的傢人,方才鋌而走險,把事業和生命捆綁在一起。
這樣的 " 事業 " 並不值得推崇,而在 " 創業 " 路上拼命的主播們,很多行為也確實令人唏噓。搏命得來的財富,還要有命來享受。一旦失手,那些曾經的掌聲和鮮花會迅速將其遺忘。
網上靈堂:互聯網改變不瞭資源壟斷下的殯葬業
互聯網 + 金融、互聯網 + 停車、互聯網 + 外賣 ...... 如今,無論什麼傳統產業,隻要在互聯網 + 的加持和包裝下,搖身一變都會顯得無比高大上。既然有人敢拿 " 命 " 創業,那自然也就有人敢做 " 生死 " 生意。互聯網 + 殯葬業雖耳熟能詳,但想觸及這個行業卻需要太大的勇氣。
此前,懂懂筆記曾在《" 死瞭麼 " 從業者獨白:在嘲笑裡創業,也在自嘲中反思》一文中,介紹過這樣一位 " 特殊 " 的創業者老梁。
因為詬病傳統殯葬產業收費高、不透明等現象,老梁想利用互聯網思維,打破傳統殯葬產業的信息壁壘,並利用電商模式,讓殯葬產業的消費透明化,使更多人不再談 " 死 " 色變。
" 我做瞭這麼多年 IT,開發網站和移動端應用就跟玩似的。" 辦事風格雷厲風行的老梁,花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與團隊開發出瞭基於殯葬業優化的電商平臺 +APP,並在 2016 年底開始上線。上線後,雖然往生者的傢屬能夠通過網站和 APP,瞭解、購買到一些價格實惠的墓地,但平臺卻始終無法擺脫 " 中間商 " 的身份。
老梁告訴懂懂筆記,為瞭讓平臺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多的價值,他帶領平臺和團隊,開始涉足白事風俗業 ( 花圈、葬禮、場地、法事等 ) 。為瞭減輕傢屬負擔,免去大量繁瑣的流程,平臺整合瞭大量相關服務提供商,並在儀式上為往生者和傢屬提供 " 一條龍 " 服務。但由於不熟 " 業務 ",老梁和團隊意外的將一場葬禮搞砸瞭。
因為這一場 " 事故 " 而聲名狼藉的老梁,隻能轉戰互聯網殯葬的增值業務,建起瞭付費使用的 " 網上靈堂 ",供往生者親友吊唁。但這項大受傢屬歡迎的增值服務,卻因為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一些好事之徒通過平臺肆意謾罵往生者,為傢屬帶來無法彌補的二次傷害。最終,老梁不得不將公司關閉。
雖然許多標新立異的創業項目,因為取巧所以更容易引發眼球關註,但在資源壟斷下,殯葬行業裡的那堵 " 灰墻 " 或許不是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就能輕易破除的。所以,從創業伊始,老梁的項目就已經註定瞭失敗,他和他的 " 死瞭麼 "APP 也因此成瞭大傢茶餘飯後的笑談。
" 火星 " 房產:這不是創業而是 " 龐氏騙局 "
如今,一提起房價,幾乎所有人都會搖頭嘆氣。房價高企不下,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心病。當然,這其中不包含早些年就投資房產的土豪。
" 投資房地產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資金積累。" 在畢業之後就來到深圳打拼的嘉宏,原本是一名房屋中介公司的普通業務員。他發現自己每個月六千塊錢的工資,別說創業或投資買房瞭,就連生活都過得捉襟見肘," 整天就想著怎麼賺外快,多賺點錢。"
聽聞投資房地產很賺錢,但苦於沒有積蓄,他隻能羨慕那些傢底厚實並早早買房的同事。在一次大學同學聚會上,抵不住相互攀比的氛圍,嘉宏便 " 吹噓 " 自己在深圳關外擁有兩套房子,竟然引來所有人羨慕的眼光。他還發現,無論如何吹噓,都不會同學會較真考究這件事情的真假。
" 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創業的機會。" 自以為聰明的嘉宏,開始參加各種創業培訓,並迷上瞭眾籌。一番琢磨之後,他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曬自己的 " 房產 ",而這些看似真實的圖片,卻是他帶客看房時拍攝的。他曬出這些 " 房產 " 的目的,就是為瞭吸引眾籌資金," 很多想投資房產的人跟我一樣都缺錢,但眾籌的投資方式,就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
他告訴懂懂筆記,所謂眾籌房產投資,就是將房產所有權人為的分成若幹份,每一份價格均攤,然後由若幹投資者認籌。由於每份的金額不高,對於那些想要投資房地產卻苦於缺少資金的人而言,簡直就是福音。倘若房價上漲,那麼所有認籌的投資人,都可以按照購買的份數,按比例分得收益。
這種眾籌投資房地產的模式,看似沒有什麼硬傷,但是嘉宏采取的卻是欺騙方式。更要命的是,當真的有人被朋友推薦找上門來,想要投資認籌房產的時候,名下無房的嘉宏,隻好以帶客戶看房的形式,讓有意向的投資客 " 實地考察 " 一番,再用各種理由推脫無法出示相關房產證明。
為瞭面子和圓謊,他還花錢在威客網上雇人設計瞭一個所謂的房產眾籌平臺 " 火星房產交易所 ",甚至偽造瞭一些行業證書和房產證明,用以增加客戶的信任。
前來認籌的投資客,在熟人的介紹下也多瞭起來,資金越滾越大。但此時,他卻沒有拿這筆資金購置房產,而是投資瞭銀行的高風險、高回報理財項目," 隻要能增值,投資人能拿到錢就不會慌。如果有著急要錢的也不怕,最多就先給他變現,信任度和口碑依舊還在。"
然而,打瞭一手如意算盤的嘉宏卻萬萬沒想到,整個項目因為投資理財項目的跳水而迅速失控。最終,他所期待的 " 事業 " 也成瞭一個不折不扣的 " 龐氏騙局 ",在拆東墻補西墻為部分同學、親友退款後,他隻能通過向親戚、銀行、小貸機構借款,結清瞭所有認籌投資人的款項。
所幸的是,及時醒悟的嘉宏並沒有釀成大錯。而欠下近 600 萬債務後,他隻能重回打工者的生活,下班後去開網約車 ( 還兼職傢教 ) ,以求早日還清欠款," 要不是為瞭爹媽,我估計早就選擇結束生命瞭。"
追逐紅利,追逐風口,在這個最好的創業時代,湧現瞭大量躊躇滿志的創業者。無論是菜鳥還是老炮,不走尋常路成為一部分人的共識,大量奇葩的項目層出不窮。
這其中,有些是真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有些就是想搏一把資本 " 痛點 ",抱著僥幸心理套點融資。
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但創業者盲目創新或是心存投機,就有可能造就出 " 奇葩 " 項目。俗話說的好:林子大瞭,什麼鳥都有。也許,這些奇葩的創業項目都隻是個案,但每一個都足以讓人活久見。
對於那些腦洞大開,空有一番想象卻沒有摸清楚市場需求、應用、模式、資源的創業者,造奇葩真不如腳踏實地打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