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臨公子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多少錢可以不上班,過上自由的生活?前陣子看到個帖子:
樓主 34 歲身在魔都,無房無車,存款 50 萬, 作為女性在職場實在是舉步維艱,感覺過瞭 35 就更加沒人要,所以不準備上班想自己做點事。理財方面是股票 + 基金 + 銀行理財,p2p 堅決不碰。但守著這些存款熬不瞭多長時間,職業生涯又已快到頭。
嗯,困境真實又立體。
再往後看,屬於個性化的財務自由問題。近幾年看到諸多類似 " 我有多少萬,不想工作瞭可以嗎?"、" 現有資產多少,準備賣掉 XX 套現再出去旅遊 " 的問題。
外在生存條件越緊繃,內心就越渴望自由,於是迫不及待期望量化出數字以消解不安。
可在我看來,金錢數字不過是蛋糕上的那顆櫻桃。
1
1000 個哈姆雷特般的財務自由
趨之若鶩的財務自由,真的綁定在金錢身上?
是不是擁有數不清的賬戶金額,才能真正手握自由?
常被提到的人生三大終極目標:時間自由、心靈自由、財務自由,大傢的註意力永遠聚焦在後者,確實,脫離經濟基礎,再美輪美奐的理想也隻是空中樓閣。
從經濟學定義看:財務自由 = 被動收入 > 花銷。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因為你有其他渠道的現金收入。當工作不再是獲得金錢的唯一手段時,你便自由瞭。可以有足夠的金錢、時間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很明顯,得從收入和支出這兩個角度考慮。
先看收入層。賺多少錢永遠是個動態量。在我剛畢業時,覺得月薪 5K+ 存款 10 萬那該多自由啊!每月可以買好多好吃的,還能出去浪一浪(嗯,就這點兒追求)。
沒過兩年發現,月薪 5K 也不過溫飽,專賣店的衣服鞋子隨便幾件荷包就空瞭。而我另一個同齡朋友,當時月薪近萬整天還和我哭窮,好想暴打她啊。
瞧見沒?人的欲望膨脹是遞增向上的過程,本性所致,總想著擁有更多。收入的增長若無法超越欲望的奔跑速度,無論掙多少,財務自由依然是掛在眼前的胡蘿卜。
再看支出層。
曾看過一句話:" 我在二十五歲的時候,人生最大的焦慮來自於:欲望和貪婪太多,而自己卻無力支付。"但反過來理解,假如收入不變,通過壓縮欲望有可能得到部分自由。
國外有一對夫妻,不到 40 歲,帶著孩子在世界各地居住。夫妻靠在互聯網接兼職為生,收入雖有限,可他們降低生活支出、減少娛樂性消費,每個月居然能存 70% 的收入。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想效仿。然而有一點被忽視瞭:那對夫妻在過程中心態已徹底改變,並不為此感到生活質量減低,反而發生的一切,正是自己想要的,全然沒有皺著眉頭、咬緊牙關過省錢的畫風。
這才是關鍵:對大多數人而言,真當限定某個相對低的每月支出費用,無異於捆住手腳,剝奪許多想追求的快樂,那麼即便得到差額,所謂的 " 財富自由 " 又有什麼意義呢?
至於到 30 歲、35 歲、40 歲,欲望又將長成怎樣的姿態?還是個未知數。
2
同樣的資產數字,也許是兩條路
隨便問個問題:價值 1000 萬的房子,和 1000 萬的現金,選哪個?(別猶豫瞭,說的真有得選一樣 …)
說白瞭,還是資產配置的老話題。
要是財務自由能以數字定論,就談不上是啥多糾結的問題瞭,反正隻有兩種結果嘛。某個量級還隻是張入場券,起到決定作用是資產結構。
舉幾個栗子。
1、親戚 2012 年花瞭 40 幾萬買的郊區小公寓,到今年還掛著 " 空屋待租 "。
2、同事長年以來,積蓄隻放兩個地方:一張是發放工資的銀行卡,二是用於炒股的專用卡。用他的話說 " 感覺一張卡負責挖坑,一張卡負責填坑 "。
3、在銀行工作的同學,一邊購買內部優質的理財產品,一邊買瞭二手小戶型,不僅將不菲的公積金盤活,將房屋長租後更得到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即便同樣的資產數字,可能過的是兩種人生。它取決你的配置能力和財富結構,尤其是產生被動收入的那部分。
譬如說,房屋商鋪出租帶來的每月租金、基金定投的收益、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固定回報、銀行存款利息、投資某類熟悉行業的分紅等等。重點是 " 被動 ",你不需要投擲過多精力時間,就能得到穩定收入的那種。
很明顯,如果資產 100% 均為存款,就如《富爸爸》系列作者羅伯特 · 清崎先生所說:" 儲蓄全都是輸傢的策略,你要盡快地實現財務自由。"
從置業到流動金,從短期到長期,從低風險到高暴動,就像一個個齒輪組合起來,讓機器有力穩健地持續運轉。
3
利息能否保障後半生?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復利計算:
" 以年收益 10% 計算,假設有 100 萬本金,在復利作用下 20 年後就能得到 670+ 萬!"
嗯,方法沒錯,計算沒錯,復利也確實是個神奇的好幫手,但這道假設題存在兩個 BUG 啊。
第一、年年回報超 10%,沒那麼輕而易舉。典型例子是 P2P,2014 年的平均收益 17.4%,到今年的 9+%,前後不到 3 年縮水瞭近一半。紅利天花板的趨勢下降已是必然。
至於股票、有色金屬、期貨,想要穩定地獲利 10% 恐怕得有撞大運的體質。
第二、你確定 20 年後 670 萬元足夠養老?
倘若十年前拋出 " 你覺得多少錢可以算財務自由?" 估計很多人舉手表示:100 萬肯定夠瞭!
十年後,卻仿佛換瞭個世界。
曾經流行的如今過時瞭,曾經熱捧的如今消失瞭,曾經充滿前景的如今無人問津,曾近的 " 巨款 "100 萬眼下沒準還不夠首付。
尤其在 " 隻有存量沒有增量 " 的情景下,現在每年 M2 的增速在 12% 左右,存量帶來的收益覆蓋不掉通脹,資產實際上就會如手中的細沙一般悄無聲息地溜走。
So, 財務自由啊,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十年之後——還是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4
好啦,其實也不用太沮喪
回頭看帖子,34 歲,無房無車,有 50 萬存款,是不是註定和自由無緣?
我的想法是:
1、最好先弄清楚,你想要的財務自由具體指什麼?
比如不上班,比如 gap year,比如環遊世界,把事情具象描繪出來,答案就清晰多瞭。不用急於把定義釘死,就像不上班 ≠ 不工作一樣吶。若想好好放空一陣子,就把一切打理好後輕裝上路,等回來再給自己答案。
2、穩定現金流收入的能力
以國人平均壽命看,34 歲正值壯年,未來不管好壞可能性都不少。有房子 / 店面 / 公司 / 實業對產生現金來說自然好,如果沒有,則要重視理財規劃和投資回報率。覺得系統性看書學習麻煩的話,找找網絡上口碑好的收費系列課,也能受益不少。
3、保持敏銳度
聽起來挺虛的,其實不難做到:保持手頭有事可做、保持與親近朋友的聯絡,基本滿足大半瞭。剛才說瞭,不上班不等於不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好,兼職或斜杠青年也罷,在工作中會需要大量學習,而它正是觸碰這個高速運轉環境的好機會(同時還能增加現金收入)。
巴菲特在 26 歲就實現瞭財富自由,可他並沒有放手證券交易,而是通過研究學習不斷將雪球越滾越大。要是他在 26 歲選擇遁世,好吃好喝,世間就少瞭一位投資大神,多瞭一枚小富即安的普通商人。
財務自由究竟長什麼樣?無數人迫不及待想窺探其真面目。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 坦白說,這些詞在我這大俗人的字典中從未出現(甚至連 " 財務自由 " 四個字也沒有,至少目前),倒是隨著年紀漸長,對它的理解變得不太一樣。
創造資產、減少不良負債、管理日常開支自不必說,畢竟經濟基礎能帶來更多的調劑空間,但在其中,人本身的主觀作用是極大的,這間接也決定瞭你的選擇半徑。
不論哪種層面的自由,定義得越強烈,似乎越容易被反噬。
就算烏泱泱的人群嘴裡喊著 " 財務自由就是不幹瞭!想幹嘛幹嘛!"" 等我有瞭多少錢,勞資才不工作!",真到瞭那天,估計也沒想明白到底要幹嘛。
反而是有一定資產、有點兒想法、花心思生活的人,在過程中容易遇到小驚喜和多面性,不知不覺中得到瞭自由的垂青。
作者:臨公子 公眾號:臨公子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