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多少錢,你才不窮?

08-01

作者 | 沐兒

財蜜導讀:

能賺多少錢,光靠努力是不夠的,眼界、能力、機遇和運氣,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好像賺多少錢,你都覺得不夠?

7 月是歐洲打折季,許多大牌紛紛給出優惠價。我和朋友早就心儀 Max Mara 的大衣(《我的前半生》裡,女主的大衣都是這個牌子的),於是結伴前去掃貨。

坐在長椅上休息時,我感嘆:" 唉,什麼時候買東西不需要看價格就好瞭。"

朋友詭秘一笑:" 好像不會有這樣的時候。"

她說,以前,她的理想就是攢到 100 萬。覺得有 100 萬瞭,就可以悠著點兒,月光,享受生活。

可是,等有 100 萬瞭,她又覺得,100 萬太少,啥也幹不瞭。起碼得攢 500 萬,才敢放松一點。

" 等到真有 500 萬瞭,買的衣服包包,就又高瞭一個檔次。買東西還是得看價簽。" 朋友說," 我的欲望,總是跟著能力上漲。能負擔起海藍之謎,就不會用歐萊雅。有多少錢,都還是不夠花。"

可不是,月薪兩萬的時候,買個 10 萬的車就很開心瞭。可如若你能月薪 20 萬,估計沒個 100 多萬的車子,是會覺得沒面子吧。因為,你的同事、朋友、客戶,開著的可都是好車。

水漲船高。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似乎錢總是不夠花。除瞭生下來就是富二代,我們普通人,有多少錢,才能覺得自己不窮?

朋友圈裡曾經刷過一波 " 貧富標準線 "。具體是這樣的:

超級大富豪:年收入 5000 萬以上

富豪:年收入 300~5000 萬之間

富人:年收入 30~300 萬之間

中產階級:年收入 10~30 萬之間

窮人:年收入 3~10 萬之間

我把這個標準線拷貝之後發到一個寫作群裡,好多人直呼自己是窮人。不過,他們都是大學剛畢業的 90 後。雖然年收入不高,但都是潛力股。畢竟,年輕,就是最好的資本。

當我發到一個主力是 80 後的群裡後,一波表情包 " 老鐵,紮心瞭 " 發過來。大傢紛紛表示,自己奮鬥瞭快 10 年,還是沒能進入到中產階級。

鳳毛麟角的幾個中產階級,也叫苦不迭。身在北上廣,年入三十萬,除瞭花銷,還是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看來,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是窮人。

或許是真正貧窮,或許,是自己的收入,還支撐不起自己想要的生活。

豆瓣上有人說:當你的錢,可以讓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你就不窮;當你的錢,可以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就是有錢人。

看似很繞的一句話,實則富含哲理。

許多時候,我們為瞭生存、為瞭生活,不得不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這說明,你離脫離貧窮,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想想你有沒有為瞭錢,去做不應該做的事?大部分人估計都有過。甚至為瞭錢,去做不道德的事。

至於有沒有為瞭錢,去做不喜歡的事?那更不用問瞭,基本上每個人都做過。

" 當然有,上班就是啊。"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但其實是對的——你是不是早就想換份工作?是不是早就厭倦瞭每天的奔忙?但你不敢辭職、不敢停下來。因為你還很窮,還不能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說明你真正實現瞭財富自由。說走就走的旅行算什麼,你可以說辭職就辭職,說換工作就換工作。你是有錢人,所以可以任性。

其實,有多少錢才不窮,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這個標準,有著天壤之別。

在中國農村,年收入十萬,就算是富豪瞭。但在大城市呢,年入百萬,恐怕也不敢說自己是富人。

我們一般不會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跟別人比較。真正影響我們內心對自己財富界定的,其實是身邊人的收入水平。

一個月薪 3000 的服務員,如果周圍交往的都是售貨員、檢票員,她並沒有覺得自己很窮。如果哪天工資漲瞭 100,她就會很滿足。

因為她從來沒想過靠自己的工資買房。自己賺錢,能把兒子供到大學畢業,就是她全部的希望。

而公司裡的項目顧問,看到別人接一個大 case 賺瞭上千萬,自己辛苦一年,才賺到別人的二分之一,立馬出入都會覺得自己這一年寒酸。因為他有房要供,有車要養,孩子要上頂尖的雙語學校,答應瞭給太太的首飾要兌現。

我一個朋友,一傢出租車公司的行政總監。平時她的朋友圈裡,不是芬蘭的極光,就是非洲的野生動物;不是在做 spa,就是去泡溫泉。

可是今年,公司縮減開支。所有工資以外的收入,全部消減掉瞭。其實她的收入還是比我高得多,但是,一個月 9000 的房貸,孩子的高額幼兒園費用,讓她一下子捉襟見肘起來。

雖然她還沒有到 " 窮 " 的地步,但生活質量,卻是明顯地下降。

憑她的工資,如果是在小縣城,住別墅請保姆,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如果住到縣城去,到哪兒去賺這麼高的薪水?

所以你看,大城市裡的月入 8 萬,跟縣城裡的月入 8 千,還真不好說,誰比誰窮。

凱恩斯在《我們後代的經濟前景》裡,信心滿滿地預測,一百年後(2030 年),英國人的收入將是當時的 4~8 倍,所有人將不再為 " 溫飽 " 終日忙碌,面對豐厚的物質,兒孫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精神享受,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各自的心智和才華。

" 每星期隻需要工作 15 小時 ",他在文章中說。凱恩斯認為,人的欲念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生存的需要,一類是源於攀比的需求——努力去顯得比其他人更優越。凱恩斯設想,21 世紀的人們,會變得更加智慧,第二類欲念的驅使將會趨緩。

他的預測,一半是正確的,英國人的收入,確實在一百年間漲瞭 6 倍。但是,人們對攀比的熱衷,卻沒有減緩。

保時捷路虎,卡迪爾蒂凡尼,別人有的,我也要有。我們做不到清心寡欲,隻好不停地賺錢賺錢。

賺多少錢,你才不窮?主要取決於你對生活的預期。如果你的目標,就是要開賓利住海邊別墅,那在你的目標達成以前,都覺得自己沒錢。

而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根據自己的收入決定自己的開銷,即使現在這樣月光,也從來沒覺得自己很窮。

總有朋友鬱悶愁結,覺得自己的實力撐不起自己的夢想。我的觀點是,盡人事聽天命。

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改善生存的境遇瞭,這就夠瞭。畢竟,能賺多少錢,光靠努力是不夠的,眼界、能力、機遇和運氣,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不攀比,不妄自菲薄,就是給自己一條生路。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