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之後,選錯工作怎麼辦?

09-07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   職場玩技(ID: jianghuwuge123),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場。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商務合作:請加李老師微信   tracylty

精彩推薦:在公眾號菜單回復關鍵詞 " 案例、課程、歷史、職場、演講、經典、書單 ",即可獲得相應文章和推薦。

本文作者:喻德武,職業咨詢顧問,曾任職多傢公司管理顧問和 HRD,領英、中人網等專欄作者,著有《互聯網 + 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作品。

文 |   喻德武

編輯 |   敦夢楠

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你是否在某一刻會這樣想:" 如果當初我做瞭哪個選擇,也許現在會更好 "。如果再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為那個選擇是你當時的最優解。

很多人為選購一臺手機,反復比較,花瞭很多時間和精力,選擇一份工作卻隻花幾分鐘時間,甚至想都不想就定瞭。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1

" 周末同學聚會,發現好幾個同學都混得不錯。想當初,他們的成績也很一般,就因為進瞭 BAT,畢業還不到兩年,現在看就已經拉開差距瞭,待遇相差兩三倍!真的是選擇大於努力啊。" 同事小曹不無感慨的說。

小曹的這種理論很有市場,什麼 " 現在的生活是你三年前的選擇 " 之類,很容易讓我們把今天遇到的問題歸咎到當初的選擇不慎上,總是有點追悔莫及。

那麼,今天遇到的問題與當初的選擇有沒有關系呢?

當然有哇!

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這裡,而是要進一步的思考:當初我為何沒有選擇去 BAT?換句話說,問題的根本,不是你選擇的對或錯,而是你當初為什麼會作出那樣的選擇?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這個問題不解決,根據慣性定律,以後你如果碰到類似的問題,還會作出類似的選擇,並不會真正有改變。

在這方面我深有體會。

有一次我媽跟我話傢常,說起一個 " 別人傢的孩子 ",畢業後開瞭傢室內設計公司,賺瞭不少錢,買瞭幾套房,很有出息。這個 " 別人傢的孩子 " 比我低兩屆,高中學習成績不好,很難考上大學。我記得有一次,這個 " 別人傢的孩子 " 還問我這個學長:考學這麼難,我該怎麼辦呢?我告訴他,可以學畫畫,以後考美院啊,誰知這小子後來真的去學畫畫瞭……

其實,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展現出瞭畫畫方面的天賦,還擔任過美術課代表,不過後來沒有繼續,覺得這是副課,也看不到什麼前途。老師和傢長也都認為:學畫畫是不務正業,考不上大學、學習成績差的才去學(赤裸裸的歧視啊)。況且,學畫畫費用很高,對於農傢孩子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因為 " 考大學跳農門 " 的舊觀念造成瞭短視,因此失去瞭更大的發展機會。當然,並不是說我學畫畫後就一定有出息,這二者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系,但至少,對於畫畫這件事,我更感興趣,也更適合發揮我的長處。

2

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最近離職瞭,問及原因就是公司離傢太遠,一年多來,每天上下班太辛苦。對於她來說,傾向於找一份離傢近的工作,更加輕松一些。

這有問題嗎?沒問題,太正常不過!隻不過,當你過瞭三十歲以後,要更加有意識、有目的的選擇一份工作,而不是盲目的為瞭解決眼前問題去重新選擇一份工作,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逃離瞭眼前的 " 苦海 ",結果又誤入新的苦海——以問題為導向,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讓人不勝其煩。

如果現實和未來處在蹺蹺板的兩端,而此刻你做出的選擇是基於現實的,那肯定會影響到另一端——你的未來。" 人窮志短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樣的告誡並不少,但依然很多人前赴後繼。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目光短淺、隻看重眼前呢?

一種是風險規避心理。這種狀況其實非常普遍,比如你離不開這份工作,因為這份工作會帶給你相對可觀的收入,即便你有很好的創業項目、想甩開膀子幹,但考慮到老婆孩子一傢人要養活,你不得不盤算:創業項目的成功概率究竟有多大?九死一生還是一定會成功?這誰也沒法保證,與其冒險,不如守成,畢竟,生活中更多的情況是溫水煮青蛙,不逼到生存的墻角裡,根本無需破釜沉舟,因為這樣的風險更小,也是大多數人正常的選擇。

人在很多時候,之所以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是因為對種種得失的計算,人總是要為自己找好退路。說到底,人的本性就是要趨利避害。

一種是心理安全需要。契訶夫筆下有個套中人,其實,我們很多人又何嘗不是那個套中人呢?這個套子就是你的工作單位,就是你不願意放棄的東西,感覺躲在套子裡很安全!古典在《拆掉思維裡的墻》這本書裡提出瞭一個觀點:" 很多人成瞭安全感的囚徒 "。

那麼,職場上究竟有沒有安全呢?看上去你進入瞭一個 " 旱澇保收 " 的單位,高枕無憂瞭,但也許這是溫柔的陷阱,安逸讓你變的遲鈍,失去捕獵能力,隨著時間的改變,當有一天,這個單位岌岌可危的時候,你才忽然發覺,自己失去瞭 " 野外 " 生存能力。

在多變的未來,誰也無法承諾給你一輩子的飯碗,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聽到的最多告誡就是逃離舒適區,但是怎樣逃離舒適區?光靠令人恐懼的話語方法恐怕行不通,這與我們許多傢長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轍,這樣做隻會引起焦慮,而不是指明方向、帶來行動。

一種是自我補償心理。為什麼很多人讀書,上瞭大學就放松學習瞭?一方面是大學學習環境和氛圍不同瞭;另一方面,覺得過去讀書太苦瞭,上大學後要好好 " 犒賞 " 自己。或者工作以後,經過拼搏和努力,存瞭一筆錢,想買一部車代步,感覺上下班擠地鐵太辛苦。

實際上,如果用這筆錢去投資,比如付首付買一個小小的房子,才是更理性的決策,但又覺得買瞭房以後,每月要還房貸,生活質量下降,壓力太大,還不如買個車早點爽一把,結果買瞭車以後再想買房,發覺房價噌噌噌往上竄,隻能望房興嘆。基金投資大師彼得 . 林奇曾奉勸:在購買基金之前,先買一套房子吧!說到底,很多人都有一種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窮人心態。

還有一種是眼界所限。根據屁股指揮腦袋的理論,坐井觀天也不能隻怪青蛙,可能青蛙一出生就在井裡,它隻能看到那麼大的天。這種情況類似於在有些大公司裡待久瞭,崗位分工很細,每天的工作任務重的忙不過來,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精力和心思註意外面的世界究竟發生瞭什麼變化。

大公司的確很有品牌影響力,但長期待在一個細分崗位上,會讓他誤以為自己看到的部分即全部,當有一天他走出去看看的時候,發覺世界早已經變瞭樣,他的那些自恃的 " 專業 " 已經成為過時的東西。

怎樣改變這種狀態?

3

有心理學傢做過小孩子吃棉花糖的經典實驗,簡單說來,當你的孩子面對棉花糖(代表眼前的誘惑)的忍耐力越強,他們長大後會更有出息(更好的競爭力、更好的學習成績和社交能力)。這個實驗與教育小孩先完成作業、再玩耍的道理是一樣的。先完成不喜歡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延遲滿足感。

延遲滿足感的好處一是能增加整體幸福指數,二是能夠得到後續更大的回報。中國有個顧愷之吃甘蔗理論,其實與這個實驗有異曲同工之妙,先從不太好吃的一頭吃起,這樣才能夠 " 漸入佳境 "!

所以,從這個理論出發,有些要提拔當領導的儲備幹部,先要把他派到最艱苦的地方鍛煉,讓他接受不同的挑戰,一旦經受住瞭這樣的考驗,才能讓他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所以說," 受得瞭多大委屈才能給與多高的位置 ",這句話還是頗有道理的。

怎樣拒絕誘惑、突破自己,找到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說到底,在職業生涯當中,除瞭外部的環境刺激(氛圍),更需要主動的自我挑戰和自我更新,不斷去尋找能夠鍛煉自己的環境,並且學會在極端環境下冷靜思考和決策,迎難而上,唯有這種不斷的自我挑戰才能真正讓你成長。

克服職業選擇上的目光短淺,就必須跳出 " 刺激 - 反應 " 的生物反饋模式,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自控力,這是一條充滿瞭艱辛的少有人走的路,唯有心懷夢想和願景之人最終才能到達。

(全文完。與管理智慧總編交朋友,分享你的管理心得,請添加微信:zxingwang-glzh)

未來 30 年,是服務別人和體驗的競爭

企業必須從賣貨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

培育自己的活躍用戶就是發展的核心

這才是那些成功的企業背後贏的道理

千禾會——國內前沿的專註企業用戶運營的組織

幫你的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點擊 " 閱讀原文 ",瞭解千禾會詳情,成為社區實踐夥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