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投行大師兄
這些日子,王首富麻煩纏身:海外投資遭處理、白菜價變賣核心資產等一連串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坊間流傳的那個 " 三國殺 " 的故事(萬達、融創、富力),更讓人們看到瞭老王的無奈和窘迫。
相形之下,馬雲則依舊風光滿面:最近,他一邊玩著 " 新零售 ",攪動得資本市場寢食難安;一邊繼續發揮他長袖善舞的本領,四處拜訪政要大咖,還鼓搗出瞭一個 " 中美企業傢峰會 "。
為什麼同樣是首富," 一無所有 " 的王健林忙得捉襟見肘、焦頭爛額;而 " 悔創阿裡 " 的馬雲卻依舊瀟灑自在、風生水起?
1 馬雲的賺錢邏輯不同
也許有人會說:因為馬雲更擅長交際、忽悠、戰略,甚至還可能攜帶瞭外星人基因。但是,千萬別忘瞭,王健林貴為華人首富,無論智商、情商、眼界還是謀略都絕不在馬雲之下。
也許有人會說:風水輪流轉,說不定下一個倒黴的就是馬雲呢?但就像馬雲和王健林的成功不能簡單歸結為 " 運氣 " 一樣,他們每一個戰略決策的失誤也絕非 " 風水 " 二字可以解釋。
當然,肯定還有陰謀論者會將原因歸結到他們背後政 Z 勢力的角逐。
然而,這都沒有涉及到問題的本質。在我看來,兩位首富迥然不同的人生際遇首先源於賺錢邏輯的不同。
眾所周知,ROE(凈資產收益率)表示股東每投入一塊錢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比如一年)獲取多少凈利潤,代表瞭企業賺錢能力的高低。
提升 ROE 的途徑無外乎三種:
要麼努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凈利率(比如茅臺,蘋果等);
要麼提高企業管理層的營運能力(比如沃爾瑪);
要麼不斷地加大經營杠桿(比如銀行、房地產等)。
循著這三條途徑,就衍生出瞭三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很明顯,阿裡巴巴作為一傢互聯網企業,賺錢的邏輯在於擁有高凈利率的產品。而王健林雖然一再強調自己是文化企業,但萬達(商業)本質上依然是一傢依賴高杠桿的房地產公司。
2 馬雲不怕去杠桿
因為商業模式不同,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兩位首富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高杠桿的商業模式在貨幣寬松、經濟周期向上時會過得風生水起。比如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房地產行業趁勢而上,將王健林推上瞭首富的鐵王座。
然而,一旦貨幣緊縮,經濟放緩,甚至發生經濟危機時,高杠桿企業就可能面臨滅頂之災。比如著名的世界頂級投行雷曼兄弟、高盛、美林等,都曾通過高杠桿迅猛發展、日進鬥金,卻也因為高杠桿在 2008 年次貸危機中一敗塗地。
如今,當中央開始推行嚴格的金融監管和房地產調控政策來實施去杠桿的目標時,王健林等房地產商們是最害怕的。
而依賴創新(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品牌和網絡效應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們,面對去杠桿的恐慌卻要小很多。隻要創新不停,就會賺錢不止。哪怕在所謂的經濟寒冬中,阿裡巴巴的股價依然創出瞭新高。(當然,實際原因比這個復雜,有機會再詳細分析)
3 馬雲的創新能力更強
實際上,王健林連做夢都希望能像阿裡巴巴一樣成為一傢擁有高凈利率的輕資產公司,而不必整天為泰山般的債務發愁。所以,他一直積極在文化領域佈局,並且對外宣稱:2020 年萬達不再是房地產企業。
他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一方面萬達(集團)在影視行業攻城略地,連續收購 AMC(美國最大院線)和傳奇影業(美國著名影視制作公司),另一方面萬達(商業)在文旅領域也大快好上,迅速簽下瞭一大批萬達城項目,並且放言要讓迪士尼 20 年內無法盈利。
據王健林說,此次大幅剝離文旅項目和酒店項目,不僅可以大大降低負債率,也是他輕資產戰略的重要一步(此次賣掉文旅和酒店項目仍由萬達負責規劃、開發和運營)。
萬達表面上的轉型進行的如火如荼,但骨子裡的轉型卻難於上青天。比如,王健林賣掉的那些文旅項目,本質上其實還是地產項目。隻是因為投資額巨大、資金回籠周期長疊加債務危機而不得不斷臂求生。
不同的商業模式決定瞭王健林和馬雲有著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核心能力。作為房地產商,過去那麼多年,王健林最核心的能力一個是拿地,一個是搞錢。如今卻要進軍一個日新月異,靠創新取勝的文化領域,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戰場。
其實王健林並不缺乏創新思維,相反他還一直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他曾說:萬達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創新,而且是永不停止的創新。
然而,他的創新更多來自於拿地和融資的創新,除瞭萬達院線,近年來人們很少看到他在模式和科技創新上的突破。
對於身處互聯網科技行業的馬雲來說,雖然不怕去杠桿,但十分害怕類似蘋果對諾基亞式的顛覆。對他而言,創新就像是呼吸一樣,是他和阿裡每天賴以生存的本能。
所以,從電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到新零售,他幾乎是國內每一波新經濟浪潮的引領者。
經濟學傢熊彼特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在科技爆炸,奇點臨近的今天,這句話更顯珍貴。誰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並靠創新引領未來,誰就能占領未來十年的高地。
結 語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同樣是首富,馬雲吃得更開的原因並不是他更會忽悠、更會交際、更會營銷,而在於他和王健林身處不同的商業領域,從一開始就註定他們會走向不同的道路:
馬雲靠創新賺錢,王健林靠杠桿吃飯。所以,去杠桿時,最傷的是老王;談轉型時,最難的也是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