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基礎窮一時,思維定勢窮一世

09-07

小丹是我的學生,她傢在經濟上比較困難。

大學幾年,她沒有穿過漂亮衣服,吃飯時,也總是清粥小菜,精打細算。

畢業之後,小丹開始工作,她初入職場,起薪不高,但是也夠用,每個月還能給傢人匯款。

她是做後勤的,所以不忙,平時有很多空閑。

這種生活很安逸,但她並沒有聽天由命,順其自然,混混日子打發時間。

她想通過努力,過得更好,於是,她開始培養理財的習慣。

首先,她註意防范風險,給自己和父母,買瞭意外醫療保險,確保傢庭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遇到麻煩。

有瞭基本的保障之後,她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一方面,通過努力,調崗加薪,並在周末兼職,為自己今後理財開辟 " 財源 ";

另一方面,她使用記賬軟件,安排預算,削減不必要的支出,形成良好的消費模式。

雖然她的同事很 " 壕 ",出手闊綽,吃穿用度都很體面,但小丹並不想和她們攀比。

有時她也想享受,但她明白,理財的目標:

在於長期的幸福,而不是當下的滿足,在於實際的富有,而不是表面的光鮮。

理財大師托馬斯 · 斯坦利博士曾說:衡量一個人的財富,是看他擁有多少錢,而不是看他花瞭多少錢。

所以,她量入為出,在負擔不起的時候,就不會買昂貴的手機和平板。

她律己甚嚴,牢記 " 沖動是魔鬼 ",就不會買很多的護膚品,一直到過期瞭還用不完。

另外,她有定期儲蓄的習慣,每個月會把工資的一定比例,存進銀行,或是安全性較強的貨幣基金賬戶。

她還認真學習金融知識,逐漸熟悉股票和債券。

最後,她會定期買書,聽課,一邊在專業領域仔細鉆研,一邊研究本公司的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

給自己充電,是非常有效的投資,雖然它的收益,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呈現。

我很欣賞小丹的觀念和做法。

生來不富裕,並沒有關系,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不一定要贏在起跑線。

關鍵是,你不能自我麻醉,安於現狀,而是要養成好習慣,逐漸實現自我的提升,財富的增值。

年長時的高枕無憂,來自年輕時的埋頭苦幹。

年長時的財務自由,來自年輕時的日積月累,習慣成自然。

教育傢烏申斯基曾經說:

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壞習慣,是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且把他引向破產。

02

阿浩是學市場營銷的,但是覺得做銷售太累,就找瞭份辦公室行政工作。

平時沒什麼事,過得很清閑,他拿著死工資,一個月兩千。

他和另外兩個年輕人一起租房,房子不在繁華地段,均攤一下,一個人的租金,也就幾百塊錢。

他穿著從超市大賣場裡買來的 T 恤,淘寶上 9 塊 9 包郵的鞋子,所以開銷也很少。

這樣,他每個月還能有一千多塊,用來吃吃喝喝。

阿浩對生活沒什麼要求,他覺得,這樣的小日子,過得挺好的。

所以,他不想升職,不想考研,不希望有什麼改變。

每天,下班後,就玩玩王者農藥,刷刷微博;

周末則整天睡大覺,或者在沙發上葛優癱,跟網友吹吹牛,聊聊天。

當一個人過慣瞭這樣的生活,就會忘記,年輕時的舒坦,意味著年長時的艱難。

現在你青春無敵,正當盛年,穿什麼肯定都好看。

可是,當你歷盡滄桑,如果依然穿著便宜、起球的外套,毫無質感,那就不免被人小看。

現在你單身,一人吃飽全傢不餓,沒有負擔。

可是你也要結婚,到瞭那時,買房、裝修、傢電、婚宴,每一項都很燒錢。

等到寶寶出生瞭,他的奶粉、玩具、尿不濕、穿衣打扮、營養輔食、醫療保健。

一年也能花好幾萬,更不要說後面的幼兒園、培訓班 ……

你們還要照顧雙方的老人,讓他們擁有一個溫馨的晚年。

可是阿浩並不去想這些,目前這種日子,他已經過習慣瞭,他覺得,能過一天算一天。

偶爾,他也會有些創意,想要換個工作,開個小店。

但是,這些想法沒成熟就夭折瞭,因為,他根本就懶得去幹。

曾有同學勸過他,讓他規劃好職業生涯,趁著年輕,努力點。

可是阿浩卻懶洋洋拋過一句:

工作努力有什麼用?

我起點比別人低,我就是再拼,拼得過那些富二代嗎?

於是同學搖搖頭,為他感到遺憾。

起點隻能決定,你起飛的時候,站得高不高;而努力卻決定瞭你起飛之後,飛得遠不遠。

富二代如果不努力,照樣會凌空跌落;而如果你加油的話,則可以飛向遠方,別有洞天。

這個世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並不一定要優於其他人。

隻要能始終優於昨天的自己,那麼,每天都會是新的一天。

年輕時,窮一點不要緊,但是如果你習慣瞭這樣過日子,那就隻能坐吃山空,坐井觀天。

物質基礎上的窮,隻是窮一時;思維定勢上的窮,卻會窮一世。

習慣瞭窮,你就會讓幸福白白溜走,哪怕有人,把機遇送到你的面前。

03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寓言:

有一個富人,想要幫一個窮人致富。

他送給窮人一頭牛,告訴他,你去墾荒耕田,春天的時候撒上種子,秋天的時候,就可以收獲滿滿。

窮人帶著牛,開始幹活,可是沒幾天就覺得很累。

他心想,這麼費力幹下去,等到秋天才能有收成,多麻煩啊。

不如把牛賣瞭,得來的錢買幾隻羊,殺掉一隻,我現在就有肉吃瞭,其他的留著生小羊,賣掉羊羔就可以換錢。

於是,窮人就這麼做瞭。可是,當他吃掉一隻羊之後,他所盼望的小羊,卻一直沒有生下來。

日子越發艱難,他忍不住又吃瞭一隻,但是,情況仍然沒有好轉。

窮人就想,不如把羊賣瞭,買幾隻雞,這樣,雞很快就能生蛋,我就能掙到錢。

可是買來雞之後,他又不願費心去養。他總是犯饞,把雞一隻一隻地吃掉瞭,最後剩下一隻。

窮人望著那隻雞,心想:

唉,反正這輩子沒希望致富瞭,不如把雞賣瞭,買點酒來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善心的富人,拿著種子來找窮人,卻發現他的生活,已經回到原點。

窮人正在吃糠咽菜,依然過得那麼貧寒 ……

在這個故事裡,兩個人的區別,就在於思維習慣:富人想得長遠,窮人卻隻顧眼前。

富人總是在規劃,懂得春種秋收,為瞭將來的收益而打算。

窮人卻總是在偷懶,隻想得過且過,舒舒服服混過今天。

所以,富人還是富人,窮人還是窮人,沒有任何改變。

窮不可怕,不可恥,但是習慣於窮,沉溺於窮,卻不可取。

生活中,總是有人,像那個故事中的窮人一樣,不肯改變原來的思維,不肯跨越原有的局限。

所以,他們就永遠活在從前的世界裡,沒有絲毫進展。

也總是有人,在缺錢的時候,給自己找借口,認為財富來自於幸運,來自於繼承權。

可是,你總想著李澤楷是富二代,就會忘記李嘉誠是白手起傢。

你總想著比爾蓋茨出身於上流社會,就會忘記喬佈斯是被收養的,養父養母差點付不起他上大學的錢。

托馬斯 · 斯坦利博士經過調查:

發現 80% 的美國百萬富翁,其實都是自立起傢的富一代,他們鍥而不舍,迎難不懼,積累不斷。

所以他說:" 能帶來財富的,往往是堅持,努力,和自律的好習慣。"

與其終日懶散,無所事事,不如從年輕時起,盡心盡力,為今後做好積淀。

這個世界很公平,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躲過的,都會用另一種方式償還。

你努力,你吃苦,今後就可以過得毫不費力。

你偷懶,你悠閑,今後就可能為自己的疏忽而買單。

英國小說傢薩克雷說 :" 播種習慣 , 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 , 可以收獲命運。"

你這一生,是窮是富,你自己有決定權。

你可以窮,但是,請千萬不要讓窮,成為忽視努力的借口,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