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傢裡大頭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瞭,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瞭。
這位高管媽媽算瞭一筆賬: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 天 20000 元,女兒平時在傢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 元;7 月份鋼琴考級,每周要上兩節鋼琴課,200 元一節,一共 2000 元;遊泳班 2000 元;英語、奧數、作文 3 科培訓班 6000 元,這麼幾項加起來就要 35000 元瞭。" 痛苦的是你花瞭,心疼得不踏實;不花吧,對不起孩子更不踏實!"
▲ 去美國遊學的學生在 NASA 太空營體驗學習。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供圖
有孩子一個暑假報 4 個遊學團
記者仔細看瞭看,占大頭的是出國遊學這一項。據介紹,美國、英國這樣的留學目的地國傢去的人比較多,費用也比較高,最貴的美國 NASA 太空營夏令營要 37800 元。去新加坡也是很多傢長的選擇,因為它是個英語國傢,飛行時間 5 個多小時比較合理,6 天一萬元左右的價格很多傢長也可以接受。
在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境外遊學團要求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參加,馮老師說:" 有的孩子從新四年級那個暑假開始,每個寒暑假各去一個國傢遊學,現在都上初中瞭。
有個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光一個暑假就報瞭 4 個遊學團,馬不停蹄地去瞭韓國、美國、英國和新加坡,他是屬於傢裡經濟條件比較好,在傢裡又待不住的,喜歡往外跑體驗生活。還有個孩子也很特別,光是加拿大童子軍夏令營就去瞭兩次,他說很喜歡。"
非常 " 克制 " 的補課費,仍需上萬元
英文 1.2 萬元;邏輯數學 1.4 萬元;舞蹈 7000 元;看圖說話 1.1 萬元;繪畫 6000 元 …… 各類補課費要 5 萬多元。
曬賬單母親感嘆:養的不是孩子,是臺碎鈔機。
南京某幼升小學生傢長以今年暑假補課為例,給記者算瞭一筆賬:英語補課總共約 4000 元;繪畫每節課 85 元,一周一次,整個暑假花費 680 元;幼小銜接暑期班 3100 元;舞蹈暑期班 2600 元。
" 這已經是非常‘克制’的補習單瞭,即便如此仍需上萬元。尤其是禮拜六,上午幼小銜接課程上到 12 點,下午 12 點 45 分又要開始學英語。"
對於即將小升初的傢庭來說,花費更大。北京 21 世紀教育學院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北京,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中,有 92% 報讀過各種補習班。" 關鍵在於小升初沒有統一考試,大傢才會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所謂‘大比拼’趨之若鶩。"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說。
傢長為何選擇 " 燒錢式 " 教育
" 燒錢式 " 教育的背後既有炒作,更有傢長的焦慮。一位傢長以博弈論解釋傢長們爭相 " 燒錢 " 的怪圈。
譬如校外補課,教育部門呼籲減負,對於傢長及學生來說,選擇有以下三種:
如果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傢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
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勢地位。
權衡利弊後的傢長有可能選擇合作麼?絕無可能,隻有互相主動增負。
另外的各種特長班、國內外遊學,也是同理。
" 燒錢式 " 教育帶來的更大惡果是人為打破瞭基礎教育所追求的起點公平。" 尤其是農村孩子、底層傢庭、弱勢學校的學生。" 江蘇省社科院何雨博士認為," 在這種規則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類培訓、遊學機構。"
但本質上來說,傢長要 " 燒錢 ",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資源,是由於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對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對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喚。
如不能將招錄制度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堅定推進教育優質均衡化工作,教育難題就得不到根本解決,傢長們互相攀比、花式燒錢的現狀,就會持續上演。
寒門難出貴子,沒錢就別摻和?
久前的一篇熱門網絡貼文《殘忍但誠實的忠告:你沒錢就不要摻和這事瞭》引發不少人熱議。此文作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忠告那些 " 教育資金相當匱乏的普通人 ",沒錢就不要妄談 " 減負 " 和教育改革,因為有錢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
南都曾報道,某重點中學,每年高考狀元,傢庭背景最低也是中產。原因很簡單,教育是需要投資的。富貴傢庭舍得花時間、舍得砸錢,給孩子報效果最好的培訓班、請最專業的傢教,寒假暑假帶去全球旅行。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什麼?營養、知識、視野、資源,這些東西,核心就是要燒錢。哪怕有的孩子成績並不突出,但是沒關系,傢裡有辦法把他們送出國,並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借助一切資源,完成人才的高級定制。
窮人傢的孩子,是一個人在奮鬥。而富貴傢庭的孩子,身後站的,是一個團隊。貧富之間的差異、階級之間的差異,會清晰地投射在孩子身上。
教育公平須保障 " 起點公平 "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主任殷飛認為,要緩解傢長的焦慮,不能僅靠勸傢長保持理性,更須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豐富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 為什麼近幾十年來,優質教育資源的總量在不斷增加,但是升學競爭激烈程度不是降低瞭,而是更強瞭?這背後是復雜的社會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心理在起作用,並不完全是教育本身的問題。"
" 學區房、培訓班,必須關註到教育資源的資本化苗頭。" 殷飛等教育界人士認為,本質上,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更多意義上還是社會公共產品。政府需要做更多的思考與謀劃,盡可能地為起點公平、機會公平做好政策保障。
* 本文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綜合自半月談、都市快報、新浪微博、南方都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