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比你成功的同學,都值得感激。"(圖片來源於網絡)
01
你的同學,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因為一次偶然的聚會,
我獲悉瞭部分高中同學的現狀。
一個曾經很幽默的男同學,
因病離開人世已整整五年;
一個同學,
現在呆在監獄;
有個男同學,因為傢庭變故,回到老傢小鎮開瞭一傢小超市,
離婚後,靠每月三千多塊錢的收入,艱難地撫養著兩個孩子。
當然,更多同學的人生是向上的,
階層是流動的。
我們的班花,嫁給瞭一個軍隊裡的大校;
班裡同桌的兩位同學,去瞭華為,今天都是 21 級專傢;
有幾位同學進瞭高校,成為瞭副教授兼碩士生導師。
最傳奇的,
是我們學校同屆的一位女同學,
她自主創業,
不過十來年,
現在資產已經過億,
是我所有同學裡的第一個億萬富翁。
人生最大的刺激,
大概就是,
同學突然成為遙不可及的那種人吧。
我們還在為搶到兩塊錢的微信紅包欣喜,
他們竟然已經成瞭超級富豪。
02
你可能永遠都想不到,
十年後,同學會變成什麼樣,
李盛也一樣。
1990 年 9 月,李盛考取瞭長沙的中南工業大學,
和同宿舍的劉立榮成為好友。
畢業後,兩位好友停薪留職,一起被廣州小霸王公司聘為技術員。
李盛的專業能力強過劉立榮,但個性粗心,恃才傲物;
劉立榮天賦稍遜,卻工作細心,經常主動加班,很受領導器重。
1998 年,小霸王公司副總裁楊明貴組建金立數碼,
他任命劉立榮為副總,雖然劉立榮力薦,李盛卻隻擔任瞭技術部主管,
因為一次工作上的嚴重失誤,李盛最終選擇離開。
2002 年,李盛與劉立榮在虎門鎮相遇。
劉立榮告訴李盛,自己正籌資創業,邀請李盛入夥,但被拒絕。
此後,劉立榮招兵買馬,創建瞭金立通訊有限公司。
一晃多年過去,李盛仍隻是一個技術員,
依然抽著 7 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
劉立榮卻貴為金立集團的總裁,
開著奔馳 600 轎車,成瞭億萬富翁。
03
許多人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惑:
大學畢業不過才幾年,
同學間的差距已經明顯拉開。
一些在學校裡毫不起眼的同學,
他們幾年間所取得的成就,
足以令多數同學望塵莫及。
當我們過著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
他們已是身價過億的富翁。
當我們在朋友圈裡曬著出國遊的照片,
他們朋友圈的照片,是與政府高官、行業領袖的合影。
當我們抱怨小區物業管理太差,卻又無力換房,
他們在考慮,是不是該在一線城市再投資兩套房?
是不是該換掉那輛奧迪 Q7 瞭?
因為它不夠體面,會被談判對手看低。
曾經在同一個班級,十年後,
有人身價上億,有人連送子女上一個好點的幼兒園,都做不到。
有的人過得越來越頹廢,
有的人卻意氣風發青年得意。
有的人還是單位裡的小角色,
有的人卻已經成為處級的公務員。
差距到底是怎樣產生?
有人為什麼能夠領跑,
有人又為什麼被拋下?
04
知乎上的一個回答,很有意思。
它說,
所謂同學間的差距,並非畢業後才出現,
其實從進大學開始,就已經存在。
一種差距,
是個人的傢庭背景、外在形象;
另一種差距,
是個人的價值觀、學習能力、交際能力、情商高低,冒險精神。
很多人有個錯覺,以為一個班上的同學,就是能力相當、層次相當的人,
未來所取得的成就也會相差無幾,
其實大有謬誤。
你們在一個班級,
隻能說明高考分數相近,又偶然填報瞭同一所大學。
同學間的差距,
在學校裡不會明顯地表現出來,
但畢業後,差距就會呈幾何倍數增長。
有的同學習慣於隨波逐流、缺乏奮鬥的激情,
甚至隻想回到父母身邊,過上穩定的公務員生活。
有的同學有毅力、願吃苦、情商高,
所以他們願意繼續學習與深造,
或者,能夠進入名企工作,
一旦積累足夠的人脈和機會,就會選擇自己創業。
他們所擁有的特質和能力,
就能在短期內實現大爆發。
你以為,
隻是畢業後的幾年讓你們不同。
其實,
從一開始,你們就註定是兩個世界的人。
05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
多數的成功,都是 " 積累 " 的結果,不會意外地出現。
隻不過,有些 " 積累 " 被忽略瞭。
好比我那位成為億萬富翁的女同學。
在校時,
我們隻看到她的其貌不揚、默默無聞,
卻很少有人去註意過她的另一些特質:
有毅力、肯吃苦,不甘滿足現狀。
有成事的能力,不放棄,
正是她在十年內成為億萬富翁的關鍵因素。
人與間之間的 " 差距 ",從來都不是一天形成的。
為什麼別人總能比你成功?
成為那種隻會在影視劇裡出現的人?
你有沒有去對比過,
他是不是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
比你具備不可或缺的成功激情與基因?
所以,你應該感激每一個畢業後比你成功的同學,
因為他告訴瞭這樣的常識:
你被拋下,並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願意。
所謂 " 我的同學突然暴富瞭 ",
從來都隻是一種錯覺。
隻有知曉成功的要領,改變自己,
你才能過上同學永遠也想象不到的,
那種,發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