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沒堵,摸這裡就知道!

09-08

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人還很年輕,身體卻早早衰老瞭。

在很多人眼中,血管疾病是種 " 老年病 ",但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少,你的血管可能早已傷痕累累。

權威專傢教你 " 摸 " 出潛藏的疾病,讓血管老得慢一點。

血管堵沒堵,摸 5 處就知道

摸手腕

把手指輕輕搭在手腕靠近大拇指一側,感受自己的脈搏。正常的脈搏與心率一致,每分鐘 60~100 次,且間隔規律。

若脈搏跳動不規律,可提示房顫、血管狹窄等疾病。

觀察脈搏是發現房顫最簡單易行的方法。還可以讓傢人同時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和胸口,檢查兩者跳動是否一致,心臟和脈搏跳動不一致也是房顫的表現。

除此之外,鎖骨下動脈狹窄也會影響脈搏正常跳動,出現一側脈弱,甚至摸不到的情況。嚴重的鎖骨下動脈狹窄不僅影響上肢血流,還會影響腦部的供血,產生頭暈、看不清東西、走路不穩等癥狀。

如果發現自己脈搏過快、過慢或節律紊亂,都要盡快檢查,找到原因。

摸肚子

用皮尺在臍上 0.5~1 厘米處水平繞一周,肥胖者選腰部最粗處水平繞一周。

中國男性>85 厘米、女性>80 厘米被認為是腹圍超標。

肥胖會增加全身各個臟器,尤其是血管的負擔,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胖不胖,不光看體重,還要看腰圍,腰圍是心腦血管疾病更敏感的預測指標。

摸腿部

按壓自己的腿部,如果發現一側比另一側粗,一按一個坑,或者雙腿發沉、發脹,可能是水腫瞭。

下肢水腫是由於血液回流不暢或體液淤積在下肢導致的。

沒有明顯誘因的一側或雙側下肢水腫,可能反映嚴重的疾病,如心功能不全、靜脈曲張、肝腎疾病等。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摸腳背

如果一個人的足背動脈搏動發生瞭變化,那有可能預示著動脈出現瞭問題。

如果一側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且左右不對稱,原因通常就是下肢動脈硬化。

如果雙腳的足背動脈都越來越弱,還要警惕髂總動脈等位置相對更高的血管出現瞭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等。

足背動脈的搏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健康狀況。糖尿病人出現血管問題的風險更高,更應關註足背動脈搏動。

摸脖子

男性脖子正中的喉結(女性為相應位置的軟骨突起)兩側是頸動脈,把四指輕輕搭在一側,感受頸動脈的搏動。

然後再換到另一側,判斷兩側搏動是否強弱一致,如果一側搏動減弱甚至消失,可能是頸動脈狹窄的表現。

一定不要用力按摩或者同時觸摸兩側的頸動脈,以免腦部缺血。自己若做不好,應請專業人士幫忙檢查。

6 招養出好血管

血管斑塊變大,從 30 歲以後就加速瞭。雖然血管的老化我們無法抗拒,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卻可以減緩其老化進程。生活中,尤其要註意以下 6 個方面。

飲食要講究

高油、高鹽、高糖等 " 重口味 " 炮制出來的飲食,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的負擔。

一定要註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膩;

多蒸煮,少油炸;

還可多吃一些堪稱 " 血液清道夫 " 類的食物,比如洋蔥、紅薯、燕麥、山楂等。

戒煙限酒

煙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發現,吸煙酗酒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 8 倍以上。因此,遠離煙酒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還要註意遠離二手煙。

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

建議大傢一定要規律作息,每晚 11 點前睡覺。

堅持運動

運動能增強心功能,達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還能把血液中的 " 壞 " 物質代謝掉。

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心情愉悅

研究發現,笑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心情放松時,人的血壓也相對穩定。

生活中應盡可能保持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

定期體檢

養成定期體檢的健康習慣,關註自身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一旦數據有異常,須及時咨詢醫生,積極幹預和治療,將危險降到最低。

來源:生命時報(ID:LT0385)

(編輯 張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