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是 " 消除肝炎 "。但事實上,目前世界上的肝炎患病情況依舊比較嚴峻," 消除肝炎 " 的終極目標也顯得任重道遠。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2015 年底時,近 3.25 億人患有慢性肝炎,其中全球估計有 2.57 億人患有乙型肝炎感染,7100 萬人患有丙型肝炎感染。病毒性肝炎在 2015 年造成 134 萬人死亡,與結核病死亡人數相當,超過瞭艾滋病毒死亡人數。但截至 2015 年底,隻有 9% 的乙型肝炎感染者和 20% 的丙型肝炎感染者得到瞭檢測和診斷。①
而中國,屬於肝炎負擔最重的國傢。全球 2.4 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有三分之一在中國,全球 1.3 至 1.5 億丙肝病毒感染者約 7% 也在中國。據估計,當前中國有 9000 萬慢性乙肝患者,其中 2800 萬人需要治療,700 萬人因嚴重肝臟疾病和癌癥發病風險需要緊急治療。中國慢性丙肝患者感染者約為 1000 萬人,其中 250 萬人急需治療。②
更令人擔心的是 " 中國約有 1 億人——也就是每 13 人中就有 1 人——是慢性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攜帶病毒。" ②因此,讓中國的老百姓們正確認識病毒性肝炎,瞭解如何預防與治療,減少對肝炎患者的誤解與歧視就顯得十分緊迫瞭。
下面我們就整理瞭關於病毒性肝炎的一些基本知識,希望對大傢能有所幫助。
(點擊下面的標題,可以查看更詳細的肝炎知識)
關於病毒性肝炎,你需要知道
親愛的得瞭乙肝,還能不能愉快地啪啪啪?
乙肝的傳播方式主要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性傳播。日常生活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同一辦公室工作、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或握手、擁抱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
乙肝五項檢查中有三項是陽性,說明瞭什麼?
進行乙肝五項檢查,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肝炎病毒的標志物,對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意義重大。乙肝五項常見的檢查結果有以下幾種:
檢查肝功能,指標異常就是有肝病?
肝功能檢查不是萬能的。首先肝功能檢查的敏感程度有限,而且肝臟代償儲備能力很強,因此肝功能檢查正常不一定表示沒有肝病。其次,肝功能檢查中的很多指標都缺乏特異性,所以肝功能異常也不一定就是肝病。它隻是提醒我們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其它檢查,或者定期進行復查。
得瞭乙肝但沒感覺什麼不適,還需要治療嗎?
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治療的指征,要看兩個指標,乙肝病毒復制情況和患者的肝功能受損情況。但所有慢性乙肝患者均需要持續監測,即使是當前不符合治療指征或無需治療標準的乙肝患者,更需要進行監測。
雖然和乙肝一樣兇殘,但丙肝已經可以治愈瞭
目前國內得到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長效幹擾素 PEG-IFNα 聯合應用利巴韋林,其次是普通 IFNα 或復合 IFN 與利巴韋林聯合療法,均優於單用 IFNα。但由於幹擾素有很多的禁忌癥和副作用,現在臨床又研制瞭直接抗病毒藥物(DAA),顛覆瞭丙肝的治療。目前國外治丙肝已不再使用 " 幹擾素配合利巴韋林 " 模式,DAA 藥物是首選方案,其副作用小,療程短,效率高,有的治療方案能實現 99% 治愈,甚至 100%。
這些關於病毒性肝炎的說法,是真的嗎?
經常在外吃飯,就容易得乙肝?
共同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同桌用餐、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在沒有口腔疾患的情況下,到正規餐廳就餐,一般都不會被感染乙肝的。
得瞭乙肝,就一定會得肝癌嗎?
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可謂 " 乙肝三部曲 ",仿佛得瞭乙肝,肝癌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但隻要乙肝患者提高自身健康意識,積極主動監視乙肝病情,肝癌是可以被預防的。對於乙型肝炎攜帶者,建議成年後便可進行常規肝癌篩查,每半年一次,動態的掌握自己的病情。
小時候打過乙肝疫苗,長大就不會感染瞭?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有效接種疫苗後,可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但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抗體的保護效果一般可持續約 12 年,當抗體下降至一定水平時就不足以起保護作用。
得瞭肝炎的媽媽,就不能母乳喂養嗎?
不管是乙肝大三陽還是小三陽,急性期均不適合母乳,慢性期的寶媽均需抽血檢查體內乙肝病毒復制情況,隻要乙肝病毒不夠活躍,即乙肝病毒復制率較低,均可以母乳。此外甲肝、丙肝、丁肝的媽媽也要視情況暫停哺乳。
參考文獻
① WHO,消除肝炎:http://www.who.int/campaigns/hepatitis-day/2017/event/zh/
② http://www.wpro.who.int/china/mediacentre/releases/2016/20160727-china-world-hepatitis-day/zh/
編輯:小皮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