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統計在美國平均每天就有約 3 萬人因為崴腳 ( 即踝關節扭傷 ) 需要就診,這個數字在中國是美國的 10 倍。我們在運動時常常會扭傷腳踝,在不太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時,也常常能看到由於穿著高跟鞋或厚底鞋而扭到瞭踝關節的人。
" 有的人雖然扭傷比較重,但他自己並不知道,不進行就診,從而錯過瞭最佳的就診時機。" 外科醫生張醫生提醒說,扭到腳踝後,要視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
" 很多人崴腳以後,覺得其他人也都有扭傷過腳的情況,認為自己崴腳後有腫痛是正常的,不必去醫院。有些韌帶損傷,甚至骨折的患者,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傷這麼嚴重。選擇休息幾天,疼痛減輕後繼續行走。往往就會出現損傷部位的韌帶撕裂不愈合,造成慢性踝關節不穩或者是骨折後繼續行走造成骨折情況加重,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晚期形成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嚴重的限制瞭患者的行動能力,使日常生活質量大大下降。"
為什麼會崴腳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踝關節扭傷後,多導致踝關節周圍韌帶的過度牽拉或撕裂,嚴重者會引起踝關節周圍的骨折。由於踝關節是人體進行運動的承重關節,因此其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瞭生活質量。
我們在進行下樓梯、下山、起跳後落地等活動,或者穿著高跟鞋在崎嶇道路上行走時,一旦不能掌握平衡,就容易導致踝關節的扭傷,大部分情況下受傷時足處於內翻位置,損傷部位為踝關節外側結構。
張醫生醫生指出,扭傷後,有的人會由於出血造成的血腫使整個腳都腫起來瞭,有的腳踝周圍會出現局部淤青,這是因為韌帶表面分佈有細小血管,韌帶損傷後周圍血管破裂就會造成局部淤青。淤青腫脹越重通常意味著踝關節損傷越重。
崴腳後如何處理
" 崴腳後,如果感覺疼痛並不嚴重,也沒有出現淤青,紅腫,就可自行在傢觀察 ; 如果在幾小時之內,扭傷的地方迅速紅腫,淤青,疼痛加重,就要立刻到醫院去。"
張醫生表示," 反之,如果扭傷後沒有腫脹,疼痛不明顯,沒有淤青,我們會認為傷到韌帶和骨頭的幾率較小,可以先休息觀察,如果癥狀不再繼續加重的話問題一般不大。"
韌帶完全斷裂的時候會聽到 " 啪 " 的一聲,如果同時聽到 " 喀拉喀拉 " 聲,就有可能發生瞭骨折,如果您崴腳後聽見這種聲音往往提示損傷較嚴重。
如果我們無法判斷崴腳的損傷程度,就可以遵照 RICE 原則處理後,盡快到醫院去,由專科醫生來判斷。
自行正確處置的 RICE 法則
踝關節扭傷損傷者中,會有 30-40% 的人是在不正當處置下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或其他癥狀,會影響到平時的運動和生活。
有些人雖然沒有經過正確處理,但他們比較幸運的是,骨和韌帶的損傷並不很嚴重,隻是部分撕裂,連續性還存在,這時候出現後遺癥的幾率就比較小。
" 一旦扭傷嚴重,韌帶完全斷裂或者骨折,愈合不良就會出現後遺癥,比如走路或運動沒多久就經常踝關節疼痛腫脹,會經常習慣性崴腳等等。" 張醫生強調。
RICE 原則包括四個步驟,即靜臥,冰敷,加壓,抬高。
其中 "R" 指 Rest,靜止休息,減少活動,如果是韌帶損傷,堅持行走會加重韌帶的撕裂。如果是骨折瞭的情況下還執意行走,就會加重骨折端移位的風險。把本來簡單固定就能治愈的損傷嚴重化,往往就需要手術治療。不但增加瞭身體的痛苦,也增加瞭相應的經濟負擔。
"I" 指 Ice,在 24-48 小時內使用冰敷療法 , 可使用毛巾包裹冰塊敷於損傷處,或將冰塊放到塑料袋裡再倒入水後再放到損傷處,註意不要將冰塊直接敷在皮膚上以免凍傷,每次 10-20 分鐘,2 小時一次,這樣做的目的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出血帶來的腫痛。
"C" 指 Compression,稍嚴重的扭傷則需要加壓包紮,能減輕局部的腫脹防止進一步出血,而不能揉,或者噴紅花油等,會加重急性期損傷小血管的出血,導致腫脹疼痛的加重。
"E" 指 Elevation,在睡覺或休息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使患肢高於心臟約 10 公分左右即可,這樣做可以促進血液回流,達到減輕腫脹疼痛的目的。
" 醫學上將扭傷後 24 小時之內稱為急性期,這個時期的處理尤為重要。不要熱敷不要揉不要剛受傷就擦紅花油。"
張醫生指出," 牢記‘ RICE ’原則,就可以從容應對踝關節扭傷瞭。"
最後再和大傢強調一下,一旦受傷很快就出現明顯的腫痛和淤青的癥狀,往往預示著損傷較重,在采用 "RICE 原則 " 處理的同時要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