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勸趁熱吃,食物什麼溫度吃才最好?

07-22

很多人在給病人或兒童喂食時,都會放在口邊吹一吹,避免食物太熱造成他人燙傷,但自己進食時卻沒有太註意食物的溫度,甚至覺得 " 趁熱吃 " 比較好。51 養生網小編發現事實上,最適宜的溫度應當是不冷不熱,食用過熱的食物反而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傳統的中國飲食,幾乎都是以熱食為主,很少見全冷食的中國大餐。的確,很多食物在熱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其色香味美。比如蒸魚,熱食好香、好吃,冷食卻隻聞其腥。燒烤食物尤其能體現熱吃的香味和味美,放冷後卻連吃的欲望也隨之冷卻。熱食可以增進食欲,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增加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同時可使人興奮,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熱食不等於 " 燙食 ",食物的香味也不是同溫度成正比的,食物過熱時可能隻會感覺到燙,而不是香。最重要的事,人的口腔、食道對溫度的耐受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時候,口腔和食管的溫度多在 36.5 ℃-37.2 ℃,最適宜的進食溫度在 10 ℃-40 ℃左右,耐受的溫度最高為 50 ℃-60 ℃。但是在接觸 75 ℃左右的燙食時,嬌嫩的口腔、食管黏膜會有輕度灼傷,灼傷的黏膜表層會脫落、更新,基底的細胞會迅速增生、更新、補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細胞速度如異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發生變異,則可能會發生不良傾向。

另外,由於黏膜的熱刺激不斷增生的情況下會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熱刺激反應會越來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經反射本來就很遲鈍,這樣會越來越不怕熱,越不怕熱會越敢吃燙的東西,而吃得越燙,口腔黏膜會越增厚。如此惡性循環,人會不由自主地接受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這種刺激帶來的損傷還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這種食管炎有時伴有間變細胞,這有可能是癌前病變之一。

燙食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存在不利。食物太燙,在口腔存在時間縮短,細細咀嚼、刺激唾液及與之混合過程都不充分,這不利用飲食的消化吸收。

食物的最佳入口溫度是什麼?

既然 " 趁熱吃 " 有這麼大的危害,到底什麼樣的溫度才是比較合適的呢?日常飲食中,適宜的入口溫度是 10 ℃ -40 ℃左右,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涼一涼再入口。同樣的,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該講究溫度,最好不要飲用超過 40 ℃的水,因為過燙的水會強烈刺激口腔環境,可能燙傷口腔黏膜。

食物過熱可能會導致什麼危害?

吃太熱的食物對身體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引發種種危害。最顯著的危害就是造成口腔燙傷,引發潰瘍等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食道癌變。食道是消化道的起始段,吃的食物都要通過食道才能抵達胃部。將食物從食道吞咽進入胃部大約需要 9 秒鐘,如果把超過 65 ℃的熱食物吞下去,則意味著每吃一口,食道都要經過 9 秒鐘被燙的 " 噩夢 "。如果食物溫度過高,會灼傷食管黏膜並使之壞死,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該部位癌變。

1、燙傷口腔和舌粘膜

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歷,突然吃瞭一口很燙的食物,往往會燙的吞咽不下,輕則燙的口腔黏膜發紅充血,重則則會被燙起泡,甚至引起口腔潰瘍,口腔和食道的耐受溫度為 50-60 ℃,超過這個溫度就會被燙傷。

2、引發食管炎

太燙的食物有時還會將食管黏膜燙傷,損傷的食管黏膜壞死,形成假膜,脫落後就會形成潰瘍,這種潰瘍愈合後,能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狹窄,影響正常進食,這是食管炎的一種,患有這種病的人,通常會覺得胸骨後面有疼痛感和灼熱感,有時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還可引起急性單純性胃炎。

3、誘發食道癌

經常吃燙食與食管癌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研究表明食管癌高發地區,患者多數有愛吃燙食的習慣,過燙過熱的食物,一般溫度在 90 度左右,口腔黏膜會因此而受到損傷,就會代償性地增生新的細胞,長久下去,會使細胞增生過程加快,在細胞增生的基礎上再受外界致癌物的刺激時,很有可能引發食道癌。

4、損傷牙齒牙齦

燙食會使口腔黏膜充血,黏膜損傷造成潰瘍,從而破壞黏膜對與口腔保護的功能,高溫燙食對牙齦喝牙齒都有害處,易造成牙齦潰爛和過敏性牙痛。

5、不利於食物消化

過燙的食物會破壞消化道中的各種酶,或者降低酶的催化能力,而當酶受到破壞或減弱時,會直接影響人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食物太燙,一般在人的口腔停留時間短,食物未被細細咀嚼,唾液和食物混合過程不充分,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6、損傷胃腸道

有的人對於飲食的忽冷忽熱不在乎,有時吃瞭很燙的食物,往往會喝一些冷飲來緩解,這樣,會使消化器官受到極大的刺激,冷熱兩種溫差的快速變化,腸胃不能很快適應,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甚至會導致胃炎,腸炎等,不及時治療,有轉成慢性胃炎、腸炎的風險。

7、引起營養不良

先經常吃燙的東西會影響食欲,引起營養不良,人的舌頭上的味蕾遇到過熱的食物,會受到傷害,使人感覺滋味的能力減弱,味覺神經受到影響,人的味覺越來越遲鈍,從而降低食欲,久而久之,會發生營養不良現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