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結核是一種也會時有發生的疾病,它在得病後,對患兒的影響也需要我們重視,在平時要註意對該病的合理預防,特別是要防止它的傳播。
小兒肺結核傳染嗎
肺結核也分許多類型,其中原發型肺結核很少有傳染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有可能傳染;浸潤型肺結核如果已幹酪性改變或空洞形成,傳染性就比較大;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的傳染性更大;而結核性胸膜炎單獨存在時幾乎不會傳染。
兒童時期的結核主要是原發型和血行播散型,所以傳染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各型肺結核究竟會不會傳染,主要還應該作痰菌檢查。如果在痰液中能找到結核菌的話(通常叫這種結核病人為開放性結核病人),這種人肯定要傳染給周圍的人,尤其是不曾接種過卡介苗的兒童。所以一定要把這種開放性結核病人隔離好,以免將病菌傳染給別人。
小兒肺結核傳染途徑
1、呼吸道傳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吸入帶菌的飛沫或塵埃後可引起感染,產生肺部原發病灶。
2、消化道傳染:多因飲用未消毒的污染牛型結核桿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結核桿菌的其他食物而得病。多產生咽部或腸道原發病灶。
3、其他傳染:經皮膚傳染極少見。先天性結核病傳染途徑為經胎盤或吸入羊水感染,多於出生後不久發生粟粒性結核病。母親產前多患有全身性結核,主要為粟粒性結核病,或生殖器結核。
小兒肺結核危害
人所皆知,肺結核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肺結核患者如不徹底治愈,最後可演變為慢纖洞、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或者結核菌經淋巴與血行播散,引起其他部位繼發結核,如骨結核、腎結核、消化系結核等。最終,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生活能力,給病人及傢屬造成極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嚴重者導致病人死亡。據調查,結核病是我國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之一。
另一方面,現一致認為,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指塗片陽性的肺結核病人。痰塗片陰性、培養陽性的病人傳染性較小。所以大量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在大聲說話、咳嗽、咯痰、打噴嚏時,通過飛沫(直接傳染)或落在地面帶菌排泄物,隨塵埃吸入(間接傳染)傳染給他人。據統計,一個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每年可傳染 20 — 30 個健康人,我國全年將會有 2000 萬— 4000 萬健康人感染結核菌。所以,肺結核是造成社會傳播和流行的傳染源。
小兒肺結核預防
1、加強初級保健:要依靠城鄉基層醫療網的力量,充分發揮各級醫生包括空村醫生的作用。臨床證明,結核的發病與小兒健康狀況和生活環境有密切關系,應註意合理的營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對麻疹、百日咳的預防等措施。
2、發現病例及早防治:早期發現是患兒早期治療的先決條件。定期作體格檢查以早期發現疾病。接觸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小兒,其感染率、發病率與患病率都較一般小鍺顯著為高。
3、進行宣教,重視隔離:進行廣泛衛生宣教工作,使群眾對結核病有正確的認識,作好結核病人傢庭的消毒隔離工作,保護小兒使不受傳染。此外註意其他預防措施,如乳牛的管理、乳品消毒、婚前檢查、孕期檢查、宣傳不隨地吐痰等。
4、卡介苗(BCG)接種:
(1)皮內法: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用 0.1mlBCG(內含菌量 0.05~0.075mg)在左臂三角肌下端外緣皮內註射(切忌皮下註射)。2 個月內的新生兒無結核病接觸史者可免作結素試驗。接種後 6 周內應避免小兒與結核病患者接觸,以防在未產生免疫力前遭受傳染的危險。接種 BCG 後 3~4 周,接種處可發生堅實的紅色丘疹,逐漸形成小膿皰或小潰瘍,逐漸幹枯結痂,至 1~2 月後可愈合。反應較重的丘疹中心可有壞死局部淋巴結可發生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較深潰瘍,愈合較慢。
(2)皮上劃痕法:用每 1ml 內含菌量 50~75mg 的 BCG 一滴滴在左臂三角肌外緣下端,在皮上劃一個各第 1~1.5cm 的 " 井 " 字劃痕,以不出血而呈紅痕為宜,劃後將菌苗在劃痕處輕輕塗勻。待菌苗幹後(10 分鐘左右)再穿衣袖,此法操作簡便,易於普及推廣,局部反應輕,淋巴結反應較少。
(3)口服法:隻限於出生後 2 個月以內的嬰兒。卡氏最初發明 BCG,即采用新生兒口服法,因為新生兒腸粘膜組織尚未完全發育,BCG 容易通過而進入腸系膜淋巴系統而發生免疫力。BCG 口服法現已很少應用。
5、化學預防:即服用異煙肼預防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