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人到底需要經歷怎樣的孤獨,才會為此開發一個小程序。
劉秋陽的回答是,死亡。
1 月 25 日,互聯網創業圈都在瘋傳茅侃侃的自殺。劉秋陽卻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話,「其實死亡隻是一種人生選擇,對旁人是惋惜,對抑鬱癥患者是種解脫。」
事實上,在茅侃侃事件之前,劉秋陽剛剛體檢發現瞭皮膚腫瘤。術前的兩周,主刀醫生告訴他說,這個很有可能是惡性的,要真是的話,也就隻有半年光景瞭。那些尚未突破皮膚表層的病菌,卻事先突破瞭內心的防線。很少人知道,除瞭身體疾病,劉秋陽還有著與茅侃侃一樣的痛苦,抑鬱癥。
而在檢查出皮膚腫瘤的兩個月前,劉秋陽的朋友圈轉發瞭一篇叫做《逝者與未亡人》的文章。這是「商業人物」在 2017 年的一篇舊文,講的是春雨醫生的創始人、CEO 張銳去世,記者跟蹤采訪其妻王小寶的生活。
不知不覺,那個酷愛搖滾與架子鼓,每天生活如晝、互聯網圈樂天派的男人已經離開一年半瞭。而劉秋陽也正好是一個架子鼓的愛好者,對於讓他深陷困擾的抑鬱癥,劉秋陽對知曉程序說道,「它就像一個如牛皮糖般撕扯不掉的魔鬼。它剝奪瞭你的快樂,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都很難讓自己發自內心地開心。」
失眠、記憶力衰退、註意力無法集中。伴隨著在那些激蕩狂躁和不眠不醒的時刻,劉秋陽總會默默地把自己關在瞭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急驟的鼓點像雨點落在滾燙的鼓面上,在那裡,劉秋陽才能勉強獲得些許平靜。
而現在,有關抑鬱癥與架子鼓的平衡,卻被皮膚腫瘤再次打破。劉秋陽說,有那麼幾個時刻,他感受到瞭深深的絕望,一度認為自己已經接近死神的鼻息。而幸好,皮膚腫瘤呈良性,並且在煎熬於腫瘤手術的期間,劉秋陽開發瞭一款小程序「解憂 Tell」。小程序名稱取自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鋪》。
抑鬱癥、孤獨與匿名
杭州,沸騰著創新活力的互聯網城市。
這裡,有太多執著於夜間蟄伏的創業者,劉秋陽依然是其中最為清醒的幾個人之一。
因為抑鬱癥的緣故,越到深夜,劉秋陽反而越發興奮。但現在,他找到瞭與深夜相處的另一種方式。從晚上 9 點到凌晨 2-3 點,劉秋陽會查看從「解憂 Tell」中過濾下來的信件,並開始獨自進行這款小程序的新功能開發。
簡單來說,「解憂 Tell」是一個匿名互助的解疑答惑小程序。在裡面,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所遭遇到的困難、痛苦和疑問以郵件的形式投遞給陌生人,也能從郵件池當中打撈來自異地它方的疑惑投遞。
這款小程序在 1 月 30 日才真正才上線。劉秋陽告訴知曉程序,上線一個月,小程序的累積用戶剛剛突破瞭 2000,但日活躍用戶有 300-400,每天都有超過 100 封的信件出現。
在外界看來,劉秋陽已經是一個相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者瞭。這位來自東北卻久居杭州的大男孩,三年前從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取得碩士碩士學位後回國,與當年的同窗好友,來自谷歌的合夥人一起瞄準瞭彼時最火的 AR 方向。他們的創業項目一路順風順水,目前已經獲得瞭由蔡文勝隆領資本領投,初心資本、華旦天使投資跟投的 Pre-A 輪投資。
劉秋陽所創立的杭州壹晨仟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傢將 AR 與新零售服務結合的公司,專註於提供服裝等領域的 ToB 解決方案。長期的高強度的工作成為瞭後來皮膚腫瘤的重要病因,也加重瞭他的抑鬱癥。劉秋陽坦言,相比較突如其來的體檢報告,抑鬱癥才是他這幾年來罹患的揮之不去的威脅。
目前,抑鬱癥仍然是不容易被理解的疾病。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抑鬱癥的發病率為 3%-5%,不完全統計,國內有超過 9000 萬人口的患者。患者當中,往往職業人群多於非職業人群,尤其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面臨高壓力高競爭環境的白領們。而從職業分佈上看,IT 互聯網和媒體從業者是高發病人群。
心靈最渴求的是歡娛
若無,則是解脫
若無,則是那讓人忘卻痛苦的止痛藥
若無,則是沉睡
若無,如果心靈的審判者
決定如此,是死的權力
這是美國現代詩人狄金森的詩句。深患雙向障礙和重度抑鬱的狄金森,這樣描述瞭她與抑鬱癥簽下一份神秘契約,抑鬱總是與躁狂相伴而行,而這種復雜的病態情緒也是她文學創作的源泉。就像另一位抑鬱癥作傢,菲茨傑拉德在《瞭不起的蓋茨比》中所寫到的,「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才會變得才華橫溢」。
於是,抑鬱癥令人扼腕地開始在互聯網圈留下瞭一份死亡名單,茅侃侃的離世算是徹底暴露瞭那些頗具才華的創業者光鮮之外的背陰面。但相比較直接對話死亡,多數非重度抑鬱癥患者需要的是長期的藥物性治療,需要的是溝通、慰藉以及心理幹預。
劉秋陽是這樣介紹他開發「解憂 Tell」的初衷的,「那些屢屢被抑鬱癥所沖擊,面臨死亡威脅的這批人值得關註。同時,我們也應關註到,普通的大多數人,他們並沒有患抑鬱癥,卻仍然不可避免地遇到心理困擾、生活問題和工作壓力。」
何以解憂?
「因此,這不是一個真正面向抑鬱癥患者的小程序。」談及「解憂 Tell」的定位時,劉秋陽對知曉程序說到,「不過,它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如今,已經可以與孤獨自洽相處的劉秋陽,在小程序的設計開發上,表現出他對這個狀態的人群很深的關切與理解。
比如,在收信機制方面。
用戶可以看到那些 22 點 30 分投遞的信件,在此之後投遞的信件則自動歸入下一天。之所以這樣設計,是考慮到大部分人會在 22 點後的睡前時間進入小程序,查看信件。但劉秋陽又不希望用戶因為太多的信息而沉迷,甚至因此進入興奮狀態而無法入眠,所以,隻給到用戶一個「閱後即走」的體驗,每個人也可以專心致志地讀完收到的每封信函,並認真回復對方。
之於信件格式設計,以及內容預期方面。劉秋陽提到最多的是「儀式感」。
儀式感的方式,可以是在回信時,啟用一個抬頭,比如「展信佳」之類的;在文章的底部也可以有一個精致的收尾;收到第三封時,可以向對方致謝,表達「感謝」的話語。「這樣看起來會比較完整,也體現發信人和收信人的用心之處。」
劉秋陽說,目前來看,大部分的信件在 200-500 字,無論是發問,還是回答問題都能夠詳述清楚,而不是潦草瞭事。在微信小程序這樣輕便、快節奏感的應用場景之中,像「解憂 Tell」這樣采取復古的郵件方式,開展慢條斯理溝通的產品,的確像一個安靜的避風港。
除此之外,劉秋陽還為這樣一款小而美的產品添加瞭個過濾器。除瞭屏蔽掉一些不適宜出現的社會性議論之外,更多是為瞭保護一種平淡沖和的環境。
劉秋陽對知曉程序介紹,他希望每個人的表達都是 Kindly,而不是激進的,或者「好為人師」的類型。因為從一些信件的往來中可以看出,大傢並不是希望從這種交流中得到確切的答案。而是「內心有一個想法之後,能得到同一類人群的肯定,或者說安慰。」
「解憂 Tell」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規則,讓它充滿瞭一種不可捉摸的神秘感。
當一個發信者收到回信,並再次回復的時候,這個信件是不能直接發送到此前與你溝通的人手上的,而是被丟進瞭信件池當中。當然,此前收發郵件的兩位,存在一定機率會再次遇到,卻並非百分百被抽到。所以,「解憂 Tell」不是一個點對點的溝通工具,而是一個人和群體之間的溝通。
為什麼要這樣呢?劉秋陽解釋說,從產品上的考慮,是防止大傢聊瞭一次就互相加微信。「大多數的匿名聊天無法持久,都是因為用戶對建立一種持久的確定關系的渴求。所以,都會經歷從匿名到實名的過程。」點對點、單對單的匿名社交,仍然無法應對這一難題。為此,「解憂 Tell」實則變成瞭集體中心化的狀況。
而從群體心理方面來看,「解憂 Tell」建立的初衷並不是要點對點,而是群體和群體之間的對話。它假設這樣一群面對心理困境的人是有群體共性的,既然如此,哪怕任何一位抽取到你的信件,他都能給你提供滿意的答復。至於是不是與你最初的溝通者,其實已經不重要。
未來之境
目前來看,「解憂 Tell」還是一個帶有很強的個人「創造者」色彩的小程序。
每天晚上,當劉秋陽從他的主業,杭州壹晨仟陽科技有限公司撤退。深夜的時間和精力多被浪費在這個小程序當中。「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在「解憂 Tell」當中,他再次找到瞭一種興奮的價值。
談及「解憂 Tell」的未來,劉秋陽介紹,這個小程序接下來會繼續發展一些助手類的功能。第一是方便大傢可以更好地發一些信件;第二是,收到信件之後,便於回復。
比如,很多時候,用戶會遇到這樣的處境。當看到一封信,你很想回,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因為,你沒有同理心,沒有相同的遭遇。同時,你又非常同情他,非常想幫他,這個時候,可以考慮一些相對簡化的回復方式。劉秋陽說,他正準備上線一個新功能,叫做「抱抱」。雖然不能為對方分擔憂慮,也不妨給他一個愛的抱抱。
「解憂 Tell」小程序使用鏈接
https://minapp.com/miniapp/5892/
至於「解憂 Tell」的運營方式,劉秋陽對知曉程序說,如果這個小程序的 UV 在 100 萬以下,他都會由自己一個人獨自運營,如若成長太大,就不得不把它放在他現有的公司當中去。
劉秋陽說,目前已經出現瞭一些心理關懷相關的 App 和公眾號。專業向的諸如 KnowYourself、壹心理;泛情感類型的則有 ayawawa、咪蒙等。劉秋陽說,「解憂 Tell」所做的是中間那層,既不需要特別多的專業知識;也不是泛泛而論,過度地調動群體情緒。
對於一個抑鬱癥者而言,劉秋陽非常清楚,突破灰暗的方式,不是熱情,而是溫暖。
圖源:來自網絡
雖然至今為止的道路絕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為活著才有機會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瞭種種困難。——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