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不能隻想著怎麼“賣號”

03-12

5G 雖然熱得發燒,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萬物互聯 " 藍圖 " 下描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其實很多人並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

除瞭技術本身的原因外,這裡面還有數不清的利益糾葛,以一張 27 年都不曾變化的 "SIM" 卡為例,就能看出商業模式的變革在通信行業中顯得有多力不從心。

具體來看,從 full size、mini、micro 到 nano,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 SIM 卡的演進越變越小,但無論怎樣變化,它都需要將物理的 SIM 卡插入到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上,並與單一運營商的網絡鎖定,你要更換運營商,就必須到新的運營商那裡獲得物理 SIM 卡,並重新插入。

這種模式到現在依然是運營商難以割舍的主流賺錢模式,想想看,到現在還有多少運營商門店的 KPI 需要和 " 賣卡 " 來深度綁定。但往前看,除瞭手機外,需要聯網的設備將會越來越多。隨著物聯網連接規模越來越大,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手表、眼鏡等都需要聯網,這時候總不能每個設備都到運營商的營業廳申請個 SIM 卡,想要隨時連接 WiFi 也不太現實。

市場需要攪局者,怎麼突破 " 卡槽 " 的限制,真正實現大量物體之間的無縫連接早已成為通信遊戲主宰者桌子上不可避免的話題。

但市場上真正邁出第一步的卻是終端廠商。

在 2011 年的時候,蘋果就申請瞭虛擬 SIM 卡專利,並且在三年後發佈瞭自己的 Apple SIM,嵌入美國和英國發售的 iPad Air 2 和 iPad Mini 3 平板電腦中,允許用戶設備動態選擇運營商網絡。雖然蘋果生意遍佈全球,但當時加入 Apple SIM 的運營商隻有 4 個,美國的 AT&T、Sprint、T-Mobile,以及英國運營商 EE。原因很簡單,一旦 " 無卡化 ",電信運營商將會徹底淪為 " 管道 ",失去對用戶的把控。

隨後,雖說三星在智能手表當中首次采用瞭 eSIM 卡技術,但是當時由於沒有運營商的支持,也就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說起 eSIM 卡技術,其實是目前較為主流的 " 實體卡替代方案 ",通過遠程編程的方式支持不同的運營商,可在不同運營商網絡間切換,而消費者則可以像選擇 WiFi 網絡一樣選擇運營商網絡。這種技術,也被國際移動協會看作是未來移動設備的 " 標配 "。

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既得利益者的 " 飯碗問題 ",運營商的 " 圈地 " 模式被打破後,如何獲得消費者,以及消費者的信賴和黏性成為最為現實的問題,當運營商網絡可以隨意切換的時候也意味著 " 獲客 " 的主動權被拱手讓出,對於本已困難的通信業務來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這也註定瞭即便 " 無卡化 " 是一個共識,但運營商推進 eSIM 也會采取較為謹慎的方式。

以中國為例,在去年的 12 月份,中國聯通開始提供 eSIM 卡服務,但支持的設備隻有華為 Watch 2 Pro 等少數設備,今年 3 月 7 日,聯通才得到在包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在內的 6 座城市啟動 "eSIM 一號雙終端 " 業務的試點批復。這種業務模式指的是手機終端和另一附屬設備可以共享一個電話號碼及套餐資源,兩個設備均可實現獨立的蜂窩移動通信。同時,兩個終端均可撥打電話,有來電時兩個終端也將同時震動。中國聯通表示,蘋果的第三代智能手表產品 Apple Watch Series 3(GPS+ 蜂窩網絡)是首款支持該業務的終端產品。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聯通和蘋果的市場地位決定著他們更願意嘗試新技術,即便如此也隻是在小步前進,嘗試為邊緣業務提供 eSIM 一號雙終端服務。

隨著 5G 的到來,物聯網應用越來越多,可穿戴設備等都需要 eSIM 的支撐,那時候運營商面對的不再是單個消費者,而是垂直領域的機會,也許那時候,想要實現產品的 " 無卡化 ",並不會像現在這麼艱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