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性侵“擦邊球”披上二次元的外衣

03-14

在即將 IPO 的當口,B 站又攤上瞭大事。

昨天,一則 "B 站 UP 主引誘 10 歲女兒網戀 " 的消息瘋傳網絡,一名魔獸老玩傢在 NGA 控訴一位十五歲 B 站用戶 ( ID:科裡斯 ) 引誘其十歲的女兒 " 文愛 ",暗示女孩包養,買白絲襪、離傢出走甚至勸她自殺。

不過," 科裡斯 " 似乎並沒有意識自己的問題,還把該母親的短信對話掛在 B 站上,最可怕的是相當一部分粉絲群體表示支持,並跟風附和指責傢長 " 不知道就不要亂 XX"。不過隨著事件不斷發酵,參與討論以及聲討科裡斯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科裡斯在網絡輿論圍攻下宣佈退出 B 站。

網友對傢長的指責

科裡斯之外,憤怒的網友也把矛頭指向瞭 B 站,作為平臺,B 站沒有盡到監管的義務,也沒能正確地引導社區氛圍。網友們紛紛在官博留言,希望 B 站能盡快出面回應此事。

昨天下午七點,B 站正式發佈公告,稱計劃在團中央權益部的指導下,設立青少年維權站等。不過,現在正處於兩會時期,這樣的公關速度,對於月初才剛宣佈將赴美上市,計劃融資金額 4 億美元的 B 站來說,無疑是堪憂的。

B 站官方回應

科裡斯事件隻是二次元用戶低齡化,以及彈幕文化逐漸失控的集中體現,實際上,這種擦邊球式的 " 調侃 ",已經深入到 B 站的彈幕文化中。在任何一個宅舞,或是跟少女有關的視頻中,你都能看到很多人不厭其煩的在刷 " 舔 ""prpr",樂此不疲。

也許 B 站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認為科裡斯的 " 文愛 " 內容隻是在玩梗,就類似於國內的二次元用戶愈發喜歡使用的 " 德國骨科 "" 三年血賺,五年不虧 " 一樣,並沒有上升到未成年少女網絡性侵害的層面上。

在 " 半天才反應過來 " 的 B 站官方表完態之後,網上關於 B 站息事寧人的態度、二次元文化、未成年保護等相關話題的討論熱度也沒有絲毫減退。

現在,中國市場二次元的進擊更多是針對資本而言的,就 " 二次元 " 這個亞文化本身來說,它已經暴露出瞭越來越多的問題。不誇張的說,如今的 " 二次元 ",已經成為瞭一個貶義詞。

這一切,都和本屬於 " 亞文化 " 的二次元,卻在逐漸泛化的過程有關。

在 B 站取代 A 站,內容上不斷 " 做大 " 的過程中,二次元用戶 ( 包括 " 核心用戶 " 和 " 泛二次元用戶 " ) 數量顯著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二次元核心用戶已從 2014 年 4984 萬人上升至 2017 年的 8000 萬人,泛二次元總用戶從 2013 年的 0.81 億人上升至 2017 年的 3.1 億人。覆蓋 60% 的 90 後及 00 後。

圖片來自艾瑞數據

但與此同時,泛二次元,或者直接說非二次元受眾的用戶也越來越多,他們撐起瞭 B 站龐大的用戶數,也讓二次元逐漸成為瞭主流文化。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這批泛二次元用戶的擴張,以及資本的註入,ACGN 門檻變低瞭,圈子大瞭,二次元文化也 " 變味 " 瞭。

根據 iResearch 的數據,2015 年我國 " 二次元 " 主要集中在 95 後 ( 57.6% ) 的和學生黨,這一代人屬於 " 網生一代 ",也是 B 站口中的 "Z 世代 ",與父母相比,他們在科技的擁抱下長大,有更便捷的渠道去接觸互聯網,解除 ACGN 圈子。不過,也正是由於低齡化,導致他們面對一些低俗內容時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以至於打擦邊球的爛俗梗越來越泛濫。

以下是知乎網友球球子總結的動漫彈幕內容:

而且,除瞭上面低俗的彈幕外,近幾年發生在宅圈的惡劣事件也不少,2016 年 6 月,女 Coser 惠惠自曝被鬥魚渣男騙炮 ;2017 年 6 月,金星助理沈南的一個因為小口誤引起二次元討伐戰等等。

同時,從內容上來看,築夢娘提到,日本動畫漫畫的題材愈發地敏感,本季的 " 龍王的工作 ",再往前 " 蘿球社 " 諸如此類,深夜檔動畫本來就不太適合相對低齡的未成年人觀看。

在作為發源地的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地位是很尷尬的。知乎網友 Eagles 提到," 宅文化在日本的地位非常微妙,稍微懂點的也都知道宅文化 ( 宅文化,不是整個 ACGN ) 是不那麼會在日本同齡人間公開討論的,是要被打上標簽的東西 "。

所以當這種原本就帶著一定標簽的小眾文化,在搭上中國互聯網這輛高鐵後,其弊端被不斷放大,它病態的發展也就可以想象瞭。

當然,這個網絡時代下的兒童色情問題,除瞭有二次元文化這個原因外,和父母的監管、整個網絡環境也不無關系。網絡給瞭他們足夠大的天地,卻沒有給他們足夠堅固的鎧甲。

對此,共青團中央是這樣回答的:" 從互聯網企業來說,不僅要給孩子提供健康的上網環境和網絡產品,還要對兒童在網絡上受到傷害的各種投訴及時地做出反應,保障兒童網絡空間安全,保護兒童合法網絡權益,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而對於已經成為父母或將要成為父母的我們來說,至少應該反思,除瞭素質教育外,給予孩子的性教育是不是一樣平等以及恰當的。

畢竟整個事件中,最受傷的還是孩子。

來源:互聯網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轉載請保留出處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