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對智能手機來說已經成為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用戶對於拍照方面的關註度絲毫不亞於處理器,而傳感器作為影響拍照好壞的根本條件也逐漸的被關註。
昨天 OPPO 發佈瞭 R 系列新品—— R15,暫且不聊為瞭劉海而劉海的屏幕到底有沒有意義;也不聊從高通驍龍 660" 退化 " 到聯發科 Helio P60 意在何為;更不聊多花 300 元 " 換回 " 驍龍 660 和 3D 玻璃值與不值。點述就想和你聊聊這個和索尼聯合定制的 IMX519 到底是個什麼鬼?
索尼 COMS 迎來定制風潮
索尼在手機拍照市場幾乎是一枝獨秀般的存在,即是競爭對手還有 ov 以及存在感逐漸增強的三星,但從出貨量以及消費者的認知角度來看,索尼擁有者無法比擬的優勢。
索尼自己也作為手機廠商中的一員自然是有先天優勢的,幾乎每一代索尼 Xperia 系列的旗艦都有獨占的 IMX 系列傳感器,即使型號相同具體的規格上也有所差異。不過從 2016 年開始,索尼逐漸變得更加 " 開放 ",從原來的 " 給你啥就用啥!" 變成瞭 " 你想用啥?",當然開放也不是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畢竟商業市場是需要均衡的,但總歸廠商們能更貼近自身的需求。
定制版本 IMX 系列傳感器並不算是太多,華為 P9 上的 IMX286、三星 S7 上的 IMX260 還有 OPPO R9s 上的 IMX398,當然也有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角—— IMX519。
不過從索尼選擇的廠商就能看出來,華為、三星、OPPO 無疑都是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上排名超越 "Others" 的品牌,手機廠商拿到個首發、定制,索尼則是賺得盆滿缽滿,雙方互惠互利。
IMX 系列傳感器並不是數字越大越給力
我相信很多用戶看到 IMX 後面三位數現在都是一臉懵逼,在初期其實無非也就事 IMX134/135,到瞭 1300 萬大傢都非常熟悉的 IMX214。但慢慢的索尼在命名方式上的不走心,讓人們對於傳感器在定位高低上越來越難以判斷,不過似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已,如此深層次的區別似乎也並不是他們需要做的。
所以說單純通過數字的大小無法判斷 IMX 系列的產品定位,IMX519 自然也不是目前所說的頂級版本,比如說 IMX498 其實就是 IMX398 的公開版,他們的參數規格是完全的相同的,隻不過後者的是索尼聯合 OPPO 定制首發的傳感器。
IMX519" 師承 "IMX240?
我們不妨先來看 IMX398,1600 萬像素,COMS 尺寸 1/2,8 英寸對應的單個像素尺寸為 1.12 微米,這些關鍵參數其實都和 IMX298 完全相同,但是 IMX398 將雙核對焦應用在實際產品中。
所以說 IMX398 可以看做是 IMX298 的對焦增強版,它在目前 IMX 系列陣營當中算是中等水平,在硬件硬件規格上與 IMX386、IMX362 還有 IMX378 和自傢的 IMX400 有著明顯的差距。
實際上,現在索尼的 IMX 系列傳感器有點類似於模塊化平臺,因為受限於手機體積,傳感器的尺寸幾乎就這麼幾種,那麼像素數也因為結構、技術等其他原因有所不同,將不同功能結合到一起就能定制出一個全新的傳感器型號。
所以說 IMX519 自然也就是尋找他的對應 " 前輩 " 就好瞭,在索尼半導體的官網上我們並沒有看到 IMX519 的身影,也沒有看到除瞭 IMX298 以外其他的 1600 萬像素的身影。但其實有一顆 1600 萬像素的傳感器相信網友們印象比較深刻—— IMX240,就是那塊用在三星 S6 上的傳感器。
我們先來看看參數吧,1600 萬像素、傳感器尺寸 1/2.6 英寸、單個像素面積 1.22 微米(大部分網上資料都顯示該傳感器單個像素面積為 1.12 微米,但其實索尼半導體官網上的 IMX298,也就是 1600 萬像素、1/2.6 英寸傳感器的單個像素面積為 1.12),這時候一切差不多就對上瞭。
IMX240 是三星與索尼聯合定制的一個傳感器,所以我們在官網也沒有查詢到,但我們都知道在三星的調教下擁有者非常不錯的實際表現。而此次的 IMX519 的 " 底子 " 和 IMX240 相同,而 60FPS 的采樣率應該是加入瞭 DRAM 模塊,硬件 HDR 和 EIS 肯定也是沒有缺席。
其他部分,比如像是是否加入瞭 DTI 像素隔離技術等目前是沒有相關的資料,但我相信依然會有很多網友表示沒有 OIS 不幸福,實際上因為有瞭全尺寸 60FPS 的采樣率,所以在抓拍時受抖動的影響會相對小一些。另外就是在視頻創作上,OPPO R15 能夠保證高幀率下的拍照更高分辨率的視頻,這算是 IMX519 的優勢所在。
實際上,IMX519 單純從硬件規格上來說算是中規中矩,但算是求穩派,沒有一味地追求單個像素面積,但也保證瞭始終的像素數。但加入 DRAM 確實對產品提升的幫助很大,起碼在抓拍、連拍以及視頻方面會有質的提升。
至於最終的成像表現,還是要看 OPPO 方面的調校水準瞭,講道理 OPPO 影像部門在這方面的積累是 ok 的,再加上早就與索尼有過深度合作。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搭載 Helio P60 處理器的手機的成像水準,實際上聯發科處理器的 ISP 一直表現不是很穩定,調教起來可能會有些難度。
在官方文案中重點宣傳的 AI 拍照的 " 打光 " 功能實際上是通過雙攝以及 ISP 算法實現的,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效果也需要驗證,所以說最終水準還是等拿到機器用樣張來說話吧!
題外話: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查詢瞭一些索尼 IMX 系列的資料,因為很多定制款的傳感器在索尼半導體上都沒有顯示,就在搜索引擎上查找瞭一下。但關於 IMX240 的描寫基本都是 1600 萬像素,1/2.6 英寸,單個像素面積 1.12 微米。
這一度令我非常困惑,畢竟在官方資料中 IMX298 的規格是 1600 萬像素,1/2.8 英寸,單個像素面積 1.12 微米。於是就去外媒找瞭一些資料之後發現外媒對於 IMX240 的描述是 1.22 微米,這也正好能對應上 IMX519 的規格。
說實話 " 拿來主義 " 在國內媒體還是相當盛行的,東拼西湊一篇像模像樣的文章就出來瞭,但是最終參數正式正確,表述是否欠妥根本沒人理會,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