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北京,兩會。
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 任何時候政策允許百度回來的話,我們肯定是希望能夠盡早的回來在國內的股市來上 。 "
網易 CEO 丁磊:" 我們當然會考慮(回 A 股上市)。"
搜狗總裁王小川:" 搜狗看好這個事情,也有意願回歸 A 股,會跟著政策走。"
這些曾經 " 離傢出走 " 的孩子,為何又要紛紛回到 A 股這個傢?
曾經,A 股根本 " 看不上 "BAT
由於 A 股對於上市公司有非常嚴苛的條件,所以,中國概念股上市一般首選地是美股(紐交所或是納斯達克),或者港股。
首先,A 股要求上市公司要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即便是創業板上市,也要求企業有連續兩年 1000 萬元以上的盈利。這個標準就是對現在京東這樣的公司來講,都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根據京東財報顯示,京東自 2009 年至 2017 年都處在虧損當中,2009 年虧損 1 億元、2010 年虧損 4.2 億元、2011 年虧損 14 億元、2012 年虧損 19.5 億元、2013 年虧損 5.8 億元、2014 年虧損 58 億元、2015 年虧損 64.6 億元、2016 年虧損 12.5 億元、2017 年虧損 8.35 億元。
京東盈利狀況(圖片來自虎嗅)
京東雖然在季度上有實現盈利,但是全年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即便是京東能在 A 股或者創業板上市,最終也會因高額虧損被退市。反觀美股市場就沒有盈利性這個硬指標。
其次,美股市場對於股權結構要求相對寬泛。可以允許像阿裡巴巴、百度這樣實行雙股權結構的公司存在,對於公司股東構成也沒有硬性要求。但是,國內 A 股不允許有雙股權,股東也必須以境內形式出現。
阿裡巴巴為例,截至 2017 年 6 月 9 日,馬雲持有 178,272,449 股,持股比例為 7%,是阿裡巴巴第三大股東。而阿裡的第一大股東為軟銀,持股比例為 29.2%;第二大股東雅虎持股比例為 15%。按照 A 股要求,國內上市公司是不允許有境外股票持有人,這裡日本軟銀和美國雅虎,就是阿裡 A 股上市障礙。
阿裡巴巴上市時股權架構圖(圖片來自 baidu)
最後,美股註冊制上要比 A 股快、美股市盈率早期一度比 A 股高、企業國際化發展等考慮,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才沒有在 A 股上市。
BAT 想靠 A 股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成果
BAT 等在兩會期間議論回歸 A 股市場,其實並不是偶然,一方面國內 A 股正在改革,另一個方面 BAT 等新經濟企業想通過 A 股可以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薑洋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將繼續深化 IPO(新股首發)市場化改革。證監會支持國傢戰略,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 " 四新 " 產業,重點支持創新型、引領型、示范型企業。
A 股改革政策正在推進,2 月 28 日 360 成功回歸 A 股,為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開瞭一個好頭。上市後,360 市值較之前在美股退市時增長超過四倍之多,市值超 3000 億人民幣,成功躋身 A 股 Top20。
富士康將登陸 A 股的消息也反映瞭 A 股深化改革的決心,根據彭拜新聞的報道,證監會在 3 月 4 日發佈公告顯示,3 月 8 日對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會進行審核。也就說富士康 2 月 1 日才公佈招股書申報稿,3 月 8 日就將上會,可謂神速。
根據官方發佈的數據,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A 股市場市值突破 55 萬億元的整數位,達到 56.62 萬億元,創造中國資本市場有史以來的最高年度紀錄,較 2016 年的 50.6 萬億元增長瞭 6 萬億元,增幅為 11.85%。這表明 A 股已經有足夠的體量來承接向 BAT 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不過 A 股如此體量下,權重股構成卻不理想。A 股市場 Top20 中,銀行金融是主角,其他則是集中在能源、地產、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當 360 回歸 A 股後,目前 Top20 中才勉強看到瞭一個互聯網技術公司。因此 A 股急需要 BAT 這樣的中概股回歸,改變現狀。
現在,"CDR" 將為 BAT 等 VIE 架構公司回歸 A 股提供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CDR 即中國存托憑證,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外資股票托管在當地托管銀行,由中國存托銀行發行預托證券在內地證券市場上市交易。據財新網報道,第一批入圍 CDR 名單已出爐,共有 8 傢企業,除瞭 BATJ 這四傢,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
BAT 等公司嚴格上講都是外資企業,但是他的運營主體以及業務營收卻都是在國內。這就導致瞭一個現象,BAT 能享受國內互聯網所帶來的紅利,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轉型, 卻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當前中國已經提出瞭 " 中國制造 2025 計劃 ",其中新型計算、高速互聯、先進存儲、機器人、無人駕駛技術,以及 AI 領域都是重點關註地方,不過這些領域目前暫未見到 BAT 等身影。並不是他們技術不夠,而是受制於 " 外資身份 "。
比如,百度針對無人駕駛技術推出瞭 " 阿波羅計劃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因為無人駕駛技術將是未來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這種關系到民生和安全的領域,自然不會向外資企業開放,至少不會讓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3 月 1 日,上海市發佈首輪無人駕駛車輛上路許可,獲得牌照的汽車制造商是上海汽車集團和蔚來汽車。由此可見,想要參與到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一個本土企業的身份顯然會更有競爭優勢,機會也更多。
此外,BAT 等選擇回歸 A 股是因為當前美股市場的融資能力正在下降,處在上升階段的 A 股市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A 股市場市值突破 55 萬億元的整數位,達到 56.62 萬億元,較 2016 年的增幅為 11.85%;較 2015 年增幅為 7%;較十年前的 2008 年增長瞭 381%。
BAT 等中概股回歸 A 股仍舊面臨挑戰,根據 Wind 數據顯示,去年共有 434 傢公司在 A 股上市,IPO 合計募資 2283 億元(約合 363 億美元),而阿裡巴巴早在 2014 年 IPO 融資規模就達到破世界紀錄的 243 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再有一個像阿裡這樣的巨頭上市,一下子就會吸幹 A 股上流動性資金,導致其他企業融到不錢的情況出現。可見,A 股所提供的融資能力還相當有限。
未來如果條件成熟,BAT 還有 TMD 等公司回歸可能都會選擇 A 股上市,這將是一場機構和投資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