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世界級城市都需要摩天輪?

07-11

" 摩天輪正如那些大劇院、美術館和廣場上浮誇的城市雕塑一樣興起,它是任何有野心的城市所必備的東西。"

文 / 曹園

新年前夜的泰晤士河畔,相聚在此的人們迎接著大本鐘新年鐘聲的敲響。隨後,簇擁的人群把目光轉移到大本鐘對岸的 " 倫敦眼 ",在這座與千禧年同生的摩天輪上,將如期上演一場舉世矚目的跨年煙花秀。

作為城市地標," 倫敦眼 " 是成功的。這座本是 7500 萬英鎊打造的臨時性建築,看來似乎會永久保留。觀光客絡繹不絕,每天,超過 1.5 萬名遊客支付 26 英鎊 / 人的費用登上摩天輪,在 135 米高的頂空一睹倫敦風采。

《衛報》編輯斯圖亞特 · 傑弗裡斯(Stuart Jeffries)曾說:" ‘倫敦眼’給英國首都重新下瞭定義,它不再僅僅是世界金融中心,或者現代議會制的發源地,它也是一個後工業化的遊樂場—某種程度上,倫敦確實是這樣的。"

摩天輪是世界級城市的必需品

企圖復制 " 倫敦眼 " 的商業雪球越滾越大。每年,摩天輪的數量和高度幾乎都在被刷新。從超級都市巴黎、東京、華盛頓和香港,到地方性城市伯明翰、默特爾比奇和南昌,不論城市體量,摩天輪的建造在各地你追我趕。

即便是目前最高的莫斯科麻雀山摩天輪也提心吊膽,擔心會在一夜之間被取代。這股 " 摩天輪熱 " 從未降溫,更多 " 好面子 " 的城市要麼已經動工,要麼將籌建一個大輪子納入地區重點規劃之中。

2016 年,波士頓公共電視臺(WGBH)探討瞭怎樣更好地利用波士頓市政廳廣場。北特拉華公司(Delaware North)贏得瞭投標,將重新規劃波士頓市中心的這一大塊平地。他們收到瞭很多想法,有人提議建造啤酒花園與餐廳,也有人支持建造夏日城市海灘和冬日溜冰場。最終脫穎而出的想法是在廣場上建造一座摩天輪。

這看起來是個異想天開的主意,但實際上,摩天輪已經成為任何世界級城市的必需品。可波士頓公共電視臺 " 好奇書桌 "(Curiosity Desk)欄目負責人埃德加 · 霍維克(Edgar Herwick Ⅲ)的疑問是,波士頓需要一座摩天輪來躋身世界級城市的行列嗎?

" 在席卷世界的摩天輪大復興的路上,波士頓排在瞭最尾處。" 霍維克說," 摩天輪的誕生地芝加哥和日本大阪這樣的城市已於上世紀就擁有瞭自己的輪子。"

芝加哥和摩天輪的緣分可能更早。1893 年,全球第一座摩天輪在芝加哥哥倫佈世界博覽會中出現,它的建造是為瞭與巴黎在 1889 年落成的埃菲爾鐵塔一較高下。這屆世博會上,160 萬名參觀者被摩天輪送上瞭 80 米的高空,這個巨型轉輪讓當時的人們徹底開眼。

盡管摩天輪曾與旋轉木馬和過山車並稱為 " 遊樂場三寶 ",現代摩天輪設計師羅納德 · 比辛克(Ronald Bussink)認為,摩天輪不僅僅是遊樂場的一部分,還可以成為具有獨立吸引力的地標建築。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摩天輪也並非修建在遊樂場裡,而是在城市中央。新加坡和墨爾本的摩天輪與你童年記憶裡露天嘉年華中那些搖搖晃晃的轉輪完全不同。

獲得城市的青睞是摩天輪的宿命,成為地標建築也是摩天輪的使命。開發商看中的是經濟上的性價比:相比於其他地標建築,摩天輪的修建成本低、工期耗時短、占地面積小、獲利時間早。

《大西洋月刊》旗下 CityLab 網站寫道:" 花費 1500 萬美元到 2000 萬美元就能修建一座摩天輪,而一棟標志性的摩天大樓或者一處嶄新的藝術中心則要砸下上億美元。"

此外,摩天輪還能依靠人流量帶來門票收入,開發者可 " 坐享其成 " 而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做細致和復雜的後期運營。

2014 年,華盛頓景區國傢港口附近的 " 首都之輪 "(Capital Wheel)誕生。這座摩天輪總投資 1500 萬美元,55 米高,視野可達港口全景、亞歷山大舊城、華盛頓紀念碑、國傢大教堂以及杜勒斯國際機場。

人們對 " 首都之輪 " 的熱情超出瞭預期,首周迎客量就達到瞭 2.5 萬人次的好成績,開發商盤算著兩年內收回成本。摩天輪給城市帶來瞭什麼?旅遊業推動瞭當地就業,源源不斷的遊客意味著促進城市經濟的繁榮—這是摩天輪經濟的致命吸引力之一。

也有觀望者對摩天輪既好奇又畏懼,國傢港口市場副總裁佈魯斯 · 古登伯格(Bruce Gudenberg)認為,人們害怕登上摩天輪,是因為他們以為摩天輪的體驗和過山車一樣。" 實際上並不是,它就像乘坐有空調或暖氣的玻璃電梯,是種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試的事情。"

摩天輪能夠彌補城市的短板

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聖母院,巴黎的地標競爭太過於激烈。盡管如此,協和廣場上依舊出現一座摩天輪。巴黎一位市政發言人對此並不看好,他說:" 摩天輪是無趣的,因為我們城市有如此多偉大的東西值得誇耀。"

顯然,摩天輪的可復制性和繁殖能力比埃菲爾鐵塔強多瞭。日本對摩天輪的建造最為熱衷,全國大大小小的摩天輪有 130 多座。東京的 " 鉆石與花 "、大阪的 Hep Five、橫濱的 " 宇宙時鐘 "、福岡的 " 天空之夢 " 與 " 天空之輪 ",其密集程度也不難印證日本的摩天輪情結。

所以,英國皇傢建築師協會前主席喬治 · 弗格森(George Ferguson)的抱怨聽起來也不無道理。" 城市復制起來顯得很幼稚," 他說," 造摩天輪就像小男孩之間玩的遊戲一樣。"

就連信貸危機都沒能抑制這種娛樂需求嗎?World Tourist Attractions 公司商務經理傑伊 · 彭德(Jay Pender)認為一點影響都沒有:" 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傢對摩天輪的需求這麼強烈,但事實就是如此。成功又不斷孕育瞭成功,預算和天空才是真正的極限。"

和摩天大樓一樣,摩天輪也正成為城市的固定元素。如今看來,一座城市想要展示其活力並確保其國際地位,都應該擁有一座設計漂亮且永久落地的摩天輪和一座大型購物商場。就像圖亞特 · 傑弗裡斯的觀點:" 摩天輪正如那些大劇院、美術館和廣場上浮誇的城市雕塑一樣興起,它是任何有野心的城市所必備的東西。"

摩天輪會不會讓城市失掉獨特性?這同樣可以拷問眾多的科技館和購物商場。各地摩天輪造型大同小異,但在艙裡可俯瞰城市,或者尋求情感上的慰藉,甚至求婚,每個人都有一段私人體驗。福岡摩天輪 " 天空之夢 " 就宣稱,能給情侶們提供最大限度的接吻時間。

當然,如果旋轉的時間太久,人們也會厭倦。摩天輪轉一圈多久為宜?斯圖亞特 · 傑弗裡斯給出的答案是 30 分鐘—半小時足夠讓你飽覽一切美景。" 如果乘坐時間超過 45 分鐘,人們會開始覺得難受。"

摩天輪的受寵可以牽扯到人類對圓潤造型的迷戀,但主要原因還是歸結於高空的獨特視角。隨著位置的變化,城市建築物的不同模樣一覽無遺。人們不會輕易錯過這種絕佳機會。

摩天輪旋轉方式單一,但登高望遠,入眼內容卻大有不同。" 天津之眼 " 收納瞭方圓 40 公裡的景致(需考慮空氣質量);荷蘭海牙摩天輪能展示大海廣袤;新加坡摩天輪的最遠視野可達馬來西亞和印尼部分地區。現代、閃亮的摩天輪能夠彌補一座城市歷史遺跡和建築的短板。

它還有增強城市軟實力的潛在好處,並試圖改善優化所在城市的氣質。巴格達宣佈瞭修建摩天輪的計劃來重塑城市形象,讓伊拉克首都看上去是座休閑友好的城市。

經濟不景氣時期,摩天輪可能淪為 " 大白象工程 "

摩天輪的復興熱潮不是沒有問題。有些面臨瞭蕭條的尷尬,接受私人酒吧甚至婚禮預訂的拉斯維加斯摩天輪,開業第一年的客流量就遠低於預期;有些則不走運地出現瞭機械故障,2015 年,奧蘭多摩天輪的突然停轉致 66 人被困在高空 3 小時。2016 年,揚州摩天輪也發生瞭類似狀況。

柏林的摩天輪更顯尷尬,它遭到瞭當地動物權利保護者的抗議。由於選址位於動物園附近,人們擔心一旦摩天輪投入運營,刺眼的燈光和旋轉的噪音將會對動物產生消極影響。

設計和融資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擬定於 2015 年開建、190 米高、2.5 億美元標價的紐約摩天輪,花費已經猛漲到瞭 5 億美元,工期也一再拖延。紐約摩天輪首席營銷官特拉維斯 · 諾伊斯(Travis Noyes)表示:" 當你在城市的一塊土地上建造東西時,需要經過重重審查。我們要通過 ULURP(紐約城市土地利用審批程序)的審批,以及社會團體和地方議會的認可,最後到達市長辦公室。"

這種情況可以預見,畢竟這裡是 " 大蘋果 ",紐約的目標是建造人類史上最大的摩天輪,每個觀光艙將有紐約一套小公寓那麼大,且光在 LED 燈上就砸瞭 700 萬美元,試圖打造成紐約的夜景焦點。

" 我們非常期待它能成為紐約以及全世界的一個標志。" 盡管面臨著各種麻煩,諾伊斯仍自信認為,這座摩天輪將在 2017 年秋天開放,同時堅信這是筆值得的投資。

而其他城市不見得有紐約人的雄心,經濟不景氣時期,摩天輪很可能淪為 " 大白象工程 "(需高額費用維持但難有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

摩天輪的修建常因阻力而爛尾。原本要成為 " 輪中之冠 " 的北京朝天輪因投資者違反貸款協議被接管而擱置。上海也曾計劃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輪,投資 20 億元人民幣在虹口區北外灘匯山碼頭造一個 " 上海之星 ",為 2010 年上海世博會獻禮。

2005 年,這座摩天輪的建造地塊被浙江民營企業以 14.6 億元的高價獲得,折算下來每平方米 34554 元的樓板價,創下瞭當時上海土地出讓的樓板價之最。但 " 上海之星 " 最終告吹,摩天輪地塊被重新規劃為商辦用地。

事實上,黃浦江兩岸已有眾多摩天大樓讓人們登高觀賞城市美景。反觀倫敦卻有點特別,這裡少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太多能居高臨下的地方。所以 " 倫敦眼 " 才提供瞭一個獨特視角,帶給城市一點新鮮。如此看來," 倫敦眼 " 的成功在其他大都市也許很難復制。

那麼,對於摩天輪的未來,我們期盼的是用技術突破直徑極限,讓後代坐在摩天輪裡摘星嗎?不盡然。喬治 · 弗格森希望的是,在某人的制圖板上,有新東西想象出來取代摩天輪。" 畢竟,我們已經擁有足夠多的大輪子瞭。"

本文經新周刊公眾號授權發佈

新周刊丨 new-weekly

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