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精英萬字痛訴父母:到底是“孩子有病”還是“父母有罪”

01-31

在傢上世界名校通識課

點擊標題下方 "少年" 關註

文 |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

這兩天,學院君讀到一封萬字長信,心裡很不是滋味。

信的原標題是《一個普通北大人的命運與冒險——怎樣避免傢庭和學校對人造成的長期傷害重演?》,寫信的人,名叫王猛(化名),履歷很亮眼: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還是美國 TOP50 大學研究生。父母受過高等教育,在機關單位上班,收入穩定,生活無憂……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已經連續 12 年拒絕回傢過年,6 年拉黑父母的所有聯系方式。他稱自己為 " 情感的孤兒 ",在給父母的決裂信中,他寫下這樣一段話:

" 人皆有好惡的對象。記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個傷痕累累的靈魂在恨著他的教育者們。"

本該溫馨和諧的一傢人,怎麼就成瞭劍拔弩張的仇敵?一個傢境殷實的傢庭裡,怎麼似乎每個成員的內心世界都缺少愛?讀完這封長信,我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痛訴,是一個傢庭對愛的追尋,更是為人父母都應該反思的傢庭教育的根本。

  

一廂情願的付出和照顧

在孩子眼中是赤裸裸的控制

 

" 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范!" 這是王猛對父母的評價。信中,他羅列瞭非常多細節:

他曾去離傢四五公裡的地方上奧數班,學得開心進步也快,母親卻很不樂意他往外跑。在一次考試中,他被別人破壞瞭文件夾,回傢後,母親揶揄道:" 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瞭吧。"

初中和高中時,父母直接讓他上瞭單位自辦但學生普遍成績差、愛搗亂的子女學校——之後也再沒有允許他去單位外面上課外班,更不允許他與轉過校的舊同學來往;

考上北大後,父母在要求他跟北京的大姨打電話——請她之後多多照顧,後來這位愛擺架子、玩弄權術大姨不斷給他打電話,甚至悄悄聯系他同學瞭解他的情況。

……

最後,他得出結論:" 我面臨一道二選一的題:認為我過去經歷的那些事情叫愛,或者承認自己缺少愛。我選瞭後者,因為前者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該是何其絕望的心情,才讓一個孩子願意承認 " 我的父母不愛我 "?

有人說,他這樣想未免忘恩負義,父母這樣做 " 都是為瞭你好 "。是的,我們並不否定其父母的 " 付出 "。

讓兒子遠離奧數班,隻是不想兒子要面對外面世界的真實險惡;

讓兒子留在子弟學校,隻是希望方便照看、擔心他離傢太遠不適應;

讓親戚多給兒子打電話、找 " 間諜 ",也隻是想實時瞭解兒子的狀況……

但這種 " 付出 ",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當母親禁止他上奧數班,孩子想要的隻是學自己喜歡的東西;

當父母強制孩子上子弟學校時,孩子想要的隻是考一所條件更好的中學,遠離校園霸凌;

當父母拜托親戚照顧孩子時,孩子想要的隻是一個自由的空間……

一般來說,人們依然會相信,這對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隻是不知道如何愛。心理學上有 " 控制型人格 " 的說法,傢庭教育中,也常常會出現 " 控制型傢長 " ——王猛的父母便是如此,他們把愛等同瞭控制和保護,唯獨不包括傾聽乃至尊重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從來不被允許有表達自己的自由,又如何對傢庭產生足夠的信任感與親近感?最終,他們要麼像王猛這樣——在沉默中爆發,然後離開,要麼憋在心裡,一輩子都走不出來。

父母的一言一行

都會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有人說,為人父母最難的一課,就是控制自己的控制欲,我深以為然。太多人認為 " 孩子生來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而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由此,孩子最安全的成長之路,便是循著父母走過的或者向往的人生足跡,穩步向前。

他們喜歡說 "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你不行?" 就像王猛的父母,當孩子抱怨學校不喜歡自己時,反駁道:" 人傢的孩子一句一句先生的叫,你怎麼對校方這麼大意見?"

他們喜歡說 " 別人都不可以,你憑什麼行?" 就像王猛的父母,當孩子控訴愛搗蛋的同桌影響自己學習時,又反駁道:" 同桌有什麼影響?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就憑成績好?"

所以跳出來看,王猛的父母好像是非常矛盾的:在傢裡時,他們總是一副 " 你必須聽我說 " 的姿態,大到擇校交友,小到穿衣生活,事無巨細給孩子料理好,但一旦孩子離開瞭自己的視線,他們又開始逃避式地找一個 " 厲害角色 ",代理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比如找大姨隔三差五給孩子打電話,要求孩子出國時跟熟人子女打好關系,哪怕孩子反復 " 求助 ",反映這些親朋好友都有人品問題,也不理會," 安慰 " 孩子," 就算是別人錯瞭,你從自己這裡改不就行瞭嗎…… "

但仔細一想,這種極端的控制和極端的不作為,背後的心理機制,其實一樣的。都離不開這兩點:

其一,對孩子的不信任。

其二,對自己的不信任。

這雙重的不信任,將直接造成兩個結果:其一,孩子極度的不自信,其二,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最終形成性格上的——自卑、孤獨和迷茫。

上北大之後,王猛不合群,動手能力依然很差,四年來一直和自己的心理抗爭——最終的結果是,無法融入這個專業,而且不是能力不夠,僅僅是 " 覺得自己不行 ";

去年,父親主動發郵件給孩子,還說 " 你喜歡什麼就聊什麼 ",但王猛非常冷漠,說 " 不相信父母會突然改變 ";

大學畢業後,他去瞭相關專業的機構做研究,碰瞭不少釘子——這與他的心態有非常大的關系:其一,抱著賭徒的心態試一試適合什麼;其二,句的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年多之後,才決定要換專業、出國留學。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人說,過去的都過去瞭,哪怕父母做得再不對,一笑泯恩仇,日子還得往前看……是的,親情或許可以逐漸修復,但這種性格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卻將伴隨孩子一生。

教育不隻是把孩子 " 拴在身邊 "

這幾天,有媒體陸續采訪瞭王猛的父母,盼望打開這對父母的心,助力這個傢庭重歸於好,但王猛媽媽說的一句話,卻讓人心又咯噔瞭一下:

" 要說掌控,他 17 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 34 歲瞭,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照這樣說,反而是掌控不夠。"

這種說法,至少印證瞭兩點,在這個媽媽看來——第一,教育得拴在身邊才能施加,換言之,隻要孩子一直乖乖呆在自己身邊,什麼事都能迎刃而解;第二,童年時的經歷,對孩子人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還是那句話,即使不反駁這對父母的兒子的愛,但不得不重申,童年才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特聘督導——陳默老師曾總結每個年齡段父母的教育重點,不得不說,王猛的父母都踩在瞭對立面上:

3 到 6 歲,誠心誠意陪伴孩子。這個時候爸爸很關鍵,他可以做孩子的玩伴,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王猛的不會剝雞蛋這件事,一直被同學、二姨取笑,但父親聽到後,除瞭訓斥就沒別的引導瞭。

6 到 12 歲,真真切切喜歡孩子。孩子可能會在學校裡受到一些負面的打擊,或者覺得不如別人,父母一定要做孩子最好的後盾,即使是孩子犯錯瞭,也要站在他的情緒裡理解他。

一二年級時,班裡搞文藝演出要求所有人穿上短褲,唯有王猛的母親堅持不許。等到孩子被班主任訓斥,母親既沒有關心他,或者主動出頭、跟老師解釋說明。

12 歲以後,實實在在相信孩子。如果你不相信他,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唯有一次次的相信,才會得到一個懂得自控的孩子。就像王猛考上北大後,整一個暑假,父母都不斷在他耳邊重復:" 北大都是人精,你不行的 " ……

幸福的傢庭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猶太有句俗話說,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所謂 " 大腦 ",能給孩子堅定的方向感和執行力,所謂 " 靈魂 ",能給孩子富足的安全感和正能量。但不管是大腦,還是靈魂,都有一個前提需要承認:孩子是獨立於我們自己的一個完整的人,他們隻是借我們而來。

那封萬字長信的最後一段,也是學院君寫就本文的最大心願:

" 我們和我們的子女大部分是普通人,然而,再普通的生命,也應當身為人而得到尊重,也有資格追求安寧或精彩的生活。"

這句忠告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教育的本質不是捏泥巴,更不是讓孩子成為另一個我們。教育的最高境界,從來都不是培養出瞭一個學歷多麼高、職業多麼好的 " 成功人士 ",而是用愛與希望,讓孩子勇敢地長成自己的樣子,擁有追逐並創造幸福的能力。

福利領取: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領取知識福利《敢讓孩子做自己》音頻節目(僅需支付象征性的 1 分錢),這是一份給中國新知父母的傢教寶典,分 6 部分,共 36 集;每集 6 到 10 分鐘,皆為一個完整的國際化傢庭教育案例,幹貨滿滿,娓娓道來。

少年商學院微信相關文章

《請停止羞辱孩子》

《好父母無須 24 小時待命》

《這才是親子關系的最高境界》

《很多父母就是輸在三觀太正》

《聰明孩子用縫隙時間彎道超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