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5 日開幕的成都車展上,北京現代將有一款小型 SUV、一款全新中高級轎車隆重上市,並有一款全新小型車同期開啟預售。
北京現代的一舉一動將影響整個韓系車在華走勢。
成都車展並非 A 級車展,一個車企能展示一臺改款車就算不錯瞭,北京現代卻擺出瞭如此之大的陣仗,就是希望能提振低迷已久的士氣。作為韓系車的支柱企業,北京現代的一舉一動將影響整個韓系車在華走勢。
現代 - 起亞高層被 GS4、博越所震撼
說到韓系車,其實主要就是兩個合資公司——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兩者已經很清楚的知道目前韓系車所面臨的困境:在中國品牌和日系車上下夾擊下,市場份額大幅下滑,舉步維艱," 薩德 " 導彈問題隻是個導火索。
兩大韓系合資公司的母公司現代 - 起亞可不是這樣認為,他們的印象還是這樣的:韓系車的產品力還遠遠領先於中國品牌,主要是在市場運作層面出瞭點問題。
對於少來中國市場的管理層來說,這也容易理解,先進一方通常會瞧不起落後的一方,這些偏見在日系和法系等合資公司也大量存在。
現代 - 起亞高層看見 GS4、博越後非常震驚。
為瞭扭轉這一認知,DearAuto 獲悉,韓系合資公司此前曾運瞭兩臺中國品牌的 SUV — GS4 和博越前往韓國,現代 - 起亞高層看到這兩車後就傻瞭,沒想到中國能造出這樣顏值的車型;當得知價格後(10 萬起),他們簡直要瘋瞭,中國車企可以把成本控制到這樣的程度。要知道,成本控制也是韓系車的一貫優勢之一。
事實上,不僅僅是現代 - 起亞感受到瞭中國品牌的壓力,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大眾也不例外。德國大眾曾派人來中國拆哈弗 H6,給瞭個 80 的高分,得出的結論是,大眾體系無法用這樣的成本造這樣的車。
韓系車市場份額大降 被中國品牌 SUV 搶瞭不少份額
韓系車的困境雖然在 2 年前初露端倪,但真正惡化是在今年 3 月 " 薩德 " 導彈事件發酵之後。
統計數據顯示,2017 年上半年,現代 - 起亞汽車在中國總銷量為 43 萬輛,同比銳減 46.7%。其中,北京現代累計銷量下降幅度達 42.4%,曾經位居前四的它已經跌出瞭前十,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同比下滑 55%。
韓系車今年上半年在華份額幾乎腰斬。
韓系車成為今年來表現最差的車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系車在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 7.3% 下降至 3.8%,幾乎腰斬。
回顧以前,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崛起,得益於兩個時機,其一是 2010 年開始的,中國國內對日系車的消費抵觸結束瞭日系車在中國超過 10 年的好時光,出現大片空白市場。其二是 2012 年開始的,韓系車設計風格改變,流體雕塑式外形設計成為韓系車的代表符號。
現在這兩個條件都消失瞭:這一波的日系車攻擊洶湧,從韓系車中搶走不少用戶;而中國品牌尤其是 SUV 憑借良好的設計和性價比優勢,從韓系車中搶走瞭很多份額。
2017 年 3 月,有媒體分析指出,韓系車的主要問題出在 SUV 上,今年 3 月韓國汽車品牌僅占中國 SUV 市場的 6%,較 2009 年的 18% 大幅滑落。
今年 7 月韓系車有所回暖,但最好的途勝也隻能位居第十五位。
以傳祺 GS4 和博越為例,兩者目前位居國內 SUV 銷量榜前五,與韓系 SUV 龍頭全新途勝、KX5 相比,在車身尺寸、設計方面相差不大,但是價格相差 5-6 萬元。所以 GS4 和博越的月銷量可以超過 2 萬輛,而途勝最多隻有 1 萬輛,這已經是韓系 SUV 中銷量最高的瞭。
韓系車還是有機會的
盡管正處於困難時期,但韓系車並不是說沒有機會的,現代 - 起亞仍是全球第五大汽車企業,在美國、歐洲等市場表現不差,證明其實力仍在。另外,其性價比優勢在合資產品中還占有優勢,可靠性也不差。
在剛剛過去的 7 月份,韓系車在中國的銷量環比 6 月份大幅增長,途勝重回月銷 1 萬的門檻。
全新途勝月銷重回 1 萬,對韓系車是個巨大鼓舞。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吳周濤接受采訪時坦言,之所以遇到這麼大的困難,主要還是企業內部的問題。過去,北京現代的發展順風順水,內部缺乏危機意識,沒有居安思危,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前幾年,我們的關註點都在賣車上,疏忽瞭品牌力的提升、產品線的佈局以及對中國消費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
韓系車企也在積極思變。北京現代位於煙臺的研發中心已聘請大眾中國的首席設計師,重點開發面向中國本土的汽車產品。今年 7 月,北京現代將發佈一款基於原有車型基礎上改造的純電動車;明年,北京現代全新研發且配裝瞭中國本土電池的電動車也將上市,以積極迎合中國電動車熱潮。
起亞受到的沖擊比現代還要大。
受傷程度更大的東風悅達起亞,目前也在國內佈局瞭 9 款車型,覆蓋轎車、SUV 和新能源領域。仔細梳理東風悅達起亞下半年的新車產品計劃,可以發現,年內還將有 6 款新車投放市場,其中包括兩款新能源車型以及首款跨界車型。新產品的密集推出或有助於東風悅達起亞提升市場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