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奇瑞、名爵……自主品牌中誰最有潛力成為一個國際品牌?

10-24

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市場,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和終究會到來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品牌艱難的起步,也看到一些品牌利用自己的優勢,取得瞭較快的發展。不過,需要註意的問題同樣很多。國際化品牌的打造,是一件十分具備挑戰的事情。

【經濟觀察網記者 王國信】在今年,自主品牌出現瞭一些很有意義的現象,總結如下:其一,在時隔三年之後,中國自主品牌或者是中國資本控制的汽車品牌組團參加瞭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與以往單個企業參與相比,此次規模可以說是空前;其次,自主品牌出口進入第二次高潮期,部分品牌在海外品牌得到確立,此次主要以技術資金輸出為主,並且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不再是簡單的產品銷售而已;第三,國際化的新品牌建立,成為一種發展新潮流。

這幾點是自主品牌在此前近 20 年的發展中從未有過的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現象,有一些內在和外在的原因。首先,在經歷瞭長時間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積累之後,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實力有瞭快速的提升,並出現瞭一些年銷百萬輛級別的品牌,他們對突破品牌天花板和走出區域市場均有著強烈的現實需要;其次,中國制造整體形象的提升,以高鐵、手機、大型裝備等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在海外獲得瞭肯定,這為中國汽車再次出海贏得良好的時機。同時,自主品牌通過第二輪產品輸出,有效改變瞭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形象。

在這兩年,我們看到中國汽車在國際品牌的打造上已經從戰略進入實施階段。比如我們看到上汽集團,它的 " 十三五 " 規劃目標是," 成為全球佈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 ",上汽集團品牌總經理徐敏對筆者表示,所謂的 " 世界著名汽車公司 " 就必須要有國際性的品牌,在國際市場能夠有穩定的市場和品牌號召力。上汽品牌國際化落地的支撐是名爵和大通這兩個品牌,分別瞄準的是乘用車和商用車這兩個市場。

除瞭上汽,廣汽集團對傳祺的規劃也是國際品牌,長城汽車的野心比較大,它的目標是全球第一的 SUV 品牌。此外,在戰略中有清晰的國際化規劃的還有奇瑞、一汽、比亞迪等。為瞭達成國際化目標,傳祺在今年年初率先吃螃蟹,在美國底特律車展上亮相,並宣佈進軍美國市場。有消息說,傳祺正在聯合一些中國車企在美國聯合建廠,以在這個對汽車要求十分嚴苛的國傢進行生產銷售。而奇瑞的目標是在 2020 年左右完成全球佈局,實施品牌戰略,進入美、歐、韓、日等主流汽車市場。

除瞭規模化的品牌,一些處於二三線的自主品牌汽車也有自己的 " 國際化目標 "。但這種目標從某種程度來說,僅僅是以出口換取銷量,還並不能談得上是國際化。我們來定義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有一些基本的標準。其品牌知名度和號召力,要能和已經國際化的汽車公司競爭。比如上汽大通在澳洲品牌高度與豐田相較量,售價比國內貴,又比如華晨在伊朗售價比標致同級別車型還高,又或者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在全球馳騁。他們還能有不錯的市場的份額,並能持續獲得正向的品牌積淀。

中國汽車走向世界市場,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和終究會到來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品牌艱難的起步,也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利用自己的優勢,取得瞭較快的發展。比如吉利,以沃爾沃背書,以英國倫敦出租為支撐點,這兩年海外市場發展較快;上汽集團的名爵和大通兩個品牌,均來自英國,在海外有著良好的口碑。在上汽集團的資金、技術支持下,二者這幾年逐步跳出被收購後的蟄伏期,重回賽道。另外,五菱以性價比高質量在海外也逐步打開市場。一直是出口老大的奇瑞,也開始跳出攤規模的階段。這些企業未來在海外市場具有先發優勢。

特別是上汽的名爵和大通,這兩個品牌具備品牌基礎,且沒有負面的品牌歷史。其發源自英國的品牌歷史,成為他們最有效的武器。這兩個品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擁有的國際化品牌。作為名爵重回國際賽道的標志性產品,全新名爵 6 亮相現場,上汽設計師也講述瞭名爵未來的設計理念和方向。上汽在經過瞭近 8 年的時間,將一個英倫設計品牌變成瞭具備中西文化精髓的國際化設計,有對經典元素的回歸,也有創新和突破。這一新設計理念下的新車在國內收到好評,市場大幅增長也說明其打破瞭名爵產品此前一直比較小眾的局面。

而作為上汽回歸世界賽道的新作,全新名爵 6 未來能否在國際市場上再次收獲奇跡呢?這個答案或許並不重要,從這個產品開始,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一個百年品牌如何在上汽手裡滿血復活,創造奇跡。如果假以時日,這些品牌可以在中國企業的運作下,完成回歸主流的使命。而對於更多的中國自主車企來說,他們可能沒有名爵、大通、吉利這樣的優勢,還需要背負著 " 中國制造 " 的歷史包袱。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註意的問題很多。國際化品牌的打造,意味著中國車企不得不面對全球不同的消費群體,車企也要重新審視產品定位、更新車型設計,以及變更營銷策略,以滿足不同市場的各式需求。特別是中西方對汽車文化的理解差異十分大,想真正地將品牌嵌入每個國傢和地區的圈層之中,並產生長效的品牌忠誠度,將是一件十分具備挑戰的事情。一位自主車企高管表示,中國車企可能需要 2-3 代優質產品才能刷新國際市場的認識。但凡事急不來,這也是中國車企走向強大必經的階段。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