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是一個道傢哲學概念,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這個概念完美的解釋瞭鍵盤車神們的腦回溝。
我:加速不是性能的全部。
鍵盤俠:我百公裡加速 5.9 秒。
我:響應性也特別重要。
我:高轉輸出大扭矩也很有魅力
我:……
當他們把百公裡加速上升到神話,戰勝瞭宇宙中所有的性能指標後,突然像集體中瞭邪一樣的,把它踩在腳底,並且還想一腳踩死。
" 百公裡加速隻是個極端情況下測出的指標,沒有實際作用!"
" 中途加速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對待德系和日系車態度的問題上,前些年逢德便是品質好、耐操、性能強,日本車薄皮大餡死的透,如今又變成瞭 " 卡羅拉後排完爆 A8"。
好吧,你們開心就好。
上圖是剛剛發佈的全新一代 A8,下圖是一汽豐田卡羅拉雙擎
今天我們就說說百公裡加速那點事兒。
當我們在看一輛車的參數時,有關動力的部分,最重要的四個數據,就是功率、扭矩、百公裡加速和極速,前面兩個看不懂沒關系,知道越大越好就行瞭,當然,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輸出轉速和持續區間也非常重要,這一部分就涉及到動力曲線圖,這個稍微有點復雜,我們以後再聊。
極速自然也是越高越好,像特斯拉這種百公裡加速 2.9 秒極速隻能開到 160 的車,我也是想不鄙視都不行。
那百公裡加速呢,是不是時間越短越好?廢話,當然是!
百公裡加速,就是車停著的時候你用把油門踏板踩到發動機艙裡的氣勢,全力加速到時速一百公裡時,所消耗的時間,這個時間越短,就代表汽車的靜止起步的加速能力越強。
鍵盤車神們質疑百公裡加速的參考價值時,大多批評這項數據並不能完全代表車輛的加速能力,因為 80-120 公裡時速以上的加速在高速巡航時同樣重要,這個能力百公裡加速就無法體現瞭。
實際上這些質疑的人都是在裝逼,因為汽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 100 公裡時速以下行駛,所以這個區間加速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對於真正的性能車和跑車來說,不還有零至兩百公裡或三百公裡加速嗎?
另一種質疑是,很多百公裡加速表現不好的車,實際使用的動力體驗並不差。
" 比如我爸爸的雅閣 2.4,百公裡加速 12 秒,但是我開著它遇神殺神遇鬼殺鬼,加速超車很輕松!"
首先你爸爸我的車不是雅閣 2.4,其次你要再提說雅閣後排完爆 A8,我們還是不要恢復父子關系瞭吧。
客觀來說,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但它其實就是個邏輯陷阱,科學隻能證有而不能證沒有,你怎麼證明這世界上沒有不愛吃屎的鍵盤車神?
反過來證明就可以,而且例子還很多,足夠來個大樣本雙盲對照試驗。所以這句話應該這麼說,百公裡加速差未必動力體驗差,但百公裡加速強動力體驗幾乎一定好。
還有人會說,大部分汽車終其一生都沒有經歷過一次全力加速,所以百公裡加速沒有參考意義,這些就和馬力無用論一樣都是屁話,銀行裡的存款大部分時候你也用不到,而且很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但是要沒有,你行嗎?
至於你行不行,我反正是不行,因為在極端情況下,動力和銀行存款一樣,能救命。比如十字路口,側方有個傻 B 可能會撞上來時,這時加速逃離還是原地坐以待斃?再比如從匝道駛入高速公路時,良好的加速能力可以減少你與其他車輛的速度差,使並線更安全。等等等等。
看到這個牌子就知道,到瞭該把油門踩進發動機艙的時候瞭
其實,百公裡加速這項參數正是這麼來的,最早測量汽車該項數據的正是德國人,原因就在於,德國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而並不是每一條上匝道都有條件建成足夠的長度,那麼如果加速能力差,你很可能在進入高速公路主路時,無法達到足夠高的速度而進行安全的並線,在德國高速公路的最外側車道,一般行駛的都是貨車或者客車,而他們的限速為時速 100 公裡。
由此可見,性能與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況且,德國大部分高速公路並沒有收費站,車輛在上匝道時可以有一個相對高的初始速度,而國內就不同瞭,上匝道前必有收費站,所有車都必須靜止起步直接加到足夠高的速度,因此百公裡加速能力至關重要!
所以親,閉上你們的嘴,買輛百公裡加速快一點的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