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身邊的朋友買車總會在說馬力和扭矩瞭。在他們的談話中,馬力代表瞭一切,扭矩則是附加屬性。然後我發現他們極少會談論到操控,駕乘是否舒適,動力是否平順,關鍵一點是,這臺車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或者性格 ……
不得不說,現在的人買車,特別是年輕人們,非常迷信所謂的賬面數據,比如這車有著 190 匹馬力,他們就認為這車就是牛,這車就是好。然而一臺隻有馬力的車,當你真正瞭解後,它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子。
而今天我們不說怎麼選車哈,就來糾正一個概念。你們喜歡看馬力,看扭矩是吧,認為大馬力,扭矩高就加速快是吧,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這是錯誤的。
首先,如果 " 加速看扭矩 " 是成立的,那麼柴油車的扭矩已經秒殺汽油車瞭,加速度榜上就沒有汽油車什麼事瞭,但是事實情況卻是柴油車你踏穿瞭油門它也跑不怎麼快。
這次我們一起來推理一下,忽略掉車重,然後看看結論是如何的。
首先追溯一下源頭的。根據某位大 V 的說法,這個概念最早來自於薩博,而薩博是擅長渦輪增壓的一個品牌,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將空氣壓縮好再灌進發動機裡面,從而輸出很高的扭矩,可以說扭矩與進氣量是成正比的,那麼這樣,扭矩就變為一大賣點瞭。
還有就是,輪胎是整臺車與路面唯一接觸的地方,隻有當車輪或者說輪胎,獲得一個轉矩,然後用這個轉矩除以該車輪的滾動半徑,得到車輪輪胎表面作用於路面的作用力,而這個力,就是推動汽車加速的力瞭。而這個結論的本質是加速快慢看的是 " 輪上扭矩 ",而不是發動機的輸出扭矩。
再來瞭,發動機是心臟,動力的輸出源頭是它,然後要傳遞到輪胎上,那麼要經過變速箱,終傳齒輪組一系列的傳動系統部件才能達到,而這一過程在專業領域叫做減速增扭。
簡單通俗來說,變速箱 1 擋的傳動比如果是 3.8,終傳比為 4.0,那麼一擋的總傳動比就是 3.8×4.0=15.2。這個數據的解析就是:這臺車的車輪要轉一圈,那麼發動機需要轉 15.2 圈。還有就是忽略掉什麼熱能損失什麼鬼傳動效率損耗,如果發動機的輸出扭矩為 200N · m, 那麼車輪的輸出扭矩就是 200×15.2=3040N · m。
說到這裡可能文科生會懵逼,不用害怕,這裡的結論就是終傳比是不變的,但是擋位越高,傳動比則是越少,而總傳動比則也隨之變小,車輪的扭矩就越小,這就是高檔位加速差的原因瞭。
而這裡又會有特殊情況,那就是發動機輸出一樣的扭矩,但是變速箱和齒輪設計的不一樣,就會出現輪上扭矩不一樣的情況,而兩車的加速自然不同瞭。而兩車發動機輸出扭矩不一樣,但是由於其他原因,輪上的扭矩剛好一樣,那麼加速就一模一樣瞭。
比如高爾夫 GTi 和思域 Type R,高爾夫的發動機扭矩為 280N · m,而思域的則為 225N · m,但是最終出來的是,高爾夫輪上扭矩為 3707N · m,而思域的達到瞭 3720N · m,這你知道原因瞭吧。
說到這裡瞭,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兩車的最大扭矩不一樣,但是輪上扭矩卻非常接近,而百公裡加速時間也是相當接近的。所以說,不是扭矩越大,加速就越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