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年危機更可怕的,是“下半生危機”

03-11

島 君 說

退休這個概念,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中年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 下半生危機 ":工作失去樂趣,生活滿腹牢騷。

正如彼得 • 德魯克在《21 世紀的管理挑戰》裡所揭示的那樣,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壽命,未來將超過組織的壽命。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價值觀,提前為下半生做好準備。

讀完三遍,以下是島君在書裡收獲的,在此與大傢分享。

作 者:葉開甫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決定人生長跑的 7 個定律

迷茫定律

在人類歷史裡,大部分人一生下來就註定要幹什麼工作,農民的兒子就是農民,木匠的兒子就是木匠;現在,人越來越自由,可以追求自己喜歡的事。

遺憾的是,隻有極少數人很早就清楚自己的坐標。數學傢、音樂傢通常在四五歲時就已經定型,醫生通常在十幾歲時就決定當醫生瞭。

而大部分人,在 25 歲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的優勢、做事方式和價值觀,然後再找到自己的社會坐標。

貢獻定律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 " 喜歡做什麼 ",卻不明白 " 應該做什麼 "。這個問題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權衡能力,不是腦子一熱就能解決的。

你喜歡跳舞,想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藝術傢,於是你沒日沒夜練習,鞋子磨穿腳磨爛,可是,大概率下,你可能還是隻能在大學畢業的舞臺上跳上一曲,想上市一級的舞臺,都夠嗆。

你想要從政,經世濟民,富國強兵,於是你拼命地看書,學習政治,爭取考上北大,然後畢業從政。可是大概率下,第一個條件——北大——你就滿足不瞭,怎麼辦?

由著自己性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意味著實現自我價值。想要成功,既要考慮你的個性,還要取得應有的貢獻,做出 " 能看的見 " 的成就。這些成就最好可以用數字衡量,而且是你跳一跳能夠得著的。

美國哈裡 • 杜魯門締造瞭二戰後的世界格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起初對外交毫無興趣,隻想把精力專註在國內事務上,直到波茨坦會議上他跟丘吉爾、斯大林坐在一起,才認識到外交的重要性。緊接著他找瞭兩個顧問,幾個月內就成為外交專傢,簽署挽救西歐的馬歇爾計劃,做出重建日本的決策。

個性定律

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是 " 既定事實 ",你可以修正它,卻不可能扭轉它。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我們學做事的個性其實分為兩種:傾聽型和閱讀型。傾聽型的特點是反應快,擅長即興演講;閱讀型擅長深思熟慮,習慣提前做功課。

艾森豪威爾擔任盟軍在歐洲的總司令時,答記者問的時候出口成章,非常受媒體追捧。因為他每次開發佈會前都要求下屬,以書面形式將記者的問題收集起來。

後來,他效仿羅斯福即興回答,沒想到詞不達意,經常受到記者的嘲笑。顯然,艾森豪威爾並不知道自己善於閱讀,而不善於傾聽。

十個人中隻有一個是左撇子,而傾聽型和閱讀型的人接近一半對一半。如果你發現自己不適合當面跟人唇槍舌戰,可能隻是因為你是閱讀型。

價值觀定律

價值觀是檢驗一切的最終標準。最簡單判斷方法是,你每天早起對著鏡子的時候問自己:我想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的天賦和做事習慣很少發生沖突,但價值觀不是。有些工作,你做的非常出色,卻不一定符合你的價值體系。你可能會覺得,這沒什麼瞭不起,不是自己可以畢生追求的事業。

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朋友,跳槽到新公司,負責人事方面的工作,職位晉升一等,待遇很不錯,可她過得卻不開心。因為在她的價值體系裡,公司用人應該以內部培養為主,重要崗位空缺的時候,首先應該在公司內部提拔;而新公司喜歡 " 空降兵 ",說是為瞭補充新鮮血液。

表面看,她與公司的矛盾是選人用人政策的矛盾,實際上卻是她跟公司在組織與員工的關系,組織對員工發展應該承擔什麼責任等方面產生瞭分歧。最後,她不得不遞交瞭辭呈。本文部分內容摘自《21 世紀的管理挑戰》,已獲華章出版授權

對企業來說,當短期利益不符合長遠發展目標,是偏向短期利益,還是長遠發展?如果公司業績不行,應該漸進式創新,還是大刀闊斧地改革?

實際上,這也不是簡單的經營問題,而是企業功能與管理責任在價值觀上的沖突。

人際定律

無論老板、上司還是普通同事,都有權利按照他們喜歡的工作方式工作。職場裡,每個人都要學會承擔溝通的責任。

同事之間交流,大多數的沖突都是同一個原因:你不知道對方如何工作,對方希望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一是你沒有問過,二是也沒有人告訴你這些。

如果你的老板善於閱讀,我建議你最好給他書面報告;如果你的同事善於傾聽,你最好當面跟他討論。

同理,你應該告訴經常往來的同事,自己的做事習慣、優勢、價值觀是什麼。

一個負責市場營銷的副總裁,可能是做銷售出身的,對銷售的事情一清二楚,但對促銷、定價、廣告、包裝就一無所知,因為她從來沒做過這些事情。

那麼,做這些事情的人,就有責任幫助副總裁瞭解他們正在做的事、這麼做的原因、方法和預期結果。

機會定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屬的位置。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公司,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老板。

在 BAT 做得非常出色的人才,到瞭小公司可能施展不開手腳,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同樣,很多在小公司業績出色的人,一到大公司就如同石沉大海,默默無聞。

有些人適合當顧問,做不瞭老板,因為他不能承擔決策的責任和壓力;有些老板需要顧問迫使自己思考,才能做出決策,並根據決策采取迅速、果斷的行動。

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計劃出來的。面臨新的任務、機遇和工作機會的時候,你應該清楚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瞭解自己的個性、工作方式和價值觀,並做好隨時抓住機會的準備。

第二職業定律

人生一場長跑,30 歲時有挑戰的工作,到瞭 40 歲已經駕輕就熟,你會越做越厭倦,失去工作的樂趣。

未來,人們的平均工作壽命會越來越長。退休之後,體力勞動者什麼事都不做,釣釣魚、養養花、搞點小愛好什麼的,沒有任何問題。

而在知識工作者的字典裡,沒有退休兩個字。如果你不想過瞭 50 歲,生活陷入一潭死水,就盡早為自己的下半場做好準備,發展第二興趣或者第二職業,繼續發揮餘熱,做好工作到七八十歲的心理建設。

真正的自由,是到老也能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感,而不是在各種牢騷、消磨中度日如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