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直連”箭在弦上 支付寶微信“入編”銀聯清算方案流出

03-16

支付清算市場的一池春水再現波瀾。北京商報記者 3 月 15 日獲悉的一份《微信與支付寶條碼支付業務接入銀聯平臺工作方案》顯示,微信和支付寶的收單業務將接入銀聯。事實上,自去年開始,監管文件頻發,支付行業 " 斷直連 " 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以往市場的目光一直聚交在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簡稱 " 網聯 ")身上,隨著網聯切量大限臨近,銀聯也跑步進場。

" 三國殺 " 變為 " 一盤棋 "

支付市場上,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 " 三國殺 " 的局面或將成為歷史。據此份接入方案顯示,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後將有兩個主要變化:一是聯機交易方面,收單機構與微信間的商戶進件與聯機交易將通過銀聯處理;二是清算業務將通過央行大額系統進行資金清算。最新發佈的《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明確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且實施的時間為 4 月 1 日,成為切斷 " 直連 " 的 " 大限 "。

北京商報記者 3 月 15 日分別向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三方求證,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都表示暫不回應,中國銀聯回應稱,2017 年以來央行密集出臺瞭支付領域的系列監管政策,中國銀聯作為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堅決擁護和貫徹央行各項監管政策,並積極推動產業相關機構加快市場規范行動,將各項監管政策落實到位。

除瞭整體邏輯架構的改變,接入方案對細節也進行瞭明確。例如在聯機交易處理上,就分為商戶進件、被掃,主掃收單機構碼,以及主掃微信、支付寶碼三種情況,相應有不同的流程。

另外體現細節的地方,還包括對爭議差錯的處理。方案顯示,收單機構通過微信、支付寶的交易發生爭議的,暫時按 A&T 現有提供交易查詢、退貨等方式進行差錯處理,後續將逐步遷移到銀聯標準的爭議差錯處理規則上來;收單機構通過銀聯現有標準 APP 的交易發生爭議的,按銀聯現行業務規則執行差錯處理。

又因此次接入或涉及大量存量商戶和交易,方案顯示,總體原則是 " 盡量讓微信、支付寶及收單機構少改動,所以暫延用微信、支付寶的現有借口和對賬文件格式 "。

與這份方案同時流傳的,還有另一則消息:日前銀聯方面已針對微信、支付寶接入銀聯方案進行培訓多傢單位參加,介紹瞭微信、支付寶收單業務接入銀聯流程、技術方案和原則,同時針對微信和支付寶存量商戶和新增用戶如何入網都做瞭相應解釋。市場形容,支付市場的 " 三國殺 " 局面就要變成 " 一盤棋 "。

" 斷直連 " 已箭在弦上

雖然三方機構都沒有予以確認,不過這一動作背後的目的已經較為清晰,即切斷直連。也如銀聯在回復中提到的,2017 央行連發數文,鐵腕整治支付行業。其中一個硬性要求就是支付機構要斷開與銀行直連,必須通過合法清算機構完成清算。

此前機構也有其他動作可印證,切斷直連已是大勢所趨。今年 1 月底,銀聯宣佈新一代銀聯無卡業務轉接清算平臺正式向各類成員機構全面開展大規模的各類業務承載服務,也是對監管提出的切斷直連要求的落實。

為何央行提出這一要求?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都曾分析稱,隨著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出現,並從線上延伸到線下,這些機構手中沉淀的資金越來越多。但這些支付機構並沒有納入支付清算網絡中,而是各自與多傢銀行直連實現與商戶和消費者的連接。

直連模式繞開瞭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問題也很快暴露出來。這些大小不一的支付機構風控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機構缺乏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一旦出現風險,可能傳導至銀行體系,影響金融穩定。同時,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資金和信息極度不透明,形成瞭遊離於監管之外的 " 死角 "。對於消費者來說,資金安全也堪憂。

不過,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尤其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這兩大第三方支付領域的 " 寡頭 " 向銀聯切量是否存在困難,也是市場關心的問題。公開數據顯示,2017 年第三方移動支付規模達到 120 萬億元,年增速 100%,我國支付市場已經在規模、滲透率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 雙寡頭 " 格局穩定,合計市場份額達 94%。加上之前銀聯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從一定角度來看,是互為市場競爭對手,後二者是否會願意切量?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央行斷直連的決心很大,因此接入過程應該不會遇到太大阻力或困難。

兩大清算機構迎正面較量

銀聯在送走瞭支付巨頭的三方競爭模式後,又迎來瞭網聯的競爭。也因如此,自網聯籌建消息傳出後,市場中一直有聲音認為,兩傢清算機構之間可能會存在業務重疊。

對於銀聯來講,此前有觀點認為,目前線上線下業務界限並不明確,銀聯失去瞭在銀行卡清算基礎上也做互聯網支付清算的機會,這塊業務拿不到瞭。不過,目前看來,銀聯並不甘心放下這塊蛋糕。

事實上,銀聯入局 " 斷直連 " 早在市場預料之中。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在支付市場格局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既然要向清算機構切量,不可能不讓銀聯進來。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央行加大市場支付市場亂象整治,尤其是斷直連方面,銀聯和網聯也是在配合央行舉措。銀聯加入,支付機構也多瞭一種選擇。

那麼對於支付機構來講,接入銀聯和接入網聯有何區別?誰又能拉攏到更多的支付機構?薛洪言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切斷直連的政策要求看,接入銀聯或網聯都是合規的。從市場競爭角度看,網聯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有股權關系,且是純粹的清算機構,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競爭關系;而銀聯既是清算機構又有支付機構,與第三方支付存在有一定的競爭關系。

薛洪言進一步建議道,政策層面沒有強制要求支付機構必須接入銀聯,不過,為確保間聯模式下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同時接入銀聯和網聯兩傢清算組織是更優的選擇。

站在消費者和商戶的角度考慮,薛洪言指出,清算機構接入後,條碼支付中二維碼有望實現標準化,站在商傢的角度,接一個碼就夠瞭,更加便捷;同時,理論上所有的支付工具都可借助統一二維碼觸達終端消費場景,站在消費者角度,選擇的支付工具范圍更廣瞭,想用哪傢用哪傢,消費體驗更好。

在市場看來,未來銀聯和網聯將迎來正面的競爭,雙方市場份額取決於交易處理速度、資金清算效率等各方面的服務水平和能力。薛洪言認為,鑒於銀聯和網聯實力懸殊,未來一段時間內,線上業務仍然大概率歸網聯獨有,助力其發展壯大;線下業務(含條碼支付)領域,則會鼓勵兩傢清算機構開展適當的競爭。

北京商報記者 程維妙 劉雙霞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