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面前,華為隻是一個小弟弟。
當年任正非說到這句話時,曾讓人唏噓不已。
華為,這個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在通信設備核心技術方面擁有多項專利、業務已經遍及全球的中國明星企業,在面對美國的 " 貿易戰 " 時,仍然要感嘆自己的 " 心有餘而力不足 "。
8 月 14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瞭一份行政備忘錄,要求其最高貿易談判代表萊特西澤根據《1974 年貿易法》,研究決定是否對中國在知識產權相關的貿易政策和行為發起 "301 條款調查 "。
這個 "301 條款調查 ",屬於美國國內法的一部分,貿易代表將先以貿易補償或者消除貿易壁壘的形式與他國政府進行協商;如果協商破裂,美國政府將會采取征收高額關稅或者對進口設限等手段來進行制裁。
在冷戰時期,這個非常具有 " 單邊主義 " 色彩的條款曾被多次用於美國與他國的貿易糾紛,但當 WTO 框架協議開始通行之後,"301 條款 " 就很少再被提起瞭。
這一次啟動塵封已久的 "301 條款 ",雖然美國方面表示 " 無意挑起貿易沖突 ",更不是針對中國,但此次調查主要關註半導體微型芯片領域,顯然會對華為、中興這樣的在美發展通信設備廠商產生影響。
尤其是華為,這些年因此受過的 " 傷 " 應該差不多可以寫一部編年史瞭。
華為的美國征程是一部血淚史
任正非與美國的淵源,可以說是非常之深瞭。從上個世紀 90 年代開始,他就總是喜歡去美國考察。
在他寫的一篇名為《六點美國印象讓我心酸》的文章中,他就曾感嘆道,美國優美的自然環境、領先的教育制度、人性化的社會制度、發達的科技、先進的管理、優秀的影視藝術等令人欽佩,而中美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差距,也著實令人感到心酸。
中國人不出去看一看,閉門造車,不僅不可能趕上別人,而且可能從時代的列車上摔下來。
美國,一個以高科技產業為驕傲的國傢,不僅擁有基於此的廣闊繁榮市場,也在技術、人才等方面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也正是因為如此,華為也一直在以向美國市場進軍為目標做著努力。
據說曾經在與美國一傢通信公司談合作計劃時,華為的招聘人員是這麼說的:
你們的團隊需要多少位工程師?幾百位?這不是問題。
不是財大氣粗在顯擺,在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末到現在的三十年間,華為早已從當年的交換機銷售代理商成長為瞭世界頂級通信設備供應商,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是華為從國內走向世界的底氣。
但是即便已經在全球取得領先地位,在美國這裡,華為依然步履維艱。
2010 年,華為曾經試圖收購摩托羅拉的無線網絡業務,但美國政府認為這項交易會 " 威脅到國傢安全 ",下令終止瞭交易。
2011 年,華為又與服務器技術公司 3Leaf 達成瞭專利收購協議,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又以 " 威脅國傢安全 " 為由,攪黃瞭這筆交易。
到瞭 2012 年之後,這些指控更加變本加厲。美國眾議院曾發佈報告,稱華為和中興兩傢中國通信設備制造商可能會對美國國傢安全造成威脅,於是發起瞭長達一年的調查;2013 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還簽署瞭一項法案,要求美國政府部門的信息技術設備采購要提前評估,尤其是涉及到中國的廠商時。
在這些壓力之下,華為一度 " 放棄 " 美國市場,轉而前往歐洲拓展海外業務。
不過面對美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華為的重心轉移也隻是臥薪嘗膽。任正非就曾提出," 總有一天我們會反攻進入美國的,什麼叫瀟灑走一回?光榮去走進美國。"
在華為的業務門類中,網絡通信設備是其中的主力選手。鑒於這一業務在美國市場頻頻受挫,近年來,華為轉而通過個人消費者業務和企業級業務來 " 曲線救國 "。
2015 年,華為與 Google 合作發售瞭 Nexus 6P 智能手機;2016 年,華為旗下榮耀系列手機在美國的電商平臺上線銷售;後來,華為又和微軟聯合要在美國推出 Matebook。
盡管做智能手機和 PC 並不是華為的傳統項目,但隨著近些年的技術深耕,華為智能手機已經在國內外市場上積累瞭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專門負責消費者業務和終端產品的華為高級副總裁餘承東就曾提出:
華為要在五年內超過三星和蘋果,成為市場份額超過 25% 的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與通信設備等基礎設施不同的是,智能手機等個人消費品很難從信息安全的角度進行 " 發難 ",因此華為在美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並沒有在政策上遭遇太多挑戰。
然而好景不長,2016 年 6 月,美國商務部向華為公司發出行政傳喚,要求華為提供過去五年間向古巴、伊朗、朝鮮、蘇丹和敘利亞出口或者再出口美國技術的全部信息,用以配合美國調查其是否違反瞭美國有關出口管制的相關規定。
雖然沒有直接把東西賣到美國,但在華為的網絡通信設備中,使用瞭很多美國本土公司制造的電子元器件,比如建造基站時的 FPGA 半導體電路(基本由美國的英特爾和 Xilinx 壟斷)、CPU,以及軟件方面的數據庫(主要有 Google、微軟和甲骨文壟斷)等等。這可能會與美國對以上幾個國傢的出口禁令相沖撞。
一旦調查結果屬實,美國政府可能會做出限制向華為提供美國技術設備的禁令,這無疑會對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的通信設備業務產生不小的影響。要知道,另一位傢同樣飽受調查之苦的中國好哥們中興,就曾因此項指控被列入美國出口限制名單。後來,中興還是通過裁掉自己的多名高管、費瞭好大的勁兒才讓美國暫時解除瞭禁令。
這一次,調查又毫無意外地降臨瞭。不過特朗普這次針對的,不是中國企業進入美國,而是美國企業要通過轉移技術、下調價格、跟中國企業合作等方式來進軍中國市場。他們擔心的是,為瞭獲得這個擁有 14 億人口的充滿誘惑力的大市場,美國企業會不惜送上自己的核心技術,從而威脅到國傢安全。
這樣充滿熟悉的畫風、熟悉的味道的調查,早已是華為在美國遭遇過的重重阻礙的一個縮影。隻要華為還在美國市場一天,這場鬥爭就應該不會停止。
為何被針對的總是華為?
當過兵的任正非有著軍人一般的雷厲風行和心直口快,他曾指出:美國雖然提出瞭經濟全球化,但也在逐漸退向貿易保護主義。
就拿這次對中國提起的 "301 調查 " 來說,表面看是調查知識產權,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場貿易戰。一位美國中國問題專傢就表示,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隻是特朗普在 " 政治上的權宜之計 ",雖然短期內會使部分美國人受益,但長期來看,此舉無益於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在每一次華為陷入中美信息技術領域的貿易紛爭時,它在網絡通信領域的老對手思科,都會準時出現在這個博弈場上。
事實上,這個梁子早在十幾年前就結下瞭。2003 年,思科在美國起訴華為和華為美國分公司,指控對方侵犯瞭自己的知識產權。雖然後來雙方達成瞭和解協議,但當 2012 年美國眾議院發起對華為中興 " 威脅美國國傢安全 " 的指控時,思科再次舊事重提,稱華為曾在 2003 年的那次版權案中涉嫌虛假陳述。
多年來,隨著華為的迅速成長,雙方的博弈並沒有弱化的趨勢。思科在美國鼓吹華為侵權,中國這邊的輿論就把思科當成阻礙華為海外發展的幕後推手,就連雙方的員工,也經常劍拔弩張、互不相讓。
說到底,思科和美國政府之所以這麼處處針對華為,怕的不是 " 威脅國傢安全 ",而是擔心華為的崛起威脅到自己的商業和貿易利益。
2016 年,華為在國內申請的專利數量為 52550 件,國外申請專利數達 30613 件,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如今就連蘋果公司也需要向華為購買專利許可,華為已成為與蘋果、三星、高通、愛立信等巨頭一樣的技術專利大戶。
不斷在技術創新、商業拓展上面進步的華為,如果說十幾年前就已經被思科視為瞭 " 眼中釘 ",如今更是成為瞭 " 心腹大患 "。有人說華為的企業文化是 " 狼性 ",在這匹正變得越來越強壯的狼朝自己奔來時,思科和美國政府必然會出手阻攔。
尤其在特朗普這屆政府中,用 " 貿易保護主義 " 來重新奪得美國在全球市場的統治地位,正成為一件越來越習以為常的事。
被特朗普任命為美國最高貿易代表的羅伯特 · 萊特西澤,一向公然宣稱自己支持 " 貿易保護主義 ";而另一位出任美國國傢貿易委員會主席的彼得 · 納瓦羅,則是著名的對華鷹派人士;擔任美國商務部長的億萬富豪威爾伯 · 羅斯,也是 " 美國至上主義者 "。
這三位美國貿易政策領域的核心人物,可能直接決定瞭,美國將對外采取比較激進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在面對中國這樣越來越被視為 " 威脅 " 的對象時,一場前所未有的中美貿易戰可能隨時會打響。
作為中國出海企業的代表之一,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被率先拉來開刀,也就不足為奇瞭。
但就像經濟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總是處在對立面一樣,在各國經濟的依存度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單純依靠 " 貿易戰 " 和經濟制裁,最後造成的隻會是一損俱損的局面。這樣一來,以後受傷的可就不隻是華為,而是更多中美兩國的企業以及消費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