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方過半,創投圈的 " 風口 " 已經是換瞭一波又一波,共享單車接連交出瞭幾份屍檢報告, 共享充電寶的 " 故事 " 許久沒瞭動靜。終於,在這兩周,資本與媒體迅速把 " 無人便利店 " 架上瞭舞臺,使其成為被熱議、追捧的新主角。
這當然是一個足夠有理由火起來的話題。
去年年底,亞馬遜宣佈推出名叫 Amazon Go 的概念店,用戶掃描進店,自動結款,免去排隊、支付的操作,為 " 無人零售 " 這個概念做足瞭鋪墊。而從今年六月底開始,先是 "F5 未來商店 " 獲得瞭 3000 萬元的 A+ 輪融資,緊接著," 繽果盒子 " 宣佈已完成 A 輪融資,金額超 1 億元;傳統零售品牌娃哈哈大筆一揮,和深蘭科技簽瞭份 "3 年 10 萬臺,10 年百萬臺 " 的單子,聯手螞蟻金服推出 take go 無人店,阿裡在造物節上曬出的 " 淘咖啡 " 也在朋友圈裡連刷幾屏。
資本湧入,巨頭佈局, 好不熱鬧,已經被 " 共享 " 霸占太久的創投圈顯然需要一個新的 "IP",因而一個被反復提及的問題是——
" 無人便利店 " 會是一個真風口嗎?
無人便利店之所以讓人興奮,原因無外乎兩點:其一是在租金、人力成本的方面的優勢,其二是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現有的無人便利店項目可以簡單粗暴地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以 Amazon GO 、take go 為代表的全智能型, 一類是以消費者自主取代收銀員的半智能型。
亞馬遜的 Amazon GO ,打出瞭 "just walk out" 的 slogan,理想狀態是顧客在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後,拿上挑選好的商品便可直接出門,離開商店,顧客會收到賬單,而費用已經從其 Amazon 賬戶上劃走。整個過程中無需排隊結賬。
而國內無人便利店項目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在掃碼進門,選好心儀的商品後,需要將商品集中放置到收銀臺檢測區,再進行掃碼支付,繼而離店。
" 租金、人力成本的大幅增長 " 被看作是 " 無人便利店 " 誕生的驅動因素,因此,可以看到,關於 " 無人便利店 " 的討論集中在瞭能不能大幅地節約成本,提升店面坪效上來。
繽果盒子的 CEO 陳子林給出瞭這樣的一個數據:
一個 15 平方米的繽果盒子,能提供超過 800 個 SKU , 這與 40 平方米的傳統便利店所能承載的 SKU 相當,原因是繽果盒子裡不設傳統便利店所有的倉儲備貨空間,而一般便利店需要至少 4 人維持運營,而繽果盒子,隻需 4 個人就能維持 40 傢店的運營,租金能節省大半, " 運營成本卻不到傳統便利店的 15%"。
但是,真的如此美好嗎?
更低的投入成本?更高的效率?
更賺錢自然是壓縮成本的最終目的,在一些無人便利店創業者看來,似乎隻要盡可能地讓一定空間裡擠進盡可能豐富的貨品,加施之智能識別、支付手段,就能輕松達成。然而,資深零售人超市老萬卻算瞭另外一筆帳:
就坪效來看,無人便利店並沒有優於諸如 7-11 之類的日系便利店,而目前 20 萬一個的便利店盒子(20 平大小)的投入成本也遠遠高出瞭一傢 90 平的普通便利店。雖然無人便利店在資金、人力成本方面確實能占據些優勢,但即使是 4 個人能維運 40 傢店,或者按另一說法,2 個人能維持 7 傢店的運營,其硬件上的巨大投入,從很大程度上幾乎毫不費力地能夠覆蓋掉費心費力想要剩下來的租金、人力成本,從提升效率上來看,較於 7-11 等連鎖便利店也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更便捷的消費體驗?
顯然,亞馬遜提供的是更為流暢的購物體驗,在掃碼進門之後,你甚至無需再掏出手機,安心選購商品即可,但是相對來說,其對於技術也有瞭更高的要求。而更多產品選擇的,集合型讀取電子價簽進行結算的方式,依舊需要用戶進行 " 支付 " 這個操作,這就意味著在結算臺一定會有一定程度的顧客滯留的情況出現。
更關鍵的是,為瞭追求 " 租金的便宜 ",現有的封閉式的無人便利店面積都不大。國內盒子們一般隻有 15 平到 20 平,除去貨品占據的面積,能夠容納的人數本身已經是非常有限瞭,顧客能否快速地流通對於體驗來說非常重要。但是為瞭盡可能多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吸引用戶、提高客單價, " 無人便利店 " 裡有需要盡可能多的 SKU,而這又增加瞭用戶在選擇上的時間成本,如若高峰期碰到一位 " 選擇困難癥 " 的朋友,店面內走不動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想要不排隊?不存在的。你看,即使是面積高達 167 平米的 Amazon go 目前能夠完美運營的條件也是:店內少於 20 人,或者當他們移動緩慢時。
然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 無人便利店 " 要想真正做到便利,高密度的鋪點是必須的,換句話說就是必須規模化。現有的 " 無人便利店 " 項目,一個 " 店鋪 " 的投入成本從 2 萬到 20 萬不等,當 " 盒子 " 的規模化生產得以成立的時候,其生產成本也是會隨之降低的。
然而,規模化不僅僅是對項目硬件設施生產的供應鏈提出瞭非常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對店內銷售商品的供應鏈有著很高的要求。而後者,不僅僅是依靠資本就能得到很好解決。
繽果盒子的背後依托著傳統零售商大潤發,Take go 背後有娃哈哈、阿裡,沒有 " 靠山 " 的 " 草根 " 創業者很難僅憑資本的支持進行迅速的擴張。而反過來說,手中不具備零售資源的風投機構,若是隻給項目提供錢本身,意義也是不大的,除此之外,產品技術方面的研發費用也會是一筆巨大的花銷。
巨頭入局,各傢又有何種心思
居然之傢:圍繞會員的多元化場景服務
主營傢居建材賣場的的居然之傢,是被外界冠以 " 跨界者 " 的頭銜入局無人便利店的。然而,在他們自己看來,這不過是其在零售多元化場景下的又一次嘗試。
2016 年,居然之傢的董事長汪林朋曾提出集團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現在消費者已經逐漸從生理需求轉型升級到精神需求,居然之傢也要從之前的解決消費者住的問題進行創新。跟上大消費時代的來臨,是企業發展的勢在必行。" 據此,做賣場、傢裝的居然之傢開始進駐商超、健身中心等領域。而這些嘗試,主要是以集團的註冊會員體系作為支撐。
為瞭更好的沉淀用戶,居然之傢很早便針對集團消費者推出瞭會員忠誠計劃,旗下會員享有專屬折扣、送貨上門等服務。經年下來,居然之傢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積累瞭 600 萬名會員,其中北京會員數為 50 萬名,這些會員都是通過購買居然之傢旗下的傢居商品而來。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傢居建材的購買,雖然客單價非常可觀,但是消費頻率極低,有的甚至是一次性的,這意味著大多數的會員在居然之傢這個平臺上是極度缺乏活性的,而對於會員來說,自己賬戶中的大量積分也是沒有合適的利用渠道。顯然,集團需要打造更高頻的消費場景去黏結消費者、盤活集納來的會員。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是出於豐富業態的考量,在過去兩年,居然之傢先後在北京推出瞭安康超市、 怡食傢超市,這兩傢超市主打的是進口食品,分別位於居然之傢兩個門店大樓的負一樓內,面積均達 5000 平以上。
將超市建立在自傢大樓之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瞭節約場地成本,此外,尋找如此大面積的門店、場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留給居然之傢的選擇並不多。
但是這帶來的一個直接問題是,居然之傢的大多數門店都並非處於人流密集的地帶,甚至可以說是遠離一般的社區、寫字樓、商貿中心的,這意味著很難有穩定的客流量,直接影響的便是超市內商品的銷售流通,盡管針對會員,超市開放瞭線上線下的一體式服務,但顯然還遠遠不夠。他們需要建立更易觸達到消費人群的 " 觸手 "。
嘗試過的最直接的方式是選擇人流密集的地方,諸如地鐵口、社區門口,設點地推,但這方法著實也太過費時費力,累貨而來還要累貨而去,不劃算。也正是據此,居然之傢的商超業務部開始構思無人便利店這件事。
元璟資本的郭翌從去年 6 月份便開始關註無人零售,他告訴虎嗅,在他看來最大的亮點在於相對於傳統的便利店,無人便利店能快速的擴張——標準化的盒子,意味著能快速批量生產,輕人工化的運營,意味著省去瞭部分招聘、培訓的環節。他認為,在消費者對於即時性購物的需求尚未能得到很好滿足的前提條件下,以更快的方式鋪點,迅速到達人群才是關鍵的關鍵,所謂的無人、智能都隻是手段,而非目的。
對於居然之傢而言,相較於以傳統的方式去開便利店,投放無人的盒子似乎是更便利快捷的選擇之一。在采訪過程中,居然之傢旗下怡食傢 CEO: 安利英 CEO 安利英反復跟虎嗅強調的就是兩個字:效率。
居然之傢並不打算死磕所謂的無人便利店,她坦言," 我就是個做零售的,什麼東西對我來講,賬算得過來就做什麼,僅此而已。" 安利英認為,脫離場景討論客單價是沒有意義的,有時越密集的場所,其客單價反而是越低的,基本上消費者在便利性地買一點東西之後就離開瞭。" 而圍繞提升效率這一點,依據不同的場景,居然之傢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 " 觸手 ",可以是無人便利店,也可以是自動販售機。" 有的模塊你是不值得付費,你要把它打的非常成本低,組合在一起,新的這個模塊才會特別的有戰鬥力。"
阿裡:用技術賦能線下實體店,做 " 水電煤 "
真正點燃無人便利店這個話題的無疑是阿裡。
在月初的阿裡造物節上, " 淘咖啡 " 一舉亮相,於此同時,阿裡 CEO 張勇在大會上稱,希望能 " 利用我們的大數據、利用我們的新技術、利用我們制造端的改革和升級,利用我們創新的金融手段,能夠完成我們人、貨、場的重構 ",做大傢的 " 水電煤 "。
在電商時代,阿裡為商戶打造線上平臺,而當線上流量成本優勢式微時,天花板將阿裡轉逼至線下。 " 提供基礎設施 " 是阿裡近來在不斷強調的——一如為用戶提供在線交易平臺的淘寶,在拋出瞭 " 新零售 " 概念之後,阿裡想做的會是用一套新的技術去賦能線下的實體店。
" 淘咖啡 " 相關負責人應宏對媒體表示," 未來在技術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這套技術將展開更多的授權合作,在商業領域進行復制和擴張。" 這或許意味著,在未來不太可能看到阿裡真的自主推出連鎖的無人 " 淘咖啡 ",7 月初在杭州亮相的 " 淘咖啡 " 隻是阿裡一套可以應用於線下實體店的各類技術集中展示的樣板間,而之後,它更可能也更有優勢的,其實是去為諸多的線下實體零售商去提供成套的技術解決方案。
而最終的呈現形式也不一定是所謂 " 無人便利店 " 的模樣,而是在某些可能的零售環節實現去人工化。
比如大型超市裡的無人收銀臺,比如傳統便利店的無人結算歸,或者是作為商場關門後用戶即時購物需求在時間上的補充,甚至訂貨、防損等環節的自動化,同時通過對於線下用戶行為數據的獲取,反溯到線上,進而影響到後端的決策。" 淘咖啡 " 隻是阿裡這一套線下零售技術落地的一種方式但卻並非唯一方式,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京東的新通路翻盤百萬便利店的邏輯是如出一轍的。
僅管阿裡試水的 " 淘咖啡 " 被業內人士評價為技術上沒硬貨的概念噱頭,不過是人臉識別 +RFID 技術的打包,但是已經從亞馬遜挖來瞭 Amazon Go 項目負責人的阿裡,在技術上的提升也是可期的。而包括一眾諸如繽果盒子、 F5 未來商店的創業項目,在資本的推動下也會迅速地進行技術的更新迭代。
電商巨頭在線上流量吃緊後,借用技術入局線下實體店,傳統零售商希望則以更輕巧便捷地方式搭建網絡,各自在已有的邏輯中自洽。無人便利店作為一種補充型零售業態會在一定程度上侵蝕掉部分傳統便利店尤其是夫妻店的蛋糕,但是遠遠談不上顛覆,然而無人零售的相關技術的升級落地,卻是一個大的方向。
現有的所謂無人便利店,相較於傳統便利店,隻做瞭前段的技術升級,但是對於零售的核心——供應鏈的升級改造基本上是幾乎沒有涉及的。
作為 " 新物種 ",無人便利店更多將是從傳統夫妻店手裡搶生意,對於日系便利店的沖擊不大。很大原因是日系便利店的鮮食部分占據瞭 30-40% 的銷售額。雖然有 F5 未來商店這類的項目通過機械臂組合想解決鮮食銷售的問題,但是這也對項目的擴張提出瞭新的難題。
今後的無人便利店是補充而非主流,無人技術落地於其他實體零售業態才是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