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
為企業減負、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為此,近年來,政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僅今年上半年就已出臺 5 批減稅降費措施,發放 " 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 1 萬億元 " 的政策大禮包,其中包括社保費率的下調。
" 社保費率經過幾輪的下調,五險總費率已經從 41% 降低到瞭 39.25%,降低瞭 1.75 個百分點,達到瞭一定的降費效果。" 中國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 年以來,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率均在下降,三險已無降費空間,醫保費率也很難再進行調整,唯一的降費空間就留給瞭基本養老保險。
實際上,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為給企業減負,社保繳費費率下調,已是近年來的一大趨勢,雖然隻有不到兩個百分點的降幅,但是,這已能夠為企業每年減少千億的成本。
每年減少千億成本
調查中,近 77% 的企業將勞動力成本列為成本壓力的主要來源,企業認為,工資上漲是大勢所趨,降成本不是要降工資,但與工資掛鉤的 " 五險一金 " 負擔偏重。
中國社保體系主要由 " 五險一金 " 組成,相關繳費一直高居用工成本的四成以上,面對企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中央工作層面正式提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並 " 五險一金 " 方案,並於 2015 年正式展開,截至今年年中,五險總費率已經降至四成以下,降低的企業成本已達千億。
6 月 30 日,國傢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四部門又聯合發佈《關於做好 2017 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繼續適當降低 " 五險一金 " 有關繳費比例,允許失業保險總費率為 1.5% 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 1%,同時,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這則是繼前兩年社保降費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調整。
就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稱,2015、2016 年兩年共降低企業成本大約 1300 億,今年年初,失業險再次階段性降費,若政策落實到位,可為企業降低成本約 200 億元。
如此算來,隨著繳費基數的不斷上調,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的做法,每年可為企業減少千億成本。
" 社保下調之前,‘五險一金’已占到工資總額的 40% 至 50%,具體來說,月薪一萬的話,員工實際到手的工資隻有五六千元,如果員工想要實際到手一萬元工資的話,那企業就要付出近一萬五千元的成本。"7 月 25 日,某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
" 今年下半年的繳費基數應會高於上半年。" 董登新表示,繳費基數逐年增加,在社保費率階段性下調的情況下,減負的數據就會更大。
結構調整 " 一箭雙雕 "
社保費率一直在降,單單從數據上看,效果也很明顯,但是,一味地降費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真正為企業減負,又能有效提高社會保障效率,唯一對策就是對社保制度和機構進行整合與再造。
經過多輪降費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三個險種的費率已逼近零,再無下調空間;而醫保費率基本上是剛性的,很難下降;再加上企業年金覆蓋面窄,形同雞肋,毫無降費意義可言。因此,社保降費仍有空間的地方,就隻剩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瞭。
" 目前,我國自雇者的總費率單獨設定為 20%,其中,12% 放入統籌賬戶,而 8% 放入個人賬戶。從理論上講,基本養老保險雇主費率從 20% 最多隻能降至 12%,與自雇者費率持平,但相應地也要降低替代率水平,同時,將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這‘三金’合一,建立‘強制公積金’並做實做大。" 董登新表示,人社部公佈的 2016 年的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為 66%,建議將該口徑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降至 45%,但前提是將補充養老金(強制公積金)進行大普及。
" ‘三金合一’是制度的整合與再造,它不僅能夠繼續提供住房保障功能,而且它會有效降低名義總費率,做實第二支柱,並能有效地提高補充養老金的覆蓋面和參與率,同時更能體現社會公平與正義精神,有利於遏制社會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現象。" 董登新表示,隻有將 " 五險三金 " 整合為 " 三險一金 " 之後,第一支柱降費與第二支柱做實,才能相得益彰、互為支撐。
據人社部統計,近 5 年來,我們國傢的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一直維持在 66% 左右。不過,基本養老金 66% 的替代率數據為官方口徑,部分研究機構的該指標已明顯進入下行周期,甚至表示替代率已下降到 45%。
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教授胡繼曄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 OECD 各國,在其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中,第一支柱平均替代率 22%、第二支柱的職業養老金平均替代率達 53%,而我國的養老負擔則過度集中在基本養老保險。"
常年的單腿走路,很難進一步進行費率的下調,同時,致使在職時和退休後的收入比差距不斷被拉大,更關鍵的是,基本養老保險不但繳費率高,而且給付替代率也偏高,這不但加大財政負擔,更為糟糕的是,它同時擠壓瞭其他支柱養老金發展的空間,而結構調整不光可以降低企業的負擔,同時提高瞭其他支柱的替代率水平。
就此,中國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建議通過稅優等方式大力發展第三支柱,使得三大支柱並行發展,相對平衡地承擔養老金替代率水平," 三大支柱的替代率水平介於 433 或者 442 的比例較為合理,其中,至少要保證第一支柱在 40%-45% 的替代率水平,起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作用,使得收入不高的群體沒有後顧之憂。"
事實上,從未來社保城鄉一體化及全國統籌終極目標來看,我國繳費型社會保障制度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制度重整,一方面要簡化繳費型社會保障制度名目,另一方面要消除制度重復建設、兩極分化的弊端,而社保降費正是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和歷史機遇。
責任編輯:李明徽;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