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累死累活一整年,究竟掙瞭多少錢?而你知道同事小張和隔壁老王掙瞭多少嗎?
圖片來源:jfdaily.com
在職場乃至很多社交場合中,談論薪酬似乎成瞭一種絕對的禁忌。除瞭涉及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等多種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比 " 貧窮 " 本身更可怕的,是 " 感到貧窮 " 的心理狀態及其帶來的後果。
作者:Elizabeth Kolbert
翻譯:錦衣 Reload
校對:Vicko238、Ent
沒有真正的贏傢,隻有大量的輸傢
有幾位經濟學傢想要檢驗兩個關於不平等的理論,尤其是關於薪水的不平等。這兩個理論相互對立,在結果出來之前很難說究竟哪個才對。
第一個待檢驗的理論是理性更新模型,就是說人們會從機遇的角度來評估他們的薪水。如果人們發現他們的薪水少於其他同事,他們會 " 更新 " 對未來收入的預測,認為日後加薪的前景不錯。反過來,比同事賺得多這件事情,會讓他們受到打擊。
第二個理論是相對收入模型,認為人們對於不平等的反應不是理性的,而是情緒化的。如果他們發現他們比同事賺得更少,他們不會將其視為可能加薪的信號,而是會將其作為自己不被賞識的證據。
圖片來源:gentwenty.com
一個新建立的數據庫為經濟學傢們檢驗上述兩個理論提供瞭便利。在美國加州,有一個數據庫對公眾開放,其中包含 30 多萬加州政府雇員的準確薪酬信息。但在這個數據庫剛剛建立的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經濟學傢們給加州大學三所分校的數千名員工發送瞭郵件,提醒他們這個薪酬數據庫的存在。果然,許多員工都去偷偷查看其他人的薪酬瞭。
幾天之後,研究者們發送瞭又發送瞭一封郵件請員工們評價對自己工作的滿意度。上一次沒有被提醒數據庫存在的員工,這次也收到瞭他們發送的這份調查。研究者比較瞭兩組人員的調查結果,確切來說,研究結果和兩種理論都不適配。
那些發現自己比別人賺得少的人不太高興,與控制組相比,他們對工作的滿意程度更低,尋找新工作的意願更強。但是涉及到較高收入的群體時,相對收入模型就不成立瞭,那些發現自己比同事賺得多的員工沒有感受到愉悅。經濟學傢總結道,查閱薪水數據庫 " 對收入在單位和職業中位數水平以下的員工有負面影響 ",而 " 對於收入高於中位數水平的員工沒有影響 "。
經濟學傢從他們這項研究中獲得的信息是,雇主 " 有強烈的動機 " 來保持薪水的隱秘性。假定加州政府雇員可以代表更廣泛群體的話,這項研究還提出瞭一個更大的、更令人不安的結論。在一個財富集於頂端的社會中——換句話說,就是像我們所處的這樣社會中——沒有真正的贏傢,隻有大量的輸傢。
收入不平等可能導致高風險行為
心理學傢基思 · 佩恩(Keith Payne)認為,至少在像美國這樣的國傢裡(大部分在貧困線以下的美國人也擁有電視機、微波爐還有手機),貧窮所帶來的真正害處是一種主觀上的貧窮感。這種貧窮感並不局限於那些收入處於末五分之一的人。在一個會與鄰居比較收入的世界裡,人們很有可能在有不錯收入的同時感到錢還是不夠。
圖片來源:素材公社
另一方面,感受到貧窮帶來的影響遠不限於感受本身。那些認為自己貧窮的人會做出和其他人不同的選擇,一般來說會是更差的選擇。例如,花幾塊錢去買一張彩票,而這張彩票能獲獎的機會隻有三百萬分之一,這怎麼樣都不能算好的選擇,尤其是對於那些勉強維持收支平衡的人來說。然而美國低收入人群購買彩票的比例非常高,高到有時候博彩行業被稱為 " 對窮人的稅收 "。
對此的一個解釋是窮人會有更冒險的行為,是冒險讓他們變的貧窮。而佩恩認為,恰恰相反,是貧窮導致瞭冒險。他的觀點在一項關於賭博的研究中得到瞭證實:那些自我感覺更貧窮的人更願意將錢花在卡牌遊戲等賭博形式上," 感到貧窮讓人更願意去擲骰子。"
在另一項佩恩和他的同事實施的研究中,被試被分成兩組然後進行一系列的賭博。每次他們會被給予一個低風險、低回報的選項(100%的機會贏得 15 美分)和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10%的機會贏得 150 美分)。在開始之前,兩組的成員會被告知關於之前參與者表現的故事(也是虛構的)。第一組被告知最成功的玩傢和最不成功的玩傢之間的差距僅僅是幾美分,而在第二組聽到的故事裡,這個差距要大很多。在隨後的實驗中,比起第一組,第二組的組員在遊戲中更多地選擇瞭高風險、高回報的選項。佩恩認為,這個實驗" 首次證實瞭不平等本身可以導致高風險行為的出現 "。
一項對英國公務員的研究獲得瞭類似的結果,研究發現,根據人們對自己身份地位的評級能更好的預測他們健康狀態,而不是教育水平和實際收入水平。
圖片來源:afndaily.com
在美國,1%的富人和其他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造成的主觀影響就是普遍貧困化。" 不平等在我們腦中和貧窮如此相似,"佩恩這樣寫道。
富人也會被貧窮感折磨
雷切爾 · 謝爾曼(Rachel Sherman)是紐約新學院的一名社會學教授。和佩恩一樣,她也研究不平等,但她的關註點更加具體:富人群體是否也有貧窮感?
關於富人,謝爾曼的第一個發現是富人們不願意和她對談。那些同意被采訪的被試者忽然間就停止回復她的郵件瞭。在做瞭許多努力後,謝爾曼成功和 50 名曼哈頓以及周邊地區的上流階層坐下談話。大多數傢庭的年收入超過 50 萬美元,大約有一半的人年收入超過 100 萬美元或有超過 800 萬美元的財產,或者兩者皆有(至少他們是這樣告訴謝爾曼的;在一段時間過後,謝爾曼開始認為他們低報瞭收入)。此外,謝爾曼的被試者還非常關註保密性。
謝爾曼的第二個發現——也許是從第一個發現延伸而來的,是富人們不願把自己視為富人。一位女性,有一間可以俯瞰哈德森河的公寓,在漢普頓還有第二個傢,傢庭收入每年至少 200 萬美元。她告訴謝爾曼她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 我覺得不論你有多少,總會有人擁有比你多一百倍的東西。"她這樣解釋道。
還有一位女性,有著更高的傢庭年收入—— 250 萬美元——反對謝爾曼使用的 " 富裕 " 一詞。"‘富裕’是相對的。" 這位女士指出。她的一些朋友最近乘坐私人飛機度假,她說那才叫富裕。
這種言論和佩恩的工作成果極其吻合。如果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富裕,那麼即使是超級富豪,在他們跟究極富豪比較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不夠有錢。那位為反對 " 富裕 " 說法的女性強調自己處於 1%中 " 非常、非常低 " 的位置上。她指出,"在這 1%中,處於底端和處於頂端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謝爾曼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她的被試者不願意被歸類到富人中,是因為不想被貼上 " 富裕 " 的標簽。" 這些紐約人試圖將自己看作‘好人’," 她寫道," 好人會努力工作。他們謹慎地生活,以他們的方式 …… 他們不會吹牛或者炫耀。" 還有另一點,謝爾曼指出她 " 驚訝 " 於她的被試頻繁表現出關於消費的矛盾情緒。"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這通常是由享有特權的道德沖突引起的。"
無論源頭是什麼——嫉妒抑或道德——謝爾曼記錄下來的這種不適感都與開頭那項關於加州大學的研究結果相印證。顯然,不平等是不對稱的。它讓底層的人蒙受種種苦難,為頂層的人帶來的快樂卻相對寥寥無幾。
憎惡不公平是一種 " 天性 "
關於不公平的不適感是與生俱來的嗎?正如傢長們所知道的那樣,孩子們在分配食物時候會觀察得很仔細。幾年前,一組心理學傢開始研究那些年齡太小而無法說出 " 不公平 " 的孩子如何回應不公平待遇。
他們招募瞭一群學齡前兒童,將兒童們配對分組。這些孩子拿到瞭一些用於玩耍的積木,過瞭一會兒被要求把積木放好。作為整理方塊的獎勵,研究者給瞭孩子們貼紙。不論每個孩子為清理工作做瞭多大的貢獻,最終研究者都會給一個孩子四個貼紙,給另一個孩子兩個貼紙。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說法,四歲之前的小孩不會有計數的概念。但是看起來就連三歲的孩子都能知道自己被不公平地對待瞭。大部分得到兩個貼紙的小孩嫉妒地看著另一位小夥伴的所得物。有些孩子說他們想要更多。
"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對平等的理解引出瞭這種行為," 研究者總結道,這項研究顯示瞭" 對於不公平的情緒反應出現得非常早 "。
如果這種情緒反應出現在幼兒身上,那表明憎惡不公平這種現象是可能先天固有的——一種演化而非文化的產物。
耶基斯國立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傢們利用棕色卷尾猴展開瞭進一步研究。科學傢訓練猴子用一個代幣換一片黃瓜。他們將猴子配對,然後給其中一個更好的獎賞——一顆葡萄。隻得到黃瓜的猴子明顯被激怒瞭,一些猴子不再交出代幣,另一些拒絕接受黃瓜甚至扔給研究者。卷尾猴就像人類一樣,研究者寫道," 看起來會用相對條件衡量獎勵。"
這樣看來,每個人乃至每隻動物都憎恨不平等現象。不過也有人認為,不平等在某些時候也可以促進社會發展。例如,空調在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富人們優先享受到這項成果,造成瞭一定的不平等。但是,隨著空調的普及,這項發明最終惠及瞭社會的各個階層。
但我們必須註意的是,不公平一旦突破瞭某個限度,必然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我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選擇來促進社會的公平。畢竟,貧窮心理學告訴我們,讓我們感到富裕的不是更多的財富,而是更多的公平。
圖片來源:thedollarbusiness.com
一個 AI
真的,我勸你就不要去問同事小張和隔壁老王掙瞭多少錢瞭,畢竟,如果他們反問的話,你有什麼臉回答呢?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