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財經觀潮(ID:guide0929);作者:潮哥
繼 8 月 9 日對中國發動貿易攻擊以來,剛剛,印度政府又以 " 擔憂數據泄露危害安全 " 為由,對中國手機產品蠻橫出手。
01
印度再度對中國發難
8 月 9 日,印度政府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共計 93 種產品征收反傾銷稅。
包括化學制品與石油化工產品、鋼鐵和其他金屬制品、纖維和紗線產品、機械零件、橡膠和塑料產品、電動和電子產品、日用消費品,等等。
幾天後的 8 月 17 日,據《印度時報》報道:
印度政府 " 懷疑中國手機制造商正在竊取用戶信息 ",比如聯系人列表和短信息等,妄稱他們在進行 " 黑客行為 ",並以此為由向中國各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發出警告令其限期整改。
盡管美國的蘋果、韓國的三星以及印度本土的手機制造商也收到瞭類似的通知,但收到警告的大多數是中國手機品牌。
很明顯此舉就是沖著中國而來。
近年來中國手機品牌發展迅速,在中國國內趨飽和的狀態下開始遠征海外市場,臨近中國的印度市場成為國產手機的主戰場。
vivo、OPPO、聯想、小米等手機由於走的都是為中低端人群設計,因此在印度都有不錯的市場占有率,而小米更是把印度市場看作海外最重要的市場,有稱霸印度手機市場的意思。
數據來源於 IDC 手機季度跟蹤報告;制圖:潮哥
從上圖可以看到,盡管三星仍是印度手機市場中占比最大的品牌,但中國的小米 + 聯想 +OPPO+vivo 的占比達到瞭 43.5%,中國手機品牌幾乎占據瞭印度手機市場的半邊天。
02
小米、OPPO、vivo、聯想麻煩瞭
據印度官員的消息稱," 印度政府要求這些公司在 8 月 28 日之前按照印度的安全條款進行整改,政府也可能進行審核,以確保它們符合相關規定。" 該官員還表示," 如果這些公司被發現違規,將對他們征收罰款 "。
印度此舉真的是因為信息安全問題嗎?明眼人誰都知道,這隻不過是個借口,其目的是想動搖牢牢占據印度市場的中國手機品牌,給自己的本土手機品清道。
不依靠這種強制措施,印度本土手機很難和中國手機形成競爭。
據印度工業集團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企業在印度新興的電信行業中所占市值日益增長,達到近 220 億美元。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在印度手機市場占比前五名中,沒有印度本土品牌,而中國手機品牌則占據 4 席。
另外,據印度網絡公司 LocalCircles 對印度民眾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
在 8689 名受訪者中有 38% 表示主要購買中國的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15% 表示會購買中國的傢用電器和裝飾品,10% 表示會購買中國的禮品類產品,37% 表示會購買各種來自中國的產品。
與同類的印度產品相比,8973 名受訪者中有 83% 更青睞中國產品,原因是中國產品的價格更低廉。
這讓他們更不爽瞭,由此引起瞭印度政府內部強烈的反應。
於是他們就開始打著 " 中國電子設備將數據傳輸或存儲在中國服務器,這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尤其是在兩國邊界緊張局勢加劇的時候。" 的幌子,行霸道之實。
據網上資料顯示:
vivo2016 年 12 月在印度 Uttar Paradesh 邦建立智能手機工廠,駐印度大使樂玉成及多位印度政要還應邀出席 Vivo 手機印度工廠開工典禮,並參觀 Vivo 手機組裝生產線;
作為最早進入印度的華為於 16 年 8 月在印度 " 矽谷 " 班加羅爾設立瞭在中國以外的最大規模全球服務中心。投資額達到 13.6 億盧比,配置瞭約 1000 名工程師,為亞洲、中東和非洲等 30 多個國傢的業務提供支持;
金立 2016 年 9 月份發佈消息稱,將投資 50 億盧比在德裡首都圈內的哈裡亞納邦建設新工廠。已經與該邦政府簽署備忘錄(MOU)。該公司公佈瞭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預定近期在印度投放 4 款新機型,2016 財年底之前將目前約為 5%的份額擴大至 10%左右;
富士康計劃到 2020 年,在印度國內興建 10 至 12 傢生產工廠,並投資印度本土制造商;
小米通過富士康在印度建工廠,目前整機 75% 的零件實現本地化制造。小米 2016 年春申請瞭可在印度 100%外資持股的 " 單一品牌零售業 " 授權許可,表示將向印度市場投放空氣凈化器等,把進駐生活傢電領域也納入視野。小米在印度的口號是要做 " 印度的小米 ";
OPPO 已通過在本土建立工廠,設立分部,降低成本,拓寬渠道,開始線下銷售;
一加手機去年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設廠,生產一加手機。一加手機 CEO 劉作虎還親自到印度站臺推銷。
此次印度限令中國手機品牌整改,肯定會對中國手機廠商如 vivo、OPPO、小米、聯想、華為、金立等帶來沖擊,影響他們的銷量。
無論是今天對中國手機品牌下手,還是 8 月 9 日對中國 93 種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印度無非是想通過這些手段,在經濟上對中國產生影響,試圖縮小與中國的貿易逆差。
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也是中國外貿中最大的逆差國。
數據來源於國傢統計局
從數據可以看到,中國對印度處於絕對的順差地位,2016 年出口 / 進口值高達 4.9。盡管今年上半年這個值有所縮小,但 6 月份又回到瞭高點。
數據來源於中國海關總署
2016 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占印度進口總額的 18%,遠高於排名第二位的美國(204 億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對中國的出口僅占其出口總額的 3.5%。
中國的 GDP 已經是印度的 5 倍瞭,還在大把大把地賺著印度人的錢,這是印度不爽的重要原因。
03
印度頻繁出手,會不會加劇中印軍事沖突
其實,從 8 月 9 日印度發動對中國小規模的貿易戰那一刻開始,就表明印度已經開始在給自己找臺階下。
印度心底根本不想也不敢跟中國一戰,盡管昨天中印邊界 " 拉達克地區 " 爆發瞭石頭大戰,雙方用最原始的武器——石頭——互相攻擊,也改變不瞭雙方都不願一戰的想法。
事實上,從中印邊境爆發沖突以來,印度自始至終都沒有過想與中國一戰的念頭。美國誤以為挑起瞭中印軍事對抗會釀成不可收拾的後果,他太高估瞭自己的智商,同時又低估瞭印度的智商。
印度,無論是引發 " 中國洞朗地區 " 摩擦,還是 8 月 9 日對中國 93 項產品征收發傾銷稅,還是現在對中國手機蠻橫動手,都是在打著自己的經濟小算盤。
一方面做給美國人看,從而低價獲得美國戰機引擎和雷達的技術授權。並以 20 億美元的價格把一般盟國都買不到的 22 架 MQ-9B 死神無人機等等拿到手。這可是美國自己都尚未服役的無人機。
另一方面,則是想扭轉對中國巨大的貿易赤字。
但印度忽略瞭一點,中國可是貿易戰高手。近十幾二十年來,中國面對過多少貿易戰,與歐盟、與美國,與日本,與印度,最終不還是在貿易中占據順差的一方。
中國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背書。另外,中國還牢牢緊握著一把印度分裂的鑰匙。
藍色的河流是雅魯藏佈江,先後流經瞭中國、印度和孟加拉國。雅魯藏佈江在印度境內被稱為佈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正好穿過瞭印度 " 東部的小雞 " 區域。而這個區域的北部,就連接著中國的藏南地區——目前有 9 萬平方公裡被印度占領。
隻要中國水利部門一動手,改變水流量大小,就可讓被印度強行納入版圖的東部幾個邦處在危險境地。這片地區民族眾多,方言眾多,一直以來都未能真正融入印度," 印度意識 " 淡薄,由此或許還會引發該區域獨立。
盡管當時在上圖四條黑色豎桿的地方修建大壩的時候,有和印度通氣,並達成諒解。但一旦惹急瞭中國,切斷水源,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