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 吸才 " 殺手鐧: 多招彌補 " 個稅扣除 " 到手工資等於稅前
王海平
本報記者 王海平 南京報道
地方 " 攬人 " 政策再突破
不能留住人才,對地方來說,就如同缺乏未來發展潛力一樣危險。因此,盡管畢業季已過,但地方吸引人才的比拼並未停止,反而有 " 白熱化 " 的趨勢。
近日,先有杭州擬出臺 " 租購同分 ",為 " 杭漂 " 安居打下基礎;後有武漢市委書記高調宣佈大學生八折購房;再之後是江蘇提出部分人才可以補貼扣稅收入。可以看到,各種政策既有針對高端人才,也有專門吸引畢業生。而地方人才大戰的打法,也開始向更 " 貼心 " 的方向轉變。
導讀
此前,江蘇曾出臺政策,對人才個稅扣除部分可給予 " 最高三年、最多 30 萬 " 的補貼。而此次《意見》給出瞭具體突破性的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創新人才政策,使引進人才的實際收入等於其工資薪金的稅前收入。
經過近半年的調研匯總,8 月 28 日,江蘇省政府對外公佈瞭《關於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意見》(下稱《意見》),試圖持續減輕企業負擔,切實提升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這已是近兩年來,江蘇第三次下文減輕企業負擔。據江蘇省 " 減負辦 "(掛靠省經信委)統計,預計到 2017 年底可累計為省域內企業減負超過 2310 億元。
《意見》由 17 條具體的政策組成,包含 " 完善營改增、確保稅負隻減不增 ",規范中介和協會收費,減少省級涉企收費,加大對職工培訓補貼力度的措施以及在用電、融資、人才引進獎補 " 等方面。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此次《意見》在吸引人才方面使出 " 殺手鐧 ":鼓勵地方政府創新人才政策,使引進人才的實際收入等於其工資薪金的稅前收入。
在這背後,體現瞭江蘇的發展思路:通過引進人才,減輕企業負擔,帶動整個江蘇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表示,江蘇自 1997 年開始根據中央規定減輕企業負擔。在本次《意見》出臺後,省級政府為企業減輕負擔的政策操作空間已很有限。
補貼人才扣稅收入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江蘇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此前大致經歷瞭治亂減負、清費減負階段,共為企業減負約 150 億元。2016 年,隨著江蘇省政府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意見的出臺,正式進入 " 降本減負 " 階段。
2016 年,江蘇直接降低企業成本 1070 億元。當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5.7 萬億元,同比增長 7.5%;實現利潤 1.05 萬億元,同 比增長 10.0%;收入、利潤均居全國第一,分別占全國的 13.7%、15.3%。這意味著,江蘇前兩輪降成本意見的深入實施,取得瞭階段性成效。
自 2017 年以來,江蘇減輕企業負擔工作不斷推出新的措施,包括精準落實國傢政策,停止征收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進一步下調工業企業電價 等。2017 年 1-6 月,江蘇直接降低企業成本 590 億元以上。其中,降低企業人工、物流成本約 65.4 億元;降低用能、用地成本約 13.5 億元;為企業 減輕稅費負擔約 507 億元。
而此次印發的《意見》,是江蘇近兩年來第三次由省政府直接下文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這與之前的有何不同?
王志忠對此解釋,從精準貫徹中央精神和省級開展的 " 大走訪 " 活動反饋看,企業對 " 稅費 " 負擔的問題反映仍然較為強烈,這主要是因為當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 大,市場風險點增多。因此,在企業負擔重、成本高問題凸顯的背景下,不斷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尤為重要。
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高清也認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發生瞭新變化,需要更大力度地釋放降本減負政策紅利。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此次 " 降本減負 ",很多政策圍繞著企業用人方面。據瞭解,有企業通過 " 高薪 " 招納高級人才,但在繳納個稅之後,其收入會打折扣,與高級人才的預期有差距。
此前,江蘇曾出臺政策,對人才個稅扣除部分可給予 " 最高三年、最多 30 萬 " 的補貼。而此次《意見》給出瞭具體突破性的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創新人才政策,使引進人才的實際收入等於其工資薪金的稅前收入。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采訪瞭解到,地方政府可在租房補貼、項目資助等方面加大力度,彌補 " 個稅扣除部分 "。
另一條創新性的政策在於,可將 " 地方教育附加 " 這部分的費用,用於職工技能培訓補助。該政策為江蘇在第一輪降成本意見中的全國首創,但因為缺乏操作細則難以落地。
本次《意見》則要求在 2017 年 9 月底之前發佈具體的實施細則,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傾斜力度。
江蘇省財政廳副巡視員徐洪林對此表示," 地方教育附加 " 在江蘇提取的規模已達到約 130 億元的,這將為企業在轉型升級中提供 " 人 " 的支撐,防止人才流失。
多措施 " 減負 "
針對企業減負,《意見》還提出瞭其他的措施。
比如,作為國傢的重要財稅政策," 營改增 " 減稅效果明顯,但一些行業由於進項抵扣不足,上繳稅收不降反增。《意見》提出進一步幫助納稅人用足各項過渡安排和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繼續按簡易方式繳納增值稅。王志忠指出,必須確保所有行業稅負隻減不增。
而在減少省級涉企收費上,企業普遍反映的一項為 " 工會收費 "。對此,王志忠表示,收取比例由國傢工會法規定,地方沒有調整的權限。因此,《意見》提出對按 規定免征增值稅的小微企業,暫緩收繳工會經費,盡最大可能地減少制度羈絆。目前,江蘇省級涉企收費在政府收費清單中占比已低於 25%。
高清進一步表示,《意見》明確審批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委托開展的技術性服務活動,必須通過競爭方式選擇服務機構,並由審批部門支付相關費用,並按規定納入部門預算。" 過去靠收費養的人由財政保證,並逐步進行精簡。"
同時,針對企業反映的金融機構存在的轉嫁貸款評估成本、已承兌匯票代替貸款等問題,依據現有相關政策,《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機構行為的監管舉措,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挖掘為企業減費讓利空間,努力實現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 " 雙降 "。
就過去電費隻收 " 現金 " 的問題,高清指出,江蘇已獲批售電側改革試點,《意見》提出堅持市場化方向,對信用評價為良好的企業,由供用電雙方協商,選擇靈活的電費結算方式。
此外,考慮到目前全國至少有 23 個省市頒佈瞭減輕企業負擔的法規或規章,《意見》就此明確,2017 年 9 月底之前對原有《進一步改善企業發展環境規定的通知》(2004 年)進行修改完善,確保減負 " 依法 " 進行,不走 " 回頭路 "。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意見》還要求加強對壟斷商品及服務的價格管理,嚴肅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低價購買商品的行為,堅決制止和依法查處通過壟斷協議等方式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