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半年上漲兩倍多 散戶湧入風險放大

08-30

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就伴隨著價格大起大落。2009 年問世至今,比特幣的價格已經翻瞭 8 倍,今年隨著相關消息多發,這一特點再次凸顯,僅上半年比特幣價格就上漲瞭 260%,進入 8 月份後,更是一路飆升突破 3 萬元,截至發稿,火幣網比特幣價格報 28888 元。

" 監管的方向將主要是針對交易平臺的監管,針對散戶的監管是很難有什麼效果的,但是發牌相當於認可其等同於其他金融產品的交易,短時間內應該不太可能,近期最有可能的監管動作是在具體領域畫紅線,比如對具體的 ICO 項目設置要求。" 比特幣市場資深研究員肖磊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表示。

投資需求支撐價格的 90%

對於今年上半年價格大漲兩倍多,8 月份一度突破 3 萬元的這種行情,比特幣市場分析師對記者解釋道,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場的消息刺激,一方面,多國政府陸續出臺瞭相關監管規定,比如日本接受其支付地位、美國對交易平臺進行持牌監管;另一方面,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大投行都發佈瞭針對比特幣的分析報告,並將其與黃金進行對比。這些現象均使得投資者持幣信心大增。

另一個方面的原因則是 ICO 的大熱。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上半年因 ICO 進入,全球以太坊、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領域的資金就達到 21 億美元, " 按一半算的話也有 10 億進入瞭比特幣市場,自然也刺激瞭其價格走高。"

如何理解比特幣 3 萬元 / 枚的價格?

肖磊對記者稱,比特幣不是標準化的交易產品,估值沒有錨。以前大傢按黃金的價格來分析它,突破金價繼續上漲之後,現在市場又開始對標支付寶、銀聯這種全球性的支付工具來看待其價值空間,但又還遠沒有達到支付寶該有的估值。其使用價值非常有限,比如日本認可比特幣作為支付工具之後,真正使用比特幣進行支付的非常少。" 比特幣現在的價格裡 90% 是投資性需求,隻有 10% 體現的是使用價值。"

比特幣交易平臺顯示,截至 8 月 29 日中午 12 點,全球比特幣市值 727 億美元。國傢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傢委員會《國內比特幣交易情況監測報告》顯示,虛擬貨幣種類達數百種之多,按 7 月份的市值看,排名前三的是:比特幣,市值占比為 51%;其次是以太坊和瑞波幣,分別占 20% 和 7%。今年上半年,比特幣市值增長 2.7 倍,以太坊增長 41 倍,瑞波幣增長 49 倍。

除瞭價格波動大外,國內比特幣市場的交易量變化也非常大。據記者瞭解,前幾年由於交易平臺主要做的是程序化高頻交易,國內市場比特幣交易量占到全球市場的 90%,今年 1 月份央行約談比特幣交易平臺,並做出瞭禁止提幣、必須收取交易費等相關規定,平臺的交易量占全球比例驟降至 20%-30%。

不過據記者瞭解,監管機構對交易平臺的駐場檢查,雖然使得平臺交易量銳減,但是交易需求並沒有減少,主要轉移至瞭場外市場,也就是私下裡自行交易。肖磊就透露,就其所知的幾個比特幣交易 QQ 群每日的交易量就占到國內交易的一半。

一位交易平臺人士對記者表示,央行上半年檢查時一度禁止提幣,但後來又放開瞭這一規定,允許平臺提幣," 可能是他們也發現瞭禁止從平臺提幣使很多交易轉移至場外,而場外更難監管。"

散戶湧入放大風險

監管迫在眉睫

對於一些比特幣資深玩傢來說,現在的市場有些 " 變味兒 " 瞭。一位比特幣投資者明確對記者表示,主要是就是為瞭炒短線賺錢。而早在比特幣誕生時,其實主要一幫程序員基於信仰而持有。

尤其是今年行情大熱,加上其他資產收益率低等原因,很多完全不知比特幣為何物的散戶紛紛湧入比特幣市場。" 我們今年的用戶數量相比去年同期新增 5-10 倍。" 一傢平臺人士透露。

大量非專業散戶湧入使得比特幣市場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大為增加," 沒有停牌和漲跌幅限制,不間斷交易,一旦出現拋售和跑路情況,又不像主權貨幣那樣有央行作為最後承接人,也不像標準的私募基金產品的投資者有正確的認知不會輕易去鬧事。"

2014 年的時候比特幣價格就經歷瞭一輪大跌,跌幅一度達到 60%,不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情緒恐慌," 那個時候還是比較懂的人在裡面玩,如果現在再來這麼一輪大跌,恐怕情況就要嚴重得多瞭。" 肖磊表示。

對於目前比特幣市場存在的風險,火幣網 COO 朱嘉偉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第一個是技術風險,出現才幾年的時間,現在支撐幾千億人民幣的市值,是存在風險的,譬如現在在鬧的分叉、擁堵等都是技術風險的一種體現;第二個是競爭風險,新的、技術更先進、更優秀的數字資產不斷出現帶來的挑戰,像以太坊、萊特幣都有可能。第三個就是政策風險,也就是全球各國對於新興的數字資產的態度和政策。

據記者瞭解,目前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運作已經相對較為規范,比如開戶流程和認證與證券賬戶開戶嚴格程度相當。但這主要是央行進場檢查之後平臺主動規范的結果。監管層面針對比特幣交易的規定一直是空白,而目前的重心主要針對 ICO。" 個人認為目前還處於觀察期,但從趨勢上來看,未來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在中國必定會納入監管,隻是時間問題。" 朱嘉偉表示。(編輯:曾芳,如有意見或建議,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更多內容請下載 21 世紀經濟報道 APP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