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什麼?明星!我們要什麼?撈金!

08-20

於明星而言,這是一個市場利好的黃金時代,中國藝人的身價水漲船高,吸金能力讓人咂舌。如果出場費等於綜藝質量,中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綜藝大國瞭。

" 知道 "(nz_zhidao)和你聊聊,中國明星吸金現象背後的那些事兒。

在中國戶外真人秀綜藝井噴的 2016 年,也是明星們身價和收入飆升的一年。在此之前,許多明星恐怕也沒想到原來還可以這樣叫價。" 市場非常亂,今天一個價,明天一個價。" 臺灣《Belle show》節目提到《極速前進》第二季曾邀請范冰冰參加,她直接開價 6000 萬元,愣是把節目組給嚇退瞭。

明星身價 " 高!高!高!"

6000 萬是一個很離譜的數字嗎?放在今天的中國市場,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千萬級別的報價在今天的大陸真人秀市場並不罕見,雖然《極速前進》未能成行,但《挑戰者聯盟》邀請范爺,據說她友情報價 3000 萬元,還向 " 挑聯 " 推薦瞭男友李晨。效果 " 好 " 的香餑餑黃渤被幾大衛視競價爭奪,最後加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據媒體報道 " 一季是 4800 萬元,這個價格已經超劃算瞭 "。最近真人秀中頻繁露臉,投資電影電視劇屢屢被差評的黃小廚黃磊,一季的價格也高達 3000 萬元。

(數據來源於網絡)

在界面 • 頭條聯合發佈的 2017 年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中,估算統計瞭過去一年活躍在大眾視野的一百位兩岸三地明星的稅前收入(不計入名下投資)。其中范冰冰以 2 億 4400 萬元占據榜首,鹿晗收入 1 億 8160 萬元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周傑倫:1 億 8150 萬元。

創收一億以上的 14 位,6000 萬以上 40 位,3000 萬以上 37 位,2520 萬元的湯唯排位最末。縱觀 100 位在榜的明星藝人,有大紅大紫的小鮮肉——李易峰 17070 萬、吳亦凡 13680 萬,也有斬獲頗豐的常青樹——成龍 16800 萬、張學友 9700 萬)。

新生代藝人與老牌藝人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你方唱罷我登場。但不管新舊流派之間如何傳承更迭,他們收入囊中得是實打實的鈔票,於明星而言,這是一個市場利好的黃金時代,中國藝人的身價水漲船高,吸金能力讓人咂舌。

2016 年度福佈斯全球女演員收入排行榜中,范冰冰曾憑借 1700 萬美元的成績,位列第五,一年的時間,收入增加瞭 200% 有餘。福佈斯 2016 年中國名人排行榜中顯示黃渤年入 3900 萬,第 22 位,2017 年他的收入高達 8250 萬,卻排在瞭第 25 位。去年以 1220 萬元排行 99 位的郭德綱,在今年打瞭一個翻身仗,7930 萬,躋身前 30。可見明星的整體薪酬漲幅速度有多快,或者可以說影視綜藝帶來的高度曝光對明星有著極其顯著的增益效果。

如今的明星收入基本由影視作品片酬、綜藝節目片酬、廣告商業活動代言三個部分構成 , 當從韓國購買版權翻拍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放映熒屏,輿論不自覺會瞄準中韓兩國同檔節目的制作、收視、MC 等問題,備受關註的就是制作經費,在娛樂產業高度發達的韓國,藝人的收入遠比不上同級別的中國明星。

韓國國民 MC 劉在石拍攝一期原版《running man》 的費用是 1000 萬韓元(折合人民幣 6 萬),網傳韓國藝人錄制電視節目的出場費從人民幣 1000 元到 5800 元 1 集封頂。而鄧超、楊穎等人的錄制費用雖不至於千萬天價,但比之韓國,肯定還是闊綽許多的。正如參加過《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的韓星黃致列在所屬國 KBS 電視臺《Happy Together 3》中曝光得那樣,在中國的片酬 " 看作是韓國的 100 倍就行瞭 "。

這樣的懸殊差距不止發生在中韓之間,演藝人制度極其成熟的日本與中國的差距也很大,著名 MC 北野武、塔摩利等綜藝節目一期出場費在 200 — 300 萬日元(約 119800 元 -179700 元),人氣嘉賓則是 30 — 80 萬日元。

如果出場費等於綜藝質量,中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綜藝大國瞭。

綜藝帶來人氣,流量創造財富

《極限挑戰》拍攝圖(資料圖 / 圖)

明星高片酬現象絕非偶然,事實上近年來,率先看漲的是明星拍攝電視劇的費用,據《光明日報》報道,2009 年以前,二線演員單集片酬在 3 — 5 萬間,一線演員控制在 15 萬上下。如今一般都到 40-50 萬元,不知名演員也要兩三萬,而日本藝人拍攝 1 集電視劇的片酬約在人民幣 59900 元— 119800 元。

打造 " 名導 + 明星 + 巨資 " 的大制作時,制作方和投資方傢如果不瞭解創作就看準明星帶來的流量,不管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優先使用曝光率高、人氣高、形象好的藝人,因此會出現同期播出的不同影視劇中選用同一個女主角或男主角的 " 霸屏 " 現象。

導演侯鴻亮曾透露過影視劇制作經費的一個比例:"2006 年左右,演員的費用大概能占制作費用的 30%,而現在大部分演員的費用可能要超過 70%。"

不管劇組投入多或少,明星片酬幾乎沒有講價的空間,特別是經紀人 " 一攬子 " 全包管理模式下的藝人,定價喊價是經紀公司決定,風險則被制片方承擔,不管作品的發行情況如何,確保不賠本的隻有明星。在這場賠率極低的遊戲裡,不用很努力也可以獲得豐厚的基礎收益,抓住核心流量的小鮮肉完全可以演技不在線,隻要粉絲還愛他們,他們就不會輸。

以楊洋為例,據韓媒報道,去年主演《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楊洋,有 9120 萬入賬,而同年憑《太陽的後裔》大火的 " 老公 " 宋仲基,年收入大致才 8400 萬。

韓劇《太陽的後裔》,狙擊少女心的宋仲基(資料圖 / 圖)

戶外真人秀綜藝制作的套路與影視劇有略微差別,它屬於行業內的新鮮事物,尚處於摸索階段,尤其是國內原創真人秀綜藝資源貧瘠的情況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會知道味道如何,效果如何。最保險和原始的手段就是抓大明星,業界有一個專有名詞叫 "PPT 之神 ",指的是像范冰冰、鹿晗、楊穎等有號召力、表現力的明星,影響力來瞭廣告就來瞭,招商資金到位,制作和宣傳就能展開手腳。

可利潤的巨大蛋糕不能被一傢獨占,當第一個節目大獲成功後,會有接連不斷的資本湧入綜藝市場。相較於影視作品,綜藝節目的制作難度小,收益周期短,對明星來說,就是 " 好吃不累 ",一期收視率高的節目,就能獲得大量曝光,表現好、真性情還能收割一批路人粉。綜藝引流帶來的人氣基礎,會轉化為身價上漲的金牌籌碼。

當明星資源被綜藝大量占有,無形中會給影視劇市場施加壓力,更何況中國的影視行業產量大,2016 年全國各類電視劇制作機構制作完成並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就有 333 部、14867 集(來源: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行業競爭激烈,優質演員供大於求,不乏有為搶奪資源哄抬價格的同行,所以明星們紛紛 " 加薪 "。

高片酬有冷卻的可能嗎?

高薪演員並非中國大陸一傢,好萊塢的高薪明星也非常之多,如:詹妮弗 • 勞倫斯、斯嘉麗、巨石強森、范迪塞爾等等,他們在 2016 年都收獲瞭 1 億人民幣以上的收入,與中國的超一線明星相比,同樣的高收益,為什麼他們就很少被質疑呢?

好萊塢女星英格麗 • 褒曼(資料圖 / 圖)

從市場經濟角度來看,高薪現象是被允許存在的。經濟學傢曼昆對 " 超級明星現象 " 曾有過解釋:如果有一個最幽默的演員,所有人都想看他的下一部電影,有他主演的電影就無法輕易被別人所取代,而且這位演員可以同時向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觀眾售賣他的幽默服務。而好萊塢電影明星無論是在知名度上、演技或是個人魅力上,都頗受觀眾認可,這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存在是合理的,那麼為何中國的高薪明星會引發眾多反對的聲音呢 ? 原因恐怕在於明星的高薪和如今的房價一樣,虛得很。抱著趨利目地的投資方率先站在瞭生物鏈上,實力雄厚的富豪、地產大亨、上市公司老板等被影視行業的盈利能力吸引,他們熟知投資市場的博弈規律,把成本的雪球不斷滾大,以動輒幾個億的投入造勢。而明星們雖然身價很高,演技卻十分感人。而且,為瞭爭奪明星,劇組隻能在其他方面縮衣減食,所以 5 毛的特效,1 毛的制作,超強陣容演出瞭一臉懵比的效果。

投資商為瞭從廣告招商和收視中獲利爭奪明星,廣告商看中明星和影視綜藝的宣傳力度不惜重金。然而,不論是投資商、廣告商還是明星的最終指向都是市場,就是粉絲買單。如果這個利益生態圈不被打破,那麼中國明星的身價隻會居高不下。

很多國傢對 " 明星片酬過高 " 采取過引導措施,法國曾明確規定,預算在 700 萬— 1000 萬歐元的電影,演員、導演支付的片酬不能超過預算的 5%,1000 萬歐元以上的,單筆片酬不能超過 99 萬歐元,否則會失去申請國傢電影資助的資格。

日本和韓國的演藝制度相對成熟,日本電視行業由四大電視臺 Fuji Tv、NHK、NTV、TBS 占據主要市場,制片方對明星的議價能力強,明星的最高片酬能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而韓國有充足的優質藝人供給,幾大經濟公司源源不斷的培養和選拔藝人,還有大量候補 " 練習生 ",並且產業環境相當成熟,分工細致,綜藝和演藝圈子幾乎是分開的,綜藝開不出高價,經紀公司也會限制明星上節目。正因如此,藝人和制作人是可以相互制衡的關系,生態上的平衡致使日韓不可能會產生虛高的行業現象。

好萊塢常用的 " 收益分成制 " 也值得借鑒,讓明星降低片酬,參與票房分成,把明星和電影綁在一起,共負盈虧。投資式的方法讓明星為瞭豐厚的回報更具表演動力,片方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各國不乏好的做法,可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