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城市的人才競爭大戰顯得格外火爆,其中幾個二線城市在這場大戰中最是求賢若渴。4 萬變 10 萬,100% 穩賺,關鍵要有方法!
武漢、長沙、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裡的排頭兵們,為瞭引入人才,留住人才,甚至推出瞭送戶口送房子又送錢的 " 搶人計劃 "。
這些誘人的人才政策經過媒體的鼓吹,的確讓很多身在北上廣的年輕人開始考慮擇一座新城而居。
然而,當很多人都在蠢蠢欲動時,我的一位同事小張,卻對這類新聞毫不動心,甚至嗤之以鼻。
為何他會對二線城市有如此印象呢?曾在武漢上學,如今在北京工作的他,講出瞭他的經歷和感受……
以下是小張的敘述:
多少個黃昏周末,我打江灘走過,又望著滾滾長江心潮起落。
幾乎每個應屆畢業生都對武漢有一種恨。
2014 年 6 月,我帶著未知和惶恐走出瞭校門,回想起近幾個月找工作的經歷,我對這個城市早已沒有瞭半分喜愛,甚至有些憎恨。
武漢是全國著名的大學城,算上高職高專有 69 所高校,985 兩所,211 七所,普通一本兩所,二本十二所,還有幾十所高職高專。
這裡有一條按學歷高低、學校排名形成的高校鄙視鏈和求職鄙視鏈,它如一道命運審判,時刻敲打著無數畢業生有限的自信和尊嚴。
唯一的例外,是當初我在新東方面試老師的時候,第一個上臺的 985 高校碩士被當場淘汰,這或許是我第一次在武漢看到理性對待學歷與能力的問題。
有一次在一個大型招聘會上,我發現瞭武漢某知名地產公司現場招聘。我把招聘簡章認真看瞭一遍,"985/211 重點高校優先 ",我心裡頓時泄瞭一口氣,無奈地走瞭。
走瞭一陣,我又不甘心:985/211 優先,沒說其他不要啊,何不拿作品去試試呢?就繞瞭回去。
" 您好,我是武漢 ** 大學廣告專業的應屆生,我對您這邊的文案職位很感興趣,這是我的簡歷作品。" 我一邊說,一邊遞交上一紙簡歷和十幾張個人作品。
翻瞭幾頁,招聘人員說," 嗯,作品不錯,回頭我會把它交給我們總監的。"
但是我走開不遠漫不經心回首之間,我看見她們兩個交頭接耳,然後我的簡歷和作品被扔進瞭垃圾桶。
後來聽一個做 HR 的同學說,最開始工作的時候篩選簡歷,基本上就是以學歷來檢索,有些公司在查看郵箱時,非 211 高校即便投瞭簡歷也不下載或者查閱。
是的,如果你不是 985/211 高校畢業,企業對你的鄙視,不僅僅是硬生生的理直氣壯,還有可能是當面赤裸裸的肆意羞辱。
每個在武漢讀書的人,不能說對它沒有感情,一旦畢業卻都會有逃離的迫切。
正如那句歌詞:
你說你想要逃,偏偏註定要落腳。——《用心良苦》
近代武漢,在清末、在民國,都是中國響當當的一線大城市。
到瞭改革開放以後,武漢的經濟發展與沿海地區就拉開瞭很大的差距。可以說,在產業結構上,武漢是個嚴重偏科的優等生——總成績貌似不錯,實則有著不堪一擊的軟肋。
武漢有漢陽造、楚天 181 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卻在商業和文化之間失衡,漢陽造更是淪為影樓、酒吧、餐廳匯集之地;
武漢有位列全國十大報業集團的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在新媒體浪潮席卷大潮下,卻沒有亮眼的成績;
武漢有光谷這樣全國知名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中心,卻在互聯網版圖中沒有一席之地。
英雄無用武之地,大學生不逃離武漢另謀出路,難道要自己創造就業機會嗎?
比如說,武漢沒有什麼像樣的廣告傳媒公司,就讓大量相關專業大學生被迫出走。
因為沒有大型企業有廣告公關服務外包,所以就沒有能夠產生比較正規大型的廣告公關公司。除瞭一些規模較小的服務一些小客戶,更多的是作坊式的廣告物料制作部,比如制作個 " 麻辣小龍蝦 " 的燈箱。
在武漢的國際會展中心、丁字橋人才市場和洪山體育館,每年有幾十場、上百場招聘會,卻從來看不到一個知名企業。
鮮為人知的企業知名度,工資待遇還低得驚人。不少人從丁字橋人才市場出來,就在傅傢坡長途汽車站買好瞭去往遠方的車票。
一個畢業後在武漢呆瞭一年半,後來又南下深圳的同學這樣評價武漢:" 人脈和技術是武漢的硬通貨,武漢不尊重文化知識,所謂的註重文化也僅僅是體現在文憑和學歷上。"
當初,他在武漢某公司提瞭很多次的點子,都被上司槍斃瞭,部門裡面沒有人敢對這位 211 高材生的決定提出異議。後來他把這些點子從武漢帶到深圳,得到瞭現任老板的賞識。
漢口在 1858 年成為通商口岸,但武漢至今也不是個開放的城市。
如果說北京的普通話可以暢行中國,廣東的粵語也能根據影視印象聽懂一二,那麼武漢話在外人眼中就完全聽不懂,甚至有些粗魯。
" 搞麼斯唦 "" 跟老子牽遠點 "。這兩句話,第一句話聽著刺耳,第二句以為是讓你把什麼動物牽走。其實並不是,僅僅就是想說 " 你想幹什麼 " 和 " 離我遠一點兒 "。
語言上的障礙,在生活中經常會鬧誤會。我曾在公交上目睹一個外地人跟本地人發生口角沖突,外地人聽武漢人說話像罵人,就動起手來,其實武漢人隻是吵吵瞭幾句。但是武漢話獨特的發音和語氣,就給人一種強烈的火藥味。
一些公交車報站名的時候,也會用武漢話來報,這會讓不少聽不懂武漢話的經常坐錯站。
武漢話就是一種城市間的暗號,懂的人粗口回應,不懂的人呆立無語。
武漢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很多事情不通過關系是無法搞定的。
我在畢業前找瞭一份實習,是國內某大型公交車傳媒公司與湖北電信合辦的部門,工作內容就是提供原創內容和編輯稿件。但是在任何渠道都查閱不到有招聘信息,我看到招聘信息來源還是在班幹群某老師發佈的。
遇到投遞簡歷無門的情況,也是稀松平常的。很多公司的官網,或者在招聘網站,常年沒有任何招聘信息的。
通過熟人渠道招聘的,還算有開放性,還有一些特定渠道招聘的。考研的時候在武漢大學文學院網站翻閱,很多出版社、報社的招聘信息也掛在網頁上,而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在你的順與不順之間,有時萬事俱備,就欠一個熟人,或者一層關系。
得到好處的沉浸於武漢濃厚的人情味,感到不公平競爭的痛罵武漢落後閉塞。它橫跨長江,展開雙臂,擁抱的卻是熟人,對於陌生的面孔,是很少會正視一眼的。
沒有人討厭人民幣,但是大多數大學生都憎惡武漢的工資。
武漢是中部六省最大的城市,有著最發達的商業,物價幾乎接近一線城市水平。
武漢又是個每年會輸出大約 25 萬大學生的廉價勞動力市場,對於大學生來說,這是個典型的僧多粥少的買方市場。
2014 年城市 GDP,武漢比杭州多七百多億,可人均工資水平反而低一千塊。到瞭 2016 年,武漢 GDP 和成都幾乎相當,但人均工資水平卻比成都低一百塊,成都比武漢還多五百多萬人,人均工資比武漢多發瞭五個億。
並非武漢的公司給不起高工資,而是人才市場的供過於求和相互競爭,讓公司打起瞭收購原料式招聘人才的壞主意——能便宜盡量便宜。
工資低——人才流失——低水平應聘者浮出——進一步降薪招聘——更大規模人才流失——企業發展受阻,武漢的人才市場和企業發展就陷入瞭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
在武漢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遠不及政府主持的各種建設。
在這一波城市發展紅利中,提前囤積房子和城鄉結合部的居民受益最大,城市的擴張和房價的猛漲,往往一夜之間就讓他們輕松積累起上千萬的財富。這些人往往是維護高物價水平的不可或缺者。
在武漢,你能看到大學生下班後的疲憊,卻看不到領完工資時的喜悅。你能感受到工資所代表的數字,卻體會不到它給你帶來生活上的辛福感。
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到底有多大的差別,我曾經對朋友這樣說:一線城市的人,是為人生而茍且,即便當前沒有出人頭地,蟄伏之中卻鬥志不減;二線城市的人,是為生活而茍且,即便知道沒有出類拔萃的機遇,疲於奔命之中往往自我安慰。
每每有朋友規勸早日回武漢相聚,我都會首先想到兩個城市之間的差距和實現夢想的空間,難道又要回去面對那一堆糟心的事兒?
我所面對的,是武漢的問題。還有更多的年輕人,在畢業之後奔向北上廣深,他們的內心深處,何嘗沒有一種當初的記憶之痛?
現在,武漢、南京、成都、長沙等城市,紛紛拋出橄欖枝,放出送戶口、買房優惠等大招來吸引畢業生留在當地發展。
但是,它們似乎更應該反思一下,這麼多年以來,畢業生為何都離開他們生活學習四年的地方。中國人都有懷戀故土的情結,能夠讓人舍棄這份情感,到底是怎樣一種無奈!
一套房子加戶口,能撐得起年輕人的夢想嗎?如果這些暫時留下的年輕人,追尋不到自己的夢想,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又何嘗不會再次投奔北上廣深,成為二線城市的短暫過客。
關註說錢(iShuoqian),菜單欄右側 " 錢哥學堂 " 點擊 " 基金定投 ",即可一鍵購買,先到先得,理財從學習開始!
本文來源:" 說錢 " 微信號(iShuoqian),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