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 熱議再起:中概股巨頭回歸 A 股如何落地?

03-06

騰訊《一線》 作者 秦愨

時隔兩年,CDR 再次成為 " 熱詞 "。

據《財新》報道,第一批 CDR 入圍名名單包括 8 傢企業,分別是百度、騰訊、阿裡、京東、攜程、微博、網易以及舜宇光學(港股)。同一時期,丁磊、李彥宏和王小川等也公開表態願意回歸 A 股。

早在 2 月底,券商界被傳出獲得監管層指導:如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個行業有 " 獨角獸 ",可立即向發行部報告,對合規者可 " 即報即審 "。

一系列密集動作釋放出 A 股市場擁抱 " 新經濟 " 的積極信號,高新科技企業會成為今年深化 IPO 改革的首批受益者。正如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在兩會期間的公開表態,監管層正在完善新經濟企業境內市場發行上市的準備工作,真誠邀請新經濟企業能夠留在境內。

在這樣的背景下,CDR 重新浮出水面。目前,有關 CDR 的具體落實細節尚未公佈,其對 A 股市場行情以及投資者的影響也仍是未知。

據騰訊《一線》瞭解,時隔兩年後監管層正同從業機構重啟關於中概股巨頭企業回歸國內市場的調研工作。

2016 年 6 月 21 日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 2015 年報》,稱未來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公司在境內發行股票,可考慮推出可轉換股票存托憑證 ( CDR ) ,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彼時,學界和券商界傾向於將 CDR 看做一個 " 轉換器 ",在換手操作上將比普通股票更為復雜。時任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曾公開表示,CDR 是一個長期持有的憑證,它隻有把公司的股份賣掉才能變現,不是要去炒的,也不是要換手的。他認為,CDR 更多地類似一種集合理財,不以轉讓為目的的而是長期持有的。

一個共識是," 以人民幣結算 " 給瞭國內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客觀上可以造成 A 股資金的分流和流出,但是對債券市場的總體影響尚不能確定。

目前,8 傢首批 CDR 名單企業並沒有落實回歸的內容,回歸的體量是否存在限制也沒有確實規定。多為業內人士對《一線》表示,8 傢體量不會對 A 股市場的投資者或散戶投資者產生明顯的分流作用,未來會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以 360 回歸 A 股為代表的中概股回歸事件,往往伴隨著市盈率差別的討論。360 以 93 億美元市值退市,至 2 月 28 日敲鐘回歸一刻,市值出現井噴,超過 4000 億人民幣。而更早回歸的暴風,在 2015 年更是創造瞭 30 個漲停板,成為與樂視齊名的一隻妖股。

在普通投資者眼中,美股市場上中概股 P/E(市盈率)長期走低被認為是中概股回歸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科技類中概股借由 CDR 回歸是一個 " 市盈率 " 驅動的事情。不過,多為券商人士對《一線》表示並不能簡單的用市盈率倆考慮科技股回歸的意願。有券商人士認為,即使科技類企業用 CDR 渠道變向回歸 A 股市場,仍然不能等同於完全回歸,不能單純做市盈率的推斷。

事實上,有關 CDR 的相關細則尚未公佈,相關的影響分析也都停留在猜測層面。目前來看,一個普遍的共識是通過 CDR 做轉換器,海外上市公司不用在股權方面做巨大的變更,VIE 結構和一些同股不同權的情況也可以保持不變,節省瞭成本。

至於尚未落地的細則,關註點落在瞭投資者與企業的法律遵循原則、企業如何參與 CDR,是從海外市場回購還是增發,這都影響著企業的參與成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