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剛籌資 414 億港元加倉歐洲能源公司李嘉誠,7 月 30 日又宣佈以 145 億港元的價格賣出其在香港的固網業務。
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李嘉誠,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資料圖)
賣掉香港固網業務
7 月 30 日晚間,和記電訊香港 ( 00215.HK ) 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已於 29 日與 Asia Cube Global Communications Limited 訂立買賣協議,將以 144.97 億港元(約合 125 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價格出售和記環球電訊(HGC)全部股權。預期上述成交將於 2017 年 10 月或前後完成。目前,該交易還需被特別股東大會批準。
對於賣掉 HGC 的原因,公告表示,"HGC 的價值近年並未於公司股價中充分反映,因此透過釋放 HGC 價值,該交易可望為股東創造價值。公司將因該交易而取得大量所得款項,將令公司能夠繼續對流動通訊業務進行投資,鞏固本身在流動通訊市場的領導地位,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公司擬將該交易所得款項用作其一般營運資金及流動通訊業務投資的用途。"
事實上,早在 5 月,就有消息傳出李嘉誠要賣掉 HGC,當時業內人士預估的價格約為 10 億美元(約合 69 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HGC 的真實賣出價格幾乎是 10 億美元的兩倍。
資料顯示,2017 年上半年,和記電訊香港實現綜合收益 50.69 億港元,同比下滑 6%;凈利潤 3.24 億港元,同比下滑 10%。截至 2016 年,HGC 的資產總額為 104.17 億港元,占和記電訊香港總資產的 49.17%。而本次出售 HGC 的價格為 144.97 億港元,高出其資產總和不少。相比之下,和記電訊香港目前的總市值也才 151.8 億港元。
145 億港元高價賣出 HGC,和記電訊香港股價大漲 12%
長實系組團收購歐洲能源公司
就在李嘉誠賣掉瞭 HGC 的三天前,長實系宣佈將斥資 414 億買下歐洲能源企業。
7 月 27 日晚間,長江實業地產 ( 01113.HK ) 、長江基建集團 ( 01038.HK ) 和長江和記實業 ( 00001.HK ) 同時發佈公告,三傢長實系企業現已簽訂合資企業成立協議,一經獨立股東批準,便可最高斥資 45 億歐元(約合港幣 414 億,人民幣 356 億),收購歐洲的能源管理供應公司 ista Luxemburg GmbH 及其附屬公司。
資料顯示,該公司在歐洲 ( 包括德國、丹麥、荷蘭、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 ) 具有重要市場地位,並且在過往已作出重大投資,創建其能源輔助計量領先平臺,通過實現標準化、數碼化、自動化和中央化進一步提升效益,並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將業務擴展至增長迅速的國傢,以及提供新的高增值服務。
但這傢公司的財務數據卻並不好看。在 2015 和 2016 兩年間,該公司審計稅後虧損分別約 1898 萬歐元和 424 萬歐元;虧損原因主要由於外部債務及股東貸款產生的高利息支出,預計完成交易後,該公司將進行資本結構重組。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該公司的資產凈值約 2.51 億歐元。
長實集團認為,收購該公司將為長實地產提供在歐洲輔助計量市場投資的寶貴機遇,貫徹長實地產的全球多元化策略,其穩定的財務表現及增長前景將有助於平衡地產發展對現金流的影響。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即使近幾年歐洲發生瞭英國退歐、難民危機等問題,李嘉誠依然持續大手筆押註歐洲,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背後,李首富的商業邏輯是,一方面,歐洲部分企業的市價已經跌破其價值,另一方面,英國脫歐黑天鵝過後,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股市,非但沒有崩盤,反而水漲船高。
英國退歐公投於 2016 年 6 月 23 日舉行,此後,倫敦股市一路上漲
另外兩大歐洲股指也保持瞭類似趨勢
2016 年英國宣佈脫歐後,被稱 " 買瞭大半個英國 " 的李嘉誠成瞭最 " 受傷 " 的華人。其旗下上市公司股價接連受挫。4 傢公司的市值在兩個交易日累計蒸發 714 億港元。
但是其實,李嘉誠早有準備。
截至 2015 年底,長和銀行及其他債務總額為 2,876 億港元,其中英鎊占 25%、歐元占 25%、美元占比最多達 36%,港元及其他貨幣同為 7%。長和財務報表以港元計算入賬,英鎊貶值,英國業務所帶來的盈利貢獻兌換成港元,變相減少,但隻要有相當大負債以英鎊計價,長和實際要繳付的債務及利息將大幅減少,匯兌損失,隨時變成匯兌收益。
英鎊貶值,未傷筋骨,李嘉誠在投資方面依然殺伐決斷,大開大合。
在地產業務方面,自 2013 年起,李嘉誠開始悄然拋售旗下內地物業,部分物業出售價格大幅低於預期。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超市、港口、能源等其他資產,近三年套現國內資產金額達到上千億,而在此期間,李嘉誠旗下公司對內地物業並沒有新增投資。去年 10 月份,李嘉誠又賣掉瞭上海世紀匯廣場地產項目,被視為清倉內地地產項目。
不僅是內地,李嘉誠過去幾年在香港也頻繁賣出物業。直至去年 9 月,李嘉誠以 19.5 億港元 ( 約 2.51 億美元 ) 的價格在新界購買瞭一地塊,這是他時隔四年唯一一次在香港出手,該行為被解釋為他又回到香港市場。
賣地的錢去瞭哪裡?被李嘉誠投到瞭歐洲。
簡單梳理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在人們看來,李嘉誠以地產商身份起傢,但其野心遠遠不止買買樓這麼簡單。控制歐洲的能源和基礎設施,或許才是李嘉誠投資歐洲的核心要義。
以英國為例,李嘉誠先後買下的水務公司、鐵路租賃公司、電網、天然氣、三個大型港口等基建資產,已經控制瞭英國 30% 的通訊、30% 的電網、28% 的客運鐵路、25% 的天然氣、7% 的供水。甚至根據其近期的投資動向,有分析人士認為,和黃和長實控制英國四成以上的基礎設施也不過是幾年的事情。另據媒體去年報道,近幾年李嘉誠花在英國的錢已超過 520 億英鎊。
而此次 " 李超人 " 下手的歐洲能源公司,更是為其能源業務豐滿羽翼。
李嘉誠旗下的能源板塊業務在其 " 商業帝國 " 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和記黃埔旗下的電能實業作為其能源帝國佈局的堡壘,李嘉誠通過 30 多年的精心佈局,其能源業務目前已經橫跨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業務領域不僅涉及傳統的煤炭、發電、配電等業務,還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能源行業。
以英國為例,2010 年李嘉誠長江基建以 9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電網公司,後來又以 1550 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水務、燃氣資產,其在英國的投資,被形容為 " 買下瞭整個英國 "。
而李嘉誠最新一次的收購是今年 1 月 16 日,長實地產、長和、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 ( 00006.HK ) 聯合公佈,長實系 3 公司斥資 72.99 億澳元 ( 約 418.23 億港元 ) 收購分別在澳洲、美國、英國及歐洲均擁有多項能源資產的營運商 DUET。
若此次收購成功,長實系今年在收購兩傢海外能源公司上將花費約 825.79 億港元(約合 711 億人民幣)。
這邊大舉拋售國內資產,那邊屁顛地去投資歐洲搞建設,李嘉誠的行為引發一片質疑聲,很多人批評李嘉誠 " 不愛國 ",他忘瞭是大陸讓他賺得盆滿缽滿,嗅到瞭危機後就選擇撤退,實在令人失望。還有學者發文章稱不要讓李嘉誠跑瞭,言語之間李嘉誠乃是 " 罪人 "。
對此,李嘉誠曾公開回復稱," 我是一個商人,希望大傢不要給我戴上什麼帽子,無論高的,還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為我不是道德傢、教育傢、更不是什麼陰謀傢、政治傢,我僅僅就是一個商人而已。瞭解這一點,你就很容易讀懂我的自我辯護。很多時候,我的選擇,是因為我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是因為我想進行這樣的艱難選擇。" 具有獨到投資眼光的李超人曾經也說過,他不想去賺最後一個銅板,也曾表態說拋售內地資產的行為並不代表撤資。
但無論怎麼說,兩天前剛剛過完 89 歲生日的李嘉誠還未退休,在其掌舵之下,旗下企業依然賺得盆滿缽滿。
地產方面,長實地產今年創下銷售歷史新高,截至 7 月底,銷售金額已達到 360 多億港元,超過瞭年初預計的 250 億港元和年中調整到的 350 億港元;
股票方面,自 2016 年 3 月開始,長地開始持續回購股份,單是今年已回購瞭 1.16 億股,耗資接近 40 億港元,以李嘉誠個人名義持有的香港公司股票在 2017 年上半年大都表現優秀;
企業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僅長實一傢公司的回報率就超過 30%,以長實 2016 年年報披露的李嘉誠持股 13185.03 萬股計算,上半年長實給李嘉誠帶來的股票凈收入最少就有 19.5 億港幣。
根據福佈斯富翁榜,截至 2017 年 7 月 28 日,李嘉誠共有 337 億美元的資產,位列世界第 22 位,身傢超過許傢印 30 億美元、也超過瞭曾經的內地首富王健林,離馬化騰僅差 9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