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愛往海南跑,黑吉遼成瞭回不去的故鄉

03-04

來源:" 凡夫俗子話財經 "(ID:eric_fuzi)

作者:凡夫俗子

元宵節已成昨日,出瞭正月十五,年也算是徹底過完瞭。至此,我們再也沒有偷懶的理由,大傢該上班的上班,該忙活的忙活,至於賦閑安逸闔傢團圓的戲碼,還是等到明年再說吧。

不過還有一件筆者惦念不已的事:我那些被困在海南的東北老鄉們都順利回來沒?就在前幾天,受種種原因影響,三亞飛往內陸不少城市的機票價格紛紛破萬,尤其是飛往哈爾濱的機票,居然接近 20000 元!可即便昂貴如此,依舊是一票難求。

一時間,黑吉遼,成瞭身處海南的東北人回不去的故鄉。

近年來,在海南島上置業生活的外來人群越來越多,其中又以東北人首當其沖,這已是見怪不怪。據筆者一個發小回憶,到瞭海南,一點兒都不會覺得陌生與孤獨,因為經常能在大街小巷聽到熟悉的鄉音。倘若不看風景光看人,還真以為自己到瞭春暖花開的另一個老傢。

那麼,海南究竟是怎麼變成 " 東北第四省 " 的?答案或許還要從東北自身說起。

經濟不好,是東北人 " 背井離鄉 " 的一個重要推手。記得 1994 年 9 月,筆者背上書包,正式邁入瞭小學校門,從此開啟瞭長達 21 年的求學之路。而彼時,母親在耳邊說瞭一番話:" 孩子,你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將來有出息瞭去南方工作生活那才叫好呢。"

話音一落,筆者卻是哇哇大哭,隻因為孩提時自己同父母似乎格外難舍難分,生怕萬一去瞭南方就長時間見不到爸爸媽媽瞭。

時隔多年,重新回想起這件 " 童年趣事 ",不禁莞爾,在為自己的天真無邪而暗自發笑之時,筆者更加在意的,卻是母親說的那句話——或許,隻有親身見證瞭東北興衰的父輩一代人,才對會南方格外羨慕與向往。

東北大地,曾經是沒落的俄羅斯貴族、潰敗的哥薩克騎兵、流離的猶太人心目中的 " 天堂 ",這裡幅員遼闊,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基礎堅實。新中國成立後,為瞭重振蕭然的國民經濟,國傢於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提出,要 " 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 ",其主要建設陣地就是東北三省。於是,作為 " 共和國長子 " 的東北,帶著國傢無與倫比的期許,率先從戰後的廢墟中蘇醒,並成為瞭此後長達數十年的國民經濟增長極。

數據顯示,1952 年~1978 年,東北三省的 GDP 占全國經濟總量比重完全不比江浙滬遜色太多,而東北三省更是長期貢獻瞭逾五分之一的工業增加值;1960 年是東北經濟最為輝煌的時刻,總產值占全國 GDP 的 19.08%,而工業增加值更是占全國的 30.97%(詳見圖 1、圖 2)。

在計劃經濟制度紅利的推動下,東北經濟堪稱 " 風口上的豬 ",其快速發展引來大量人口湧入,同時諸如鞍鋼、哈電、一汽、一重、沈飛、東重等一批重工業龍頭也隨之崛起," 鐵人精神 " 與 " 大慶精神 " 更是成為引領全國工業發展的精神榜樣。

盡管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有力帶動瞭東北的經濟振興,卻嚴重掣肘瞭全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人民溫飽問題沒能有效解決,科學技術與教育水平嚴重落後,制度變革已是在所難免。此時,改革開放應運而生。但這次,歷史卻沒有再次選擇東北三省,隻因為相比之下,南方沿海地區擁有更適合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物質條件與可塑性更強的制度環境。

於是,在新的政策利好作用下,南方沿海各省份經濟得到瞭空前的迅速發展,而東北經濟卻似乎不大適應新時代的節奏,依舊沿襲著原有發展軌道繼續前進,殊不知,差距已經逐漸顯露。從經濟總量上看,東北三省占全國 GDP 的比重同江浙滬地區越拉越大,2016 年二者經濟規模各自占比為 7.05% 和 20.55%(詳見圖 3)。同時,曾令東北驕傲無比的工業也竟然也優勢漸退,黑吉遼三省的工業增加值總和占全國工業比重由 1979 年的 17.36% 降至 2016 年的 6.67%(詳見圖 4)。

此外,從城市來看,東北的三個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沈陽,1979 年~2016 年的平均經濟增速分別為 10.97%、12.55% 和 10.88%,看起來雖然不低,但是要知道,另一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深圳,這一數字是 23.61%。

究其原因,在於東北的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已經滲透到政府、企業和民眾的方方面面,這嚴重固化瞭東北的發展理念,使之成為難以扭轉的體制慣性;而資源優勢隨著資源價格的回落、去產能的推進也變成瞭 " 資源詛咒 "。東北地區各級政府的危機和憂患意識缺失,加之法制化、市場化程度始終落後於建立創新型國傢和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這也給東北經濟轉型帶來瞭多重阻礙。

還有一件事情不能不提。上世紀 90 年代末,國傢為瞭推動國民經濟的轉軌而進行瞭大規模的國企改革,進而引發瞭國企職工的 " 下崗潮 ",而國企雲集的東北成瞭頭號重災區。1998 年、1999 年、2000 年,這三年東北三省的國企下崗職工人數占全國比重分別高達 24.5%、27.48% 和 27.24%(詳見圖 5),所受影響之深,放眼全國再無其他。

面積接近 150 萬平方公裡的東北大地,在計劃經濟時代創造瞭諸多望塵莫及的奇跡,可來到瞭市場經濟後,卻陷入沉鬱,曾經高歌猛進、熱火朝天的記憶日漸淡去。佇立在這裡的老工廠泛起銹跡,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開始告別昔日引以為豪的榮耀,變得困惑、迷茫,甚至恐懼。

與之相對應的,是南方地區的活力無限與生機勃勃。羨慕與向往,讓不少東北人萌生瞭外出發展的念頭。於是,以下崗員工為首的東北工人紛紛 " 用腳投票 ",開始瞭通往全國各地的淘金之旅。而具備優惠政策環境與良好商業氛圍的南方沿海經濟特區,也成為瞭他們的首選。

這其中,就包括海南。那些前往海南工作的東北人,發現這座小島有著傢鄉不具備的種種魅力,讓他們流連忘返。

比如氣候。

曾經某位領導在講話中提到,東北發展不好是因為太冷瞭。此言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不少網友對其大肆抨擊,有人甚至調侃道,老天爺才不背這個鍋。

但是這話並非一點道理沒有。

東北的冬天,著實冷得令人發指,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可以說是傢常便飯。有人統計過,沈陽最冷月的平均氣溫低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哈爾濱最冷月的零下十九度平均氣溫,放眼全球都難覓對手,漠河更是創下瞭 -51.5 ℃的最低記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東北,比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地區都要冷。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氣候對於經濟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早在農耕時代,溫熱帶地區就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沒有一處是寒冷地帶。或許是出於趨熱避寒的本能,讓人口從寒冷地區流出至溫暖地區,這也成為瞭一種全球性現象,人口的日益集中帶來瞭一系列的規模效應,故經濟發展優先於寒帶也就不足為奇。以西伯利亞為例,盡管俄羅斯政府不遺餘力地對其進行開發與建設,但是長期受到嚴寒的制約,導致西伯利亞的生產力與經濟發展始終遠遠落後於全俄水平。

縱觀我國歷史可以發現,從漢代開始,身處寒冷地區的北方人就對南方的風和日麗極其向往,比如赫赫有名的匈奴,之所以與漢朝戰事不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想奪取中原,到那個氣候溫和、物產富饒的地方生活;多年以後,雄踞雪域高原的吐蕃人也對大唐土地虎視眈眈;到瞭宋代,北方的遼、金、蒙都相繼入侵中原,蒙古人更是在中華大地上建立瞭元朝;明代以後,位於東北的女真人攻破山海關,統治中原長達三百年之久 ……

俱往矣,上下五千年歷史彈指一揮間。而今,盡管國傢的氣候相比於古代已是今時不同往日,但是南方溫暖北方寒冷的本質並沒有改變。科技的發達與社會的進步,讓生活在東北的人們有瞭不少抵禦寒冬的方法,任窗外北風凜冽白雪皚皚,室內依舊可以溫暖如春,甚至要比華東中南一代大部分地區都要舒適。可是一旦走出傢門,面對著冰天雪地,想想南方沿海地帶的艷陽高照,內心也不免惆悵。

而今,隨著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口跨區域流動受到行政藩籬的限制也越來越少,越來越自由。於是,當那些背井離鄉的東北人到瞭海南後,欣喜地感受到瞭這座小島的陽光普照與水草豐茂,他們便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將此消息告知傢鄉父老,進而帶著一批又一批的老鄉來到瞭海南。

人就是這麼奇怪,一旦體驗過海南的溫暖,似乎便再也難以忍受東北的嚴寒。

進入新世紀後,"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 的國傢戰略正式啟動,制度的紅利也確實惠及瞭一部分東北人,讓他們變得更加富裕;恰逢此時,海南的商品房大規模對外出售。一時間,仿佛集齊瞭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尚可的東北人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紛紛湧入海南。

有瞭住房,就有瞭歸屬感。所以,與每年春運相同步的,是大批如同候鳥一般的東北人飛到海南去享受傢鄉沒有的陽光海岸,綠水青山。

除瞭上述因素之外,還有另外兩股力量鼓舞著東北人向海南 " 進軍 "。

首先是養老。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先生說過,海南是全球華人最為理想的養老勝地;而臺灣著名文人李敖也曾在 " 神州文化之旅 " 途中多次表示,希望以後可以終老海南。二位大咖尚且如此,足以見得海南在養老方面的優勢。

眾所周知,東北格外寒冷的冬天,會讓老人呼吸系統適應能力下降,致使大面積的外感在老年人群體中頻發,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同時,東北的采暖多采用燒煤完成,這也直接降低瞭空氣質量,不易於老年人身心健康。但是到瞭海南,一切問題都不復存在,溫和的氣候與幾乎為零的空氣污染,對於東北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一重大福音,因此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東北老人雲集於此。哪怕沒到退休年齡的人,也會考慮在海南購置房產,便於自己退休後居住。

其次是度假休閑。

陽光、海水、沙灘、空氣是當今國際旅遊最不可缺的要素,海南不但全部擁有這四大要素,而且還是世界旅遊資源中不可復制的絕版,令無數遊客留連忘返。特別是 2010 年,國務院正式發佈《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幹意見》,將海南建設 " 國際旅遊島 " 定位為國傢戰略,這也加速瞭海南邁向 " 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 的進程。

風景和氣候等原因,本來就已經足夠吸引東北人瞭;而今,再加上生態文明的進一步優化,以及旅遊基礎設施與服務的進一步完善,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出於休閑和度假的目的,也紛紛加入瞭 " 進軍 " 海南的陣營。試想,對於大多身處內陸的東北人來說,置身於陽光海岸中,鮮花綠草相伴,遠離塵囂中的紛紛擾擾,那種放松與愉悅的心情自然是無以言表。而今,每逢春節去海南,似乎也成為瞭不少東北人的慣例。

種種因素疊加,讓大量東北人湧入海南成為一種必然。

另外,從海南方面看,在經歷瞭上世紀末的房地產泡沫與亞洲金融危機後,由於實體經濟的匱乏讓這個我國面積最大的特區經濟遭受重創。亟待走出困境並發展經濟的海南,對於接踵而至的東北人自然也是非常歡迎,甚至聯合東北地方政府出臺瞭大量吸引前來海南過冬和定居的政策,如開辟直達航線、辦理異地民政服務、醫保結算等,持續增加對東北人民的吸引力。

於是,便有瞭今天的局面。

" 海南是東北第四省 ",其實隻是一句調侃,畢竟,海南是全國的而不是東北的。除瞭東北人之外,這裡還吸引著其他省市的人;而除瞭海南,東北人也還在走向青島,走向威海,走向北海。

可是現象的背後,卻掩蓋不住東北的失落。

那片曾經吸引著全國各地人民競相湧入的土地,而今在自身經濟困境尚未沖破時,還要默默承受著 " 孔雀東南飛 " 的苦痛卻日漸無能為力。

或許若幹年後的某一天,兩個素不相識的東北老人在異域他鄉邂逅,寒暄後發現,彼此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經歷:發展在北上廣,而今都定居在海南 ……

隻是不知道,他們共同的老傢,那時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