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國傢可以被稱為富裕,又有什麼樣的國傢可以被稱為貧窮?標準很多,爭議也很多。
十九世紀中期,德國統計學傢和經濟學傢恩格爾提出瞭帶有規律性的原理:
每個國民平均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占比越大,那麼這個國傢越窮;反之,這個國傢越富裕。
這就是著名的 "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越低,國傢也就越富裕。2 月 28 日,國傢統計局發佈 2017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我國去年恩格爾系數為 29.3%。於是,就有人說,我們國傢已經進入瞭富足或發達國傢行列。
但昨天(3 月 14 日),國傢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明確指出:並沒有。
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首次低於 30%
在 3 月 14 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傢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就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明確表示,2017 年中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確實降到瞭 30% 以內,但 " 不是說恩格爾系數進入這個行列,就是發達國傢瞭。"
長期以來," 恩格爾系數 " 一詞屢屢見諸報端。不過,大眾對這一概念的具體含義往往不甚瞭解,隻知道它與居民生活水平高低有密切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查閱國傢統計局網站後發現," 恩格爾系數 " 與 19 世紀德國經濟學傢恩格爾提出的 " 恩格爾定律 " 密切相關。他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傢庭收入越少,傢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傢庭收入的增加,傢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進一步推而廣之,一個國傢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傢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隨後,從這一定律衍生出瞭恩格爾系數,也就是指居民傢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傳統上來說,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傢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一般認為,一個國傢或傢庭生活越貧困,恩格爾系數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爾系數就越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在 59% 以上為貧困,50%~59% 為溫飽,40%~50% 為小康,30%~40% 為富裕,低於 30% 為最富裕。
統計局: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對此,毛盛勇在發佈會上解釋稱,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收入不斷增長,財富不斷積累。毛盛勇進一步闡釋。
什麼意思呢?老百姓消費支出中用於食品這種必需品的消費權重有所下降,把更多的消費支出用到一些耐用消費品特別是一些服務類的消費當中。我們講吃穿住行,現在大傢要吃得安全、穿得時尚、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實際上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反映。
為何恩格爾系數變動並不意味著我國就此成為發達國傢?
毛盛勇指出:
因為衡量一個國傢是否為發達國傢,除瞭恩格爾系數以外還有很多的指標,比如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 GDP 水平、國民收入分配情況、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特別是人均國民收入。2017 年,盡管我國經濟總量確實是穩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 GDP 按平均市場匯率來算還不到 9000 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還註意到,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周昆平之前也表示,完全憑借恩格爾系數衡量貧富也可能存在偏差。一是現在消費支出比以前更復雜,二是食品價格的區域差異較大,三是農村消費支出因食品自給自足所導致的特殊性。
國傢統計局官網提供的相關內容也指出,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變動問題時,還應當考慮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飲食業和食物本身結構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傢庭的食物支出。
最後,毛盛勇表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傢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所以,發展仍然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這些我們還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發達國傢和地區應該如何定義
以前,聯合國用人均 GDP 來界定發達國傢,但單獨用人均 GDP 顯然存在很多缺點,首先是人均 GDP 很不穩定,受匯率、物價等影響而波動很大,其次人均 GDP 也隻代表瞭經濟水平,而不能代表一個國傢的全面發展水平。
對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瞭 " 人類發展指數 ",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 GDP 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傢是否屬於發達國傢,就相對全面客觀瞭。
人類發展指數的計算指標包括三個方面:
健康長壽:用出生時預期壽命來衡量;
教育獲得: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即預期中兒童現有入學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時間);
生活水平:人均國民總收入(GNI)。
" 人類發展指數 " 超過 0.9 為發達國傢或地區,超過 0.85 為準發達國傢或地區。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2016 年數據顯示,目前," 人類發展指數 " 超過 0.9 的國傢和地區有 19 個。中國內地的人類發展指數為 0.738,排名全球第 90 位。
雖然與發達地區相比,中國內地目前的 " 人類發展指數 " 不高,但增長速度很快。1990 年,中國 " 人類發展指數 " 還僅有 0.499,在聯合國的指標中,屬於低發展水平。
此外,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16 年 12 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發佈《2016 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廣州以人類發展指數 0.869 排名中國城市第一,北京、南京、沈陽、深圳居 2 至 5 位。而中國 35 個大中城市的人類發展指數均高於 0.7 ( 高人類發展標準 ) ,其中 15 個城市的指數高於 0.8 ( 極高人類發展標準 ) 。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每經 APP、中國新聞網、聯合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
轉載請註明
|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