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 直聘們,該如何為自己正名?

08-12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日,某大學生在 "BOSS 直聘 " 網站找工作被騙導致身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註。處於風口浪尖上的涉事平臺 "BOSS 直聘 " 被翻個底朝天,關於互聯網招聘平臺的負面消息也接踵而來。

事實上,這並不是互聯網招聘平臺第一次成為大眾關註的焦點。早在幾年前,就不斷有互聯網兼職、招聘的醜聞被爆出。例如:" 長沙女孩暑假兼職刷單被騙 3 萬元 "、" 學霸網上兼職受騙損失上萬 "、" 女大學生找兼職被騙,下載貸款軟件背萬元債務 ",如此種種簡直就是互聯網招聘的血腥史。

不可一筆抹殺,在線招聘解決社會就業仍然功不可沒

互聯網招聘行業起步於 2000 年左右,至今已有 17 年的發展歷程。雖然網絡招聘亂象叢生,但它確實給無數求職人士提供瞭工作的機會,為解決我國的民生就業問題作出瞭極大的貢獻。

早在 2015 年,互聯網招聘平臺覆蓋人數就高達 4891.45 萬人,月均覆蓋人數 407.62 萬人。也正是在 2015、2016 年投融資熱潮的帶動下,我國的網絡招聘也迎來瞭高速增長的時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 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2016 年,我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從 22.8 億元增長至 54.7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在 24.5% 左右。根據這種增長的態勢,預計 2020 年市場規模將突破 100 億元大關。

而據比達咨詢數據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 年 7 月主要招聘類 APP 活躍用戶數方面,前程無憂排行第一,月活用戶數達 358.6 萬人,智聯招聘和易打工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月活用戶數分別為 294.6 萬和 239.6 萬。而獵聘和 58 招聘位列四、五位,Boss 直聘位列第 8。龐大的數據足以證明互聯網招聘平臺迎來瞭大井噴。

此外,網絡招聘移動端已經趕超 PC 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改變瞭很多互聯網行業的整體格局。在線招聘也形成瞭綜合招聘、垂直招聘、社交招聘、分類信息四類不同模式的招聘平臺。

綜合招聘,此類平臺以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為代表。其模式發展較早,市場份額巨大,大約占至 60% 左右。因其自有的規模效應,獲取單個用戶的成本相對廉價,網站活躍度仍處於不斷上漲的趨勢,但綜合招聘平臺仍舊存在著無法滿足中高候選人求職需求。由於提供的信息不夠全面及時,匹配的技術不夠精準,導致求職者海量投遞,使招聘雙方效率低下。

垂直招聘,以秒聘網、拉勾網、獵聘網為代表。此平臺專註於特定行業、特定人群,適用人群是工作經驗豐富,謀求高端職業的人,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效率較其他模式的平臺高。但是此類平臺發展規模和市場空間較小,缺失用戶黏性,獵頭為瞭快速找到候選人,會發佈重復的職位信息甚至是虛假的職位信息。

社交招聘,以大街網、脈脈、領英、赤兔為代表。依托社交圈子和職業人脈的招聘方式,招聘信息流通更快,個人獲得相關信息的可能性更大,求職者和雇主可以在線交流,匹配度進一步提升,效率也相對高。在國內職場文化並不盛行的大背景下,職業社交雖然具有極大的社會價值,但仍然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改變人們的觀念及習慣。

分類信息招聘,此類平臺以趕集網和 58 同城為代表。他們依托本地生活信息服務的巨大優勢,擁有眾多低學歷和藍領用戶。但實際上 58 和趕集基本就是個信息發佈的平臺,上面匯聚瞭各類信息,種類雖然比較齊全,可是單從招聘方面來看,多數是兼職或者比較低端的工種,招聘的企業層次也比較低,且此類平臺篩選制度一般,具有很多虛假職位。

由此可見,傳統的招聘方式幾乎已經被淘汰,拿著簡歷跑人才市場的現象也並不多見瞭,互聯網招聘網站成為主要的求職招聘方式。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互聯網招聘平臺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舊避免不瞭痛點。

" 信息泄露 " 與 " 詐騙 " 成在線招聘攔路虎

從行業增速情況來看,網絡招聘市場猶如脫韁之野馬,正高歌猛進。然而在行業高增長的同時也暴露出瞭很多的問題,最嚴重的莫過於信息泄露和網絡詐騙。這二者的存在已經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問題,給行業形成瞭極大的負面影響。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因招聘網站上發佈的信息而遭到詐騙的例子並不鮮見。據今年初 360 發佈的《2017 年中國互聯網用戶消費維權報告》顯示,虛假兼職詐騙的舉報維權數量共 4550 起,占總互聯網用戶維權數量的 22.1%。並且這些案件,大多發生於那些知名的大型招聘平臺。其中今年 7 月,新華社播發稿件《" 我被 58 同城坑瞭 " ——農民工老張奇遇記》引起社會強烈關註。

一方面,信息的泄漏問題嚴重。每當我們使用某一個招聘 App 軟件時都必須填寫很多信息,其中包含瞭身份信息、電話信息、部分學籍信息等,然而如今許多招聘網站都存在管理漏洞,用戶隻需要簡單註冊即可發佈招聘信息,同時大部分互聯網招聘平臺,隻需通過手機號獲取驗證碼便可完成註冊。

雖然系統需進行 " 公司工商資料 "、" 個人職位信息 " 等信息認證或郵箱激活認證,但隻需要在 App 中註冊成為其他公司 "BOSS" 後,就可越過上述審核認證環。更有甚者,在淘寶上搜索 " 簡歷數據 ",就能看到大量的販賣信息,且價格低廉,甚至還有淘寶店傢出售一些招聘網站的爬蟲軟件。

另一方面,網絡詐騙問題頻發。招聘企業在發佈招聘職位後,往往短時間內就收到大量求職消息,有應屆生也有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因為對大型互聯網招聘平臺的肯定,所以一般不會有人會在溝通過程中質疑招聘方身份。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的互聯網招聘平臺仍舊走的是表面審核的套路,頗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感覺,隨著某大學生在 BOSS 直聘網站求職被騙導致意外死亡事件的發酵,人們對招聘平臺恐怕也蒙上瞭一層陰影,估計一段時間內用戶對此類平臺是口誅筆伐的瞭。

如今互聯網招聘亂像叢生,引起瞭人們的思考 " 為何招聘網站上充斥著虛假信息?"

其實,互聯網招聘亂象叢生與其盈利模式有關。招聘網站的商業模式為向企業收取推廣費進行盈利,企業付費之後,便能獲得如顯示置頂、優先推薦等特權。為瞭獲取更多的收入,平臺往往選擇降低註冊和信息發佈門檻,對於信息的真實性與否,也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外,招聘網站還有另類的銷售手段。以 BOSS 直聘為例,"BOSS 直聘 " 中 " 急聘直通卡 ",隻需花費 698 元,就可購買 6 倍的求職人數。而如果在新職位發佈 24 小時內購買 " 急聘直通卡 ",還可以享受 8.8 折優惠。這樣簡單,安全系數低的操作方式難免會有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伴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各大招聘網站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一邊是市場規模和招聘企業的飛速發展,另一邊是增長之下橫行的虛假信息和詐騙亂象。這樣的發展形勢不免讓人感到懼怕,也不免讓人疑慮互聯網下招聘平臺該何去何從?

亂象橫生的 BOSS 直聘們,該如何實現自我拯救?

眾所周知,存在漏洞的互聯網招聘平臺不止 BOSS 直聘一傢,就像各種經歷野蠻生長的互聯網事物一樣,互聯網招聘平臺從一開始審核體系就是不完整或者缺席的。換句話說,這種行業亂象是互聯網基因裡的病。如果在後續發展中,互聯網企業一直不能刮骨療傷,對自我進行約束提升,悲劇將不會停止發生。BOSS 直聘們想要為己正名,還需要從以下兩點著手。

一、加強把控源頭監管,設立資質審查部門

近日,58 集團為應對日益猖獗且不斷升級的詐騙方式,建立瞭近千人規模的專業信息安全和運營團隊。對旗下招聘業務 58 同城招聘、趕集網招聘、中華英才網、招才貓建立瞭完善的反垃圾反欺詐系統,認證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芝麻信用認證、銀行卡實名認證、人臉圖像及其身份信息認證等。對於求職過程中遭遇詐騙的用戶,58 集團也開設瞭 " 先行賠付 " 業務。

除此之外,拉勾平臺的審核機制要求企業必須通過 PC 端上傳營業執照原件,或者通過 App 端上傳營業執照原件、公司工卡、公司名片或在職證明。經由專門的審核部門,人工逐一審查企業資質,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核實營業執照及企業官網真實性。凡是涉及 " 傳銷 "、" 詐騙 "、" 虛假 " 類的舉報,拉鉤一律采取先封禁後核實的機制,審核屬實,一律下線並查封。

二、利用 AI 技術來救場

在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下,除建立對招聘企業的真實性、招聘人員身份認證等基本的審核機制外,互聯網招聘平臺應用 AI 技術可從招聘端與求職端分別滲透,以杜絕 " 李鬼公司 " 進入招聘平臺,損害求職者及招聘企業的利益。

從求職者審核方面看,我們可以利用 AI 技術對招聘人員進行雙重的身份認證。一方面,要做到身份證與人臉的匹配;另一方面,利用 AI 技術圖像識別算法,從海量數據中抓取該招聘人員的經常出入地點,保證該人員有跡可循。

從職業審核方面看,互聯網招聘平臺可以運用 AI 技術為求職者提供相關的分析與幫助。可分析的數據包括企業信息的真實性、行業影響力、薪酬水平、企業文化以及其他求職者重點關註信息,推送給求職者;抑或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對求職者與若幹應聘崗位做匹配分析,幫助求職者輔助決策。

在千頭萬緒又千業百態的網絡,如果非要用生命的祭奠才能喚醒互聯網各領域各層面的有序與規范,這個代價顯然太過昂貴,亦非國民能承受之重。隻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才能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由此看來,互聯網雖然給我們帶來瞭很多的便利,網上求職也確實比以往方便瞭許多。但如今發生瞭很多的求職慘劇,其雙刃劍的另一面就顯現出來瞭,不法分子利用招聘的幌子設置騙局,作為用戶,每個人都要提高防范意識,更要提高自己辨別虛假信息的能力。

【鈦媒體作者介紹: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